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谨慎“合作学习”的三大误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谨慎“合作学习”的三大误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是孔子两千多年前的论说,现在来看,这句话仍是教育的至理名言,也正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学生分工合作学习,小组间的交流和互动,能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的现状,很好的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给学生更大自由发挥的空间,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促进学生学会沟通交流等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我们却发现了许多“合作学习”进入了误区,处于一种“演戏”的状态,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流于形式,成了点缀语文课堂的“花瓶”,体现课改精神的“道具”。

误区一 热闹的演绎,实效性的遗失。

有的教师教授一篇新课文,首先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然后给出几个问题,内容涵盖作者简介、文章结构、文章主旨等,每个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一个问题,最后每个小组请一位同学把小组讨论的成果展示出来。各小组合力把所有问题都解决完了,但这代表每位同学都理解了所有问题吗?对于一篇文章的理解是由浅入深的,问题的设置也会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我们看到的成果展示的顺序也自然是由浅入深,水到渠成,但问题是最后一个小组直接解决的就是最后一个问题,他们并没有之前小组答案的铺垫,他们又怎么可能水到渠成的得出结论呢?于是许多展示只是在拼凑各种参考资料而已,我们看到的热闹的课堂,到位的回答,有太多假象,遗失了课堂的实效性。

课堂时间宝贵,实效才是命根,所以教师在安排课堂环节,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时,一定要遵循必要性这一原则:

首先,合作学习的内容值得合作学习。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说:“两个人在一起交换苹果与两个人在一起交流思想完全不一样。两个人交换了苹果,每个人手上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两个人交换了思想,每个人就同时有了两个人的思想。”因此,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要尽量多地交流“思想”,而不是交换“苹果”。不要交流文本中现成的、相对固定的知识,而要交流生成的、独到的发现;不要交流表面的感受,而要交流内在的感悟;不要讨论一读便知的浅显问题,而要讨论需要开动脑筋才能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不要讨论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要讨论富有针对性的适合学情的难度适中的问题。

如一位教师教授《祝福》时设置了一个问题“哪些人应对祥林嫂的死负责?”,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过程花费了近十分钟,而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讨论的必要,因为学生独立思考,再互相补充一样可以完成,并且会更节省时间。

其次,重视讨论,更应重视思考。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在小组讨论时碰出思想的火花,而碰出思想火花的前提是彼此要有思想。而有的老师设置的问题一提出,就立刻让学生讨论,这样的情境之下,每个学生脑袋里都空空的,怎么会有火花碰撞的呢?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舍得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去阅读、感知和探究字里行间丰富的内涵。有了时间,学生才会有个体的感悟、发现疑惑。学生有了这些感悟、发现和疑惑,才会产生极强的“合作学习”需求,这时的合作学习才会是有必要和有实效的。

误区二 优秀生的舞台,学困生的角落。

在合作学习中,你会很容易的发现几个学生非常活跃,无论小组讨论,还是成果展示,他们都属于“挑大梁”的角色,这样的学生一直侃侃而谈,思路清晰,语言精彩,往往成为一节课的亮点。但与之相反的,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属于“跑龙套”,讨论时默默无闻,或者听一会就游离讨论之外了,展示成果时更是一言不发,“忠实”的支持小组代表所陈述的“小组集体意见”。这种只注重学生个体而忽视整体提高的合作学习,“含金量”到底有几分?这样的“合作”只是将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个别学生的脱口秀,这在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

既然是合作学习,就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有事可做。

首先,科学建组。科学建组是成功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所以不能随意的按前后桌4-6人组成小组,而应该关注小组成员之间的情况,综合考虑学生学习情况、性格爱好、擅长学科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组。

其次,科学分工。“默默无闻”和“游离”的学生并不一定是因为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不够而选择做听众的,很多是因为偷懒的意识导致的。法国某工程师曾经进行了一个“拉绳实验”:把被试验者分成一人组、二人组、三人组和八人组,要求各组用尽全力拉绳,同时用灵敏度很高的测力器分别测量其拉力。结果,二人组的拉力只是单独拉绳时二人拉力总和的95%;三人组的拉力只是单独拉绳时三人拉力总和的85%。“拉绳实验”出现“1+1

由此,要想让合作学习达到大于2的效果,就要让学生动起来,也就是要给每位学生进行适当的角色分工,这尤其适合课后的合作学习,每人负责合作题目中的一个部分,有的学生查找资料,有的学生搜寻文本,有的学生整理记录,这样的学习才能体现出“合作”性来。

再次,多给学困生展示的机会。语文课应该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很好的机会,这个机会不应该只为优秀生准备,更应该为那些羞于在众人前表达观点的学生提供,在成果展示的环节教师就应尽可能的叫那些上课或讨论中较为沉默的学生,一者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二者增添了他们的自信,三者也督促他们在讨论中必须积极参与。

误区三 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丧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新课改中,不少人扛着《语文课程标准》这柄尚方宝剑,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则退避三舍。尤其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布置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后便无所事事起来,只是不停看表,等待时间喊停。乍一看,教师尊重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重视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实质上是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将自身当作合作交流过程的局外人,这样的课改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更应是学生交流的合作者、积极参与者。所以教师应该同学生坐在一起讨论交流,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向,也可以适时引导学生。

还有的教师在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时不置可否或一味表扬,这样做也是丧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一位教师在教授《祝福》时,设置了个问题:祥林嫂是否具有反抗精神?学生讨论后呈现了不同的结论,而且都从文本中举出了大量事实为证,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回答都没有做评价,整整8分钟正确的答案还没有显山露水。如果此时教师能适时问一句“祥林嫂反抗的是什么?”,那课堂效果会更好。是教师过分迷信了学生的自主能力,认为学生是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出结果的,所以没有做任何引导,于是“自主”变成“自流”,“放权”变成“放任”,浪费了课堂的时间。

总之,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经过共同探索、研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挖掘了学生学习潜能,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大法宝。但我们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一定要注意与教学规律相结合,谨慎误区,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真正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