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老庄“大美”思想新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庄“大美”思想新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老庄“大美”,实质上是指形上之“道”,或由形上之“道”显现出来的“本源之美”。在老庄美学体系中,个体需要特定的生命超越,才可以感通“大美”的存在。依据老庄“道在一切中”,以及“道器关系”的思想,这种感通发生的同时,亦即“大美”以一定的形象形之于外的过程。

【关键词】老庄 大美 道

老庄美学属于道家哲学最高范畴“道”的产物,“道”即“大”,故曰“大美”。本文将从阐释“大美”的实质出发,探讨关于个体生命在老庄思想体系下如何感通“大美”,以及老庄“大美”能不能形之于外且如何形之于外的问题。

“大美”:关于“道”的阐释

严格意义上讲,《老子》一书中并没有“大美”的概念。该概念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老子提及关于“大”之美,另一方面是庄子有“大美不形于言”以及关于“大美”的相关描述。之后,经《淮南子》、王弼等热衷于展现道家思想的作品或人物的推动,“大美”之概念及内涵逐渐清晰化:“大美”并非指“更美之美”,而是指“无形之道”,或由“无形之道”显现出来的“本源之美”。历经各朝代老庄美学的研究风潮后,“大美”研究已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哲学美学领域。

关于“大”之“美”,老子有明确的描述:“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①从老子所要表述的对象来看,他并没有明确说“大”是“美”的,也没有专门针对“艺术上提倡一种全美的境界”②,而只侧重于谈具体形象的实质。按一般的观点,各种“方”“器”“音”“象”都应该有视觉、听觉或触觉等方面的美感认同。不过,老子却穿透这些现象来谈它们真正美之所在。认为最高的“隅”之美是没有几何上的“方”的,“器”之美,也在于它从道的角度自我生成,“音”的本质也不是有形声响可加考量的,真正的“形”也就是没有相状的“大象”。从这个层面上讲,老子并不是在论“美”,而是在论“道”,即使有“美”,那也是“道之美”,“美”不过是“道”的一种属性罢了。

从老庄“道”的视角来看,“客观性”和“精神性”是一种学术强加冠以的区分,实际上两者是完全统一的。故而对美的诠释,实质上也就是对共同的宇宙本体的描述。《庄子・知北游》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③因为天地间的至美,是不可以言传的。这是“大美”作为一个概念产生之始。

看来,从产生“美”的观念的一天伊始,就有“美”和“大美”之区分,即现代意义上的“现象之美”和“本体之美”。这个区分在老子那里就已经很明显,而《庄子》中则叙说得更加细致。“大”依然是“道”的范畴,如果提及“大美”,则是已经贯彻了“道”的精神的美,而不是社会层面或现象界上的“美”。《庄子・天道》载,尧认为自己治理天下“不敖无告,不废穷民,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妇人”,④对此,舜的观点是“美则美矣,而未大也”。⑤言下之意,现象层、社会层的“美”并不具备生命上的超越性,属于“小美”。这和儒家之“美”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舜认为“大美”是:“天德而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之有经,云行而雨施矣。”⑥舜所描述的,实际上就是永恒的“道”,即不变的宇宙精神。

综括而论,老庄“大美”的学理分析涉及了一种“道之美”和“现象之美”。虽然老庄精神中的“道”本来就是和世间万物融合在一切,不存在“体”和“象”的分别,但是,这同样也是一个生命存在的悖论,“道”本来明显,但个体生命偏偏被设置为迷失了道,故而就产生了“本体”和现象的对立。而个体也面临必须重新与道合一。在关于“大美”的问题上,也就形成个体如何感通,介入“大美”境界的问题。

感通“大美”的核心所在

老庄的感通“大美”,实质上是从个体介入宇宙本体,从而“与道为一”,体味“道”之真实存在的“美感”。这个问题的解决,也就可以澄清“大”有没有孤立存在,甚或存不存在的问题了。当然,分析这个问题,需要涉及道家关于如何突破个体局限的指导原则。从老子思想来看,他强调“闭目塞听”,“无为而无不为”。对于庄子,则重于“任自然”,“由道观之”。但不论老庄之何者,主旨都在于个体与“道”的融合,体验“道之美”。

