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笑”“不语”为哪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笑”“不语”为哪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一段时间我在教授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必修三》的小说单元,对于本单元里的每一篇课文,我都又重新熟悉了一遍,我深切的感受到经典性的作品真是耐人寻味,让人百读不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课文里的若干细节性的东西,我又有了很多新的理解。这里面就包括《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回王夫人话”这一细节。

请看小说中是怎么样记叙这一细节的: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不曾?” 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这一段意在通过对话描写表现凤姐的精明能干。王夫人吩咐王熙凤为黛玉预备做衣服的缎子,而王熙凤并没有找到王夫人指定的那种缎子,王夫人说:“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 ,结果王熙凤马上回答:“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 ,王夫人听后一笑,点头不语。就因为这王夫人的这“一笑”,所以引起了很多“好事者”去猜测,王熙凤真的料到了吗?衣料到底备了还是没备?王夫人笑的背后有没有什么深意?

我认为她之所以要说谎乃是她一贯的争强好胜,爱出风头的性格使然。但是这里有个疑问,假如王夫人真要去查看,王熙凤该如何收场呢?其实,王熙凤也知道王夫人不会为了这么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儿就大动干戈,马上去查看,即使王夫人开口,王熙凤也定有办法转圜,不会让自己下不来台。而且王夫人对自己的内侄女这种性格也很了解,何况她们关系不一般,王熙凤已经俨然成了她手下的得力干将,为这个家她也确实劳苦功高,给王夫人省去了很多麻烦事,所以王夫人也犯不上为了这一点小事去拆穿凤姐的把戏。而王夫人的“一笑”,则表明了表面木讷的王夫人其实是早已经心知肚明的,她的“不语”后面其实是大有玄机,这也说明王熙凤的表演其实是不止这一次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凤姐的表演很拙劣,相反,她的表演是很高明的,自然而然严丝合缝,丝毫没有做戏的痕迹,但是表演的次数多了就难免让人看穿了。

如果我不再进一步思考,而依然坚持这种观点,在课堂上肯定也能言之成理,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这学期我经过认真思考,又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并且也能有理有据,它让我加深了对原著的理解。

我以为凤姐确实准备了衣料。首先是凤姐完全有这点料事于前的本事,并且她也有这个决断,王熙凤的精明强干几乎是无人能企及的,王熙凤“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其理家的本事在贾府上上下下中是公认的,除了贾探春在凤姐患病期间曾代她理家有过上佳表现之外,荣宁二府男男女女有一个算一个,还真找不到第三个有她们这样本事的人,正因为这样,凤姐才以孙媳妇这样低的辈分而执掌理家大权,并让贾府上上下下个个服服帖帖。这一点曹雪芹在“协力宁国府”这一情节中有集中的展示。在宁国府长孙贾蓉之妻秦可卿死后,宁国府忙于办丧事,府内秩序混乱不堪,多亏了宝玉保荐凤姐协理宁国府,凤姐临危受命后,以强硬的手段打压了宁府的歪风邪气,将其打理得井井有条。

我觉得这后一种观点在目前大家都众口一词地指认“王熙凤说谎”的情况下也可备一说,算是为开不了口的凤姐做一点辩护,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去加以斟酌。而最关键的问题是大家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或者不加质疑地泛泛地读读了之。试问如果我是作者曹雪芹,知道以后会有很多人围绕这一细节而聚讼不休,我会为了不让大家误会我的本意而在这个地方加以挑明吗?我想我不会这样做,因为大凡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余味悠长让人求索不尽。正如清初著名的诗人兼诗论家陈祚明所言:“言情不尽,其情乃长……浅夫尽言,索然无余味矣。”他的话虽然是评论《古诗十九首》的,但依然能给我们很大的启迪作用。

我想或许解决的关键就在这些无法回避的问题上,有了问题就努力通过各种渠道去加以解决,一个一个的加以排除,实在解决不了的再暂时搁置以待日后解决,这样在不断地和问题打交道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加强了我们自身的文学修养。而另一方面即使在暂时没有问题出现的情况下,我们也应该主动地提高自己,我们应该在“广”和“深”的两方面下足功夫,我们除了深入钻研手头的几本教材之外,还应该不断地拓展我们的视野,扩大我们的阅读面,进一步开辟我们的研究范围,同时我们要注意体验世态人情,重视研究人的心理,学会分析不同的说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永远应付自如,而不必一味地乞灵于各种教学参考书和所谓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再惧怕学生突然之间向我们提出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