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张艺谋电影中的民间美术元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张艺谋电影中的民间美术元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张艺谋无疑是中国影坛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导演之一。画面唯美、构图讲究、视角独特,是人们对摄影师出身的他所执导的电影的总体印象。民间美术的各种形式,在张艺谋的电影中屡见不鲜。这些来自寻常百姓家的普通事物,被巧妙地利用,或是展现背景环境,或是突出人物性格,或是透露剧情发展。正是张艺谋对细节的用心刻画,才造就了多部极具影响力的经典影片,而民间美术在其中功不可没。

[关键词] 张艺谋;电影;民间美术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保护民族电影产业、捍卫文化多元性和坚持民族价值观念,已经成为张艺谋电影的特色之一。张艺谋所执导的影片彰显了民族审美经验和民族精神内涵。张艺谋对于民间美术在其影视作品中探索式的运用显示了他在美学方面的突出才能。他惯于在其电影中使用民族的色彩来烘托电影的气氛,用民间美术来增强电影的民族风格,增强视觉效果。他向世界展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电影、让人印象深刻的中国。在张艺谋执导的电影作品,特别是其早期作品中,文化气息通过光影、构图、色彩浓郁地散发出来。这些美术语言的大量运用及其与剧中人物刻画、剧情发展线索的有机结合,反映出张艺谋对美的深度洞察力和高度表现力。他的代表作品《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影片,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他的影视作品中所表达的民间美术,不仅冲击着观众的视觉,还影响了很多人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倾向。

一、瓷 器

瓷器是中国民间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之一,在电影中不仅起着美化电影艺术形象、使之更富艺术感染力的作用,而且还促进了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审美价值的表达。瓷器伴随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其所拥有的艺术特色成为孕育中国一切艺术形式的“母体艺术”。所以,在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中常常能够见到瓷器。《我的父亲母亲》于1999年公映,讲述了一位农村姑娘与年轻教师之间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影片中,女主角招娣用一个白地青花纹样的大碗给心上人送饭,饭碗成了表达深情的重要道具;随着男主角被打成“”带走,招娣手捧蒸饺追赶,人摔倒了,青花大碗摔碎了,破碎的青花大碗又成为这对青年爱侣分别时刻痛苦的写照;之后,招娣的母亲坚持把摔碎的青花大碗锔好,则预示着两人后来的团聚。

青花是我国瓷器中一种重要的釉彩品种。青花瓷的特点是清纯、雅致、大方,且永不掉色。剧中出现的大碗,只是一个现代青花纹样的饭碗,还略显破旧,体现出一种质朴、单纯的本色。张艺谋正是利用了这一普普通通的青花纹大碗,恰如其分地隐喻了男女主人公纯洁、执著的爱情。他们用一生守护着这份爱情,也如永不掉色的青花一般,而这份守护也给整部影片增添了一种浪漫的恬淡色彩。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创造了别具匠心的诗意,给予了观众不同寻常的感受。正如中国人对青花的喜爱一样,这青花一样的爱情也打动了无数的观众。

1994年,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讲述了葛优饰演的男主人公福贵从富家子弟到穷困潦倒,从颠沛流离到痛失儿女的坎坷一生。影片伊始,福贵赌博尽兴后回到家中,高宅大院透露着这个家庭曾经的辉煌,而屋内瓷器均为形体较小的实用器皿,明确显示出福贵家庭的败落;不久,福贵因赌博将家宅输给龙二,也因此气死了自己的父亲,只得将家中仅存的几件瓷器在街边变卖度日,变卖之物都是碗、壶等生活必需品,福贵此时的困窘不言而喻;一年后,福贵回到老宅向龙二借钱,此时屋中桌台之上摆满各式的大型装饰性瓷器,一方面烘托出龙二的狡诈与世俗,另一方面也反衬出福贵的潦倒。这一系列围绕着瓷器所展现出的福贵生活状况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将福贵人生中第一次的大悲展现了出来,也为后面他不幸的一生埋下了伏笔。

当然,瓷器是传统家庭生活中的必备之物,所以在反映历史题材的电影作品中出现并不新鲜。难得的是,张艺谋将其功能多元化,不仅是普通的道具,更是联系剧中人物与观众的情感连接物。这样,瓷器也具有生命力,成为无声的语言,对瓷器理解和感悟也让我们更多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电影作品中的韵味。

二、剪 纸

民间剪纸是我国民间流行最为广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我国民间美术的瑰宝,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寓意广泛,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蕴涵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是广大劳动人民为了满足精神需求而创造的,并根植于劳动人民深厚的生活沃土之中,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剪纸艺术的载体、内容和用途均多种多样,至今仍然是人们在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中表达喜悦和祝愿的主要装饰方式之一。剪纸可以利用纸张、金银箔、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刻制,凭借创作者的经验和灵性,在二维空间里表现出多维的世界。剪纸打破了时空、透视、比例的限制,运用夸张、变形等轮廓表现手法,强调对现实事物的神似。民间剪纸善于把约定俗成的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表达人们追求吉祥的心理,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在张艺谋的电影中,自然少不了这种最能体现我国民间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