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是指导个体感通“大”的总原则。当前的主流阐释方式,是将“无为”注解为“不作为”。然而根据老子的意旨来说,“无”是指本体意义上的“道”。《老子》首章中说:“无,名天地之始。”⑦从道家的宇宙生成观念来讲,天地产生之前就是“无”的境界,即宇宙的原初境界。

不过,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老子所否定这一系列“世间之用”,并不证明老子就一定以一种遗世独立的姿态存在。思想的产生,其作用本来就是为了解决人自身的问题。故而,所谓的“否定”,旨趣在于“超越”一切外物,保持“无为”的状态,以至于最终“无不为”。而“无为”,毫无疑问,就是进入本体的世界,这也正是“大美”之所在者。

这种模式在庄子身上体现得同样突出。为了感通“大美”,庄子强调要从道的视角来审视现象。本质上,这就是个体生命的超越。故而“由道观之”,才“齐万物而为一”。故而庄子也谈到了与老子一致的感通方式。《天地》篇中说:“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五声乱耳,使耳不聪。”⑧这旨在说明在“大美”的呈现之面前,存在着感官或现象的局限。要得到大美的体验,就得从道的层面,超越这些障碍的存在。

老庄的“大”,体现了“道”的自然本性,在自然的审美观中,才能感悟到“大美”的真谛,“大美”的本源,即“无”。从源流上来讲,庄子的“大美”思想源自于老子道之“大”。两人都认为,“大”是永恒存在的,但个体必须采取一定的修养方式,才可以到达。故而老子说“反者道之动”,⑨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⑩ 而不论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还是庄子的“由道观之”,都为指导个体突破自身的局限,进入“大美”的绽化。由此涉及到老庄“大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老庄“大美”可不可以形之于外?

关于老庄“大美”形之于外的观点

既然老庄将“大美”描述得那么玄虚,又谈到个体现象或有形现象的存在并不是“大美”,那么,“大美”还可不可以形之于外?如果不可形于外,那么它存在吗?若可,它还是不是“大美”?关于这些问题的探讨,老庄也有明确的观点。

准确地讲,老庄“大美”思想属于哲学美学的范畴。基本上,这种关于美学的表现模式可以适于用任何一种思想体制。老庄的原意,并不是用来表现“美观”的,而是要传达生命的本体境界,显现生命的本源。另一方面,老庄思想中,又恰好成功地突出了关于“大美”形之于外的特点。

首先,老庄明确提出“无之用”。老庄所建立的“大”,是生命的本体,超越之依据所在,故而必须是永恒无限的。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11}但是,他在第十一章中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2} “大”虽然不可捉摸,但它可以显现为“用”。例如车轮的从无到有,器皿的形成和房屋的产生,都是一个从“大”中产生的“用”,这些符合于“大”的“美”,无疑都具有了“大美”的属性,本身就是大美。从这个理路来看,老庄思想体系认为天地间一切万物,都是由“道”所产生的,理论上都是“大”之“用”,都属于“大美”。当然,这里有一种关键需要明确,就是生命现象源自于“大”,但是也往往也因为一些特殊阻碍而感通不到“大”的存在,生命现象并不一定表现为“大美”。故而老子才设置了一些前提,作为个体,必须要超越,才可以感通“大美”的境界。

其次,老庄承认“道”无所不在。老庄之道,同样也存在于个体现象中。“大美”还是有其独特的显现方式:“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故其与万物接也,至无而供其求,时骋而要其宿。大小,长短,修远。” “大”与“大小,长短,修远”从根本上是统一的。这个结构模式是各种文化体系的一种共识,形而上之道“分有”于形而下之器中。老子也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 {13} “大”无所不在,“万物恃之”,则万物就具备了“大”的特质。“大美”就显现而出。老子并没有具体谈论“万物”之美。而在《庄子》中,则联系了许多“美”之具体形态。而这些“美”,都是“大美”的具体显化。

故而,老庄的“大美”思想,是道家对美的最高概括,求美即求道。它的本质在于,道家是从“道”的视角来审视“美”的存在的。但是,“大美”的发生,对于个体,必要作心灵修养上的突破,才可以感通“大美”的存在。具备这种突破,老庄的宇宙本体和美学现象才可以取得沟通,而“大美”也才能够显现为一定的外在形象。(作者为云南玉溪师范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⑦⑨⑩{11}{12}{13}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8、9、19、35、39、40页。

②张松如:《老子说解》,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第244页。

③④⑤⑥⑧王先谦注:《庄子集解》,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第100、105、1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