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糖尿病和抑郁症为何共病率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糖尿病和抑郁症为何共病率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内科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应激影响,反复住院,长期就医,需要定时检测血糖,并依赖长期饮食控制及服药或注射胰岛素等措施减缓病情进展,时常担心出现并发症。

此外,患者可能自己经济和家庭地位下降,产生自卑、自责等抑郁心理。同时患者的社交活动往往减少,内心的压抑没有正确的途径宣泄,性格内向的患者容易产生孤独心理。

多数患者非常关注血糖指标、每日进食和锻炼的情况及高昂的治疗费,甚至到处寻求良方。生活核心内容向糖尿病的过分转移导致患者敏感、多疑、紧张,这些都构成极大的心理应激,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产生。

患者血糖增高导致机体出现应激样反应,血浆皮质醇、胰高血糖素、生长素等增多。长期高血糖也引发皮质醇活性的改变,这些变化使患者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

国外研究报告,糖尿病患者抑郁症发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二三倍,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0% ~30%抑郁症,约40%伴有抑郁症状。其原因:

首先,两者存在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如相似的不良人格特征(焦虑型人格、强迫型人格等)、遗传因素、幼年精神创伤等。

其次,两者可能存在一定的生物学同源性,即一种病理生理过程同时促进另种疾病发生。目前研究显示,两者均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某些区域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相对不足或者绝对缺乏,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性过度,导致出现共同的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异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浆皮质醇增高和胰岛素抵抗。皮质醇分泌节律紊乱可引起脑内高亲和性盐皮质激素受体和低亲和性糖皮质激素受体之间激素作用的失衡,进而导致5-羟色胺系统的功能障碍,这些改变与抑郁情绪的产生及糖代谢紊乱都相关。

此外,我们目前总习惯将躯体和精神症状截然分开,而描述为“伴随”关系。但根据一元化思维模式,也可以将一种疾病的躯体、精神症状及其他症状看作同一疾病综合征的有机组合体,即抑郁或焦虑症状可能是糖尿病综合征的固有症状。

尽管糖尿病伴发负性情绪的现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负性情绪的发生机制及其与糖尿病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目前认为两者有三种可能的关系:糖尿病导致焦虑抑郁,焦虑抑郁引发糖尿病,两者共病。

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使用抗抑郁及抗焦虑药物不仅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负性情绪,还能显著改善糖代谢。因此,在治疗糖尿病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应更多关注他们的情绪反应。编辑/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