《我的父亲母亲》一开场,生子回家奔丧,一进院门,窗子上整齐的窗花立刻将这个故事发生的场景定格为传统的乡村,一种简单、质朴的感觉由此产生。片中,男主角被迫离开学校,执著守候的招娣为学校的窗户换上新的窗纸,并贴上鲜红的窗花。因为剪纸的内容大多寓意吉祥美好,所以,导演通过这一情节反映出了招娣对日后与心上人团聚、过上幸福生活的希望,同时也表达了她坚守爱情的决心。在影片中通过剪纸这个细节来强调生活的真实感,营造出原汁原味的氛围。火红的窗花也让观众在男女主人公无奈分别的悲苦剧情中心情稍加放松,伴随着招娣产生对剧情发展的浪漫憧憬,同时这一丝暖色也使得人去屋空的冷清教室变得充满生气,预示着教师的回归。

《活着》这部电影中,男主人公福贵善于表演皮影戏,片中很多重要的环节都是由皮影来承接和贯穿的。片头,福贵便在赌博之余大秀才艺,过了一把唱皮影的戏瘾;倾家荡产后,唱皮影戏成为他的谋生手段;被抓了壮丁,又被俘虏后,唱皮影戏成了他参加革命的功绩;“”期间,皮影被斥为封建遗物,在镇长的监督下福贵不得已将其烧掉。作为民间美术与戏曲艺术的结合,皮影增加了画面的美感,融入了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张艺谋利用这一民俗文化形式,形成一条暗线,将主人公的命运与历史的变迁联系起来,并使故事的发展前后呼应。

张艺谋的早期电影多为展现中国农村人们的生活,而剪纸艺术成为反映影片发生背景的良好载体。剪纸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影片中的恰当应用能够使观众产生平易、平和的感觉。

三、绘 画

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每一种形式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饱含着劳动人民的审美与智慧,绘画是中国民间艺术最为普遍的艺术方式。在民间艺术中,与绘画相关的品种不胜枚举。可以说,几乎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的绘画艺术。人们用绘画展示才学,抒感,展示胸志。因此,在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中,也常常借绘画“说话”。 张艺谋导演的影片从传统文化、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场面效果向观众表达出对民族的热爱。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风格独特的山西民居和贯穿始终的大红灯笼很是抢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影片整体的氛围和背景下,院落厅堂的布置也很用心思,尤其是颂莲和梅珊的卧室以及家庭饭厅。颂莲的屋内最显眼的是悬满墙壁的绘画作品,凸显这个富裕的封建大家庭的故事背景。山水花鸟的传统画面与古朴死板的房屋格局是一致的,与颂莲女大学生的出身形成反差,寓意她与这个家庭的不协调。梅珊的卧室则用硕大的脸谱悬于帷帐之上作为装饰,一方面与梅珊戏子出身相协调,另一方面,脸谱空洞的眼睛冷冷地审视着周围,似乎每时每刻都在注视着梅珊。在这种无形的压力中,梅珊的苦闷和压抑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刁钻、刻薄也就可以理解,甚至让观众产生同情。这些绘画元素的色彩运用,基本以冷色调为主,是这个冷酷家庭的真实的色彩基调,与大红灯笼所表现的红火、温暖形成对比、反差,并帮助观众读出红色表象下的血腥内涵,从而对主人公最终的命运得以预见。

在这部影片中,陈家饭厅的布局也很能引人深思。除了一张饭桌之外,就只有四壁上的先祖画像,布置得像祠堂一般。这些画像象征着腐朽,在这个家里,连吃饭都无法逃出封建礼教的禁锢。表达了人的内心那种微妙而又不能用语言说清楚的心理感受,这是其他艺术所不能取代的。几个女人在一天中难得的聚会时,在祖先的注视下,表面和谐相处,暗地钩心斗角,这是极具独特意味的场景设计,将张艺谋在该片的创作中运用的象征手法的价值最大化。

四、结 语

总的来说,张艺谋无疑是中国影坛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导演之一。画面唯美、构图讲究、视角独特,这些是人们对摄影师出身的他所执导的电影的总体印象。尤其是他作品中对于色彩的巧妙运用,征服了观众,征服了世界。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大多饱含对中华文化的追溯,通过色彩运用和细节刻画给人以难以忘怀的视觉冲击,帮助观众捕捉到影片中人物细腻的内心感受和变化,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张艺谋用电影语言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民族文化、民族情感以及他对中国社会万象的思考。作为美术语言的一种载体,民间美术的各种形式,在张艺谋的电影中屡见不鲜。这些来自寻常百姓家的普通事物,被巧妙地利用,或是展现背景环境、或是突出人物性格、或是透露剧情发展。正是张艺谋对细节的用心刻画,才造就了多部极具影响力的经典影片,而民间美术在其中功不可没。此外,张艺谋的电影中的细节设计十分独到而巧妙,与其后期商业大片中更注重视觉冲击力相比,内涵更加丰富,底蕴更加深厚。在民间美术元素的运用上,也常常独辟蹊径,令观众于不经意间进入其设计好的电影故事发展脉络和情感中,把电影的感染力和表现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也征服了亿万观众。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电影艺术生命力之源,张艺谋正是领悟到了这一真谛,才取得了如此辉煌的电影奇迹。

[参考文献]

[1] 回顾.中国图案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2] 王振德,周卫东.艺术论要[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3] 赵连元.审美艺术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杨学芹,安琪.民间美术概论[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 田浩(1972― ),男,天津人,硕士,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美术与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