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学美术课堂讨论的现状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学美术课堂讨论的现状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般来说,小学的美术课堂很热闹,因为小学生活泼、爱动,喜欢表现,在课堂上热衷于讨论。而初中美术课中的课堂讨论并不是很多,因为一则:美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产品,它有别于听觉艺术的音乐、语言艺术的文学,是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一种空间艺术。二则: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他们心里话不愿意对别人讲,喜欢写日记倾诉,最愿意跟好朋友交流的。他们不愿意进行课堂讨论,认为没必要、太吵等。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深入课堂教学,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堂讨论随意,问题太过笼统和简单。课堂上美术教师提出的问题太随意,组织学生讨论前又没有进行很好的引导和启发,有的学生虽然尽了力,但在小组讨论中,其想法得不到同伴的认同,或者说,小组讨论很难达成共识。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心里没底,讨论后不敢发言,没有实际意义。举个例子说明:很多美术课在作品欣赏时教师都会让学生互相讨论: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这样一个问题看似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则缺乏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回答只是简单地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幅,至于为什么喜欢,好在哪里,就无从回答,只是说好、美、漂亮等,美在哪里呢?并不清楚,这样的讨论过于随意,问题太笼统。

(2)师生参与度不同,效率低。当教师把一个问题抛出后,学生立刻讨论,课堂上显得热热闹闹,但在回答问题时却找不到答案,究其原因,学生讨论过程中,一些老师要么高高在上,站在讲台上岿然不动,要么在学生中间例行公事般地巡视一番,并没有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积极参与研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有了疑惑得不到教师的帮助,其学习热情很难提高。像这样教师与学生的参与度不同,教师未能深入学生的讨论当中,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缺乏具体的指导,学生讨论技巧没有掌握,自然得不到准确答案。

(3)思维过于肤浅、狭隘。学生思维过于肤浅、狭隘,长期缺乏讨论技巧的指导,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得不到开发,课堂也只能成为教师一人的舞台而已。

(4)部分学生不会讨论,为讨论而讨论。部分学生不会讨论,有的是不会倾听,只顾自己的表述忽略他人的意见,还有的是不会发表见解,只作旁观,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讨论的开展。当课堂提问出现了冷场的情形之后,教师不具有及时应变的能力,不能将难题转型或分解,掌控课堂技巧不多,导致课堂气氛紧张、沉闷。

课堂