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用时政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用时政知识提高课堂效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思想品德考试常常以时政热点为载体,考查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时政平时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因此,本文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点,适应新的课程理念,构建多种渠道进行时政教学,对时政教学做一些可行的探究和尝试,目的让时政教育真正走进课堂,成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思想品德;学生;时政

在新使用的苏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一课《成长在社会》内容中明确指出:学生要关心社会发展,要从关心时政做起;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紧密联系社会生活,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近几年中考试题中不难看出绝大部分试题都是以“时政”为素材设计的;同时国家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时事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事教育内容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这就要求我们要把理论与时事结合起来,从以上几点说明了学生学习时政的重要性:可以拓宽视野、增强情感、提高能力。但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则大包大揽,整理出一份大而全的资料,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临时突击、预想学生一看就能用,一看就能得到高分。这种做法,为了应付考试,可能解决了单纯考时事的选择题,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而且一旦遇到新材料,就茫然不知所措了。如何用时政材料进行课堂教学,使“观点材料化、材料学生化”,让时政教育真正走进课堂,成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途径?本人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作出了以下几种有效的探索:

一、每堂课都融入“新闻”

由于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是:内容学生都能看懂且枯燥乏味,课程安排又集中在上午最后一节课和下午,学生上课昏昏欲睡,思维僵化,眼光狭隘,提不起精神,在他们看来,思想品德课反正就是“副科”上课记条条,都是讲的大道理,泛泛而谈而已,课堂兴趣就无从谈起。为改变这种现象,激发学生兴趣,本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着重开展“时政播报”这一活动。要求学生课前要寻找资料,把全体学生分为四组,上课前十分钟让四个组展示它们“时政播报”的成果,然后逐一给它们打出“等地”。没有想到同学们积极响应,参与热情很高,四个组都抢着想先播报,使本来死气沉沉的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们也大开眼界,他们可以从课堂中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国家,了解身边的事情。例如许多同学在时政播报中,选择了南海局势、问题利比亚、叙利亚等热点问题,在播报的过程中,使同学们了解了南海、、利比亚、叙利亚的地理位置,了解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是每位公民地神圣责任、了解了多国部队空袭利比亚的原因,了解了最新的国际动态,也从中感受到了当今世界还不太平,局部战争时有出现,倡导世界和平还需全人类的努力,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努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热情。比如本人在讲解政府的职责时,侧重讲解日本大地震和海啸、核危机的时事知识,巧妙地与政府的职责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政府运用经济、行政、教育、道德教化等手段以及在突发事件面前应该承担的责任。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时事内容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社会责任感。

二、每星期都进行“一周谈”

长期的教育模式,使我们的学生形成了“学习就是学习课本知识,学习就是为了考上好学校”的错误认识,很少关注身边的事情,更不用说是国家大事了。再加上学习任务繁重,学生们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时政。针对这种现象,本人要求全校六个班学生进行“一周重大新闻”比赛;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学生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途径,收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重大的一周新闻在班级教室后面黑板报上向全班同学播报。同时还通过同学投票,评出全校中六个班最有价值“一周重大新闻”的前两名。这样学生们原本以为时政大事离自己很遥远,也没有什么兴趣,但为了让自己收集的新闻能成为最有价值的新闻、能在黑板报上张贴、能得到好的名次、他们尽力去收集。逐渐地,学生开始对时事有了兴趣,对学习思想品德课有了兴趣。通过这一活动,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关注时事的兴趣,还有助于他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关心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的态度,增强了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每月进行“月月清”

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欠缺和认识的局限性,在做时政材料题时,总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茫然不知所措。本人认为这是所有学生所犯的“通病”,也是学生存在的“软肋”。怎样突破制约学生这一“瓶颈”呢?我认为“课堂教学重点不应仅仅停留在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更应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知识点解释、去灵活运用做题”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于是在每月进行阶段性复习试题时,结合最新热点、焦点、重点内容进行教学。比如,我特意设置提问:今年(2012年)是雷锋去世多少周年?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多少周年?同学们都能对答如流;接着我进一步设置提问:我们主要学习雷锋的什么精神?多数学生都不做声,只有少数学生回答:“助人为乐”;我又问道:“助人为乐是雷锋精神的一个典型的标识,也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形象。请从人生意义的角度谈谈你对助人为乐内涵的理解?”多数学生答不上来,部分学生也回答的不全面。再如,我联系身边实际事迹材料请同学们回答:今年徐州市委市政府实施为百姓办事是什么工程?学生立即齐声回答道:“零障碍工程”。接着我又提问道:“零障碍工程”体现了《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观点?”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回答……通过利用这些可靠的时政材料进行教学,经过长时间的学习、训练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使教学效果也大幅度提高

总而言之,本人一直遵循“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的实际出发”,给每堂课的教学都注入时政材料的“活水”,使每节课都能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努力构建和谐而又富有成效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曹宝静.《中学政治教学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

[3]张 晖.《新课程的教学改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鹿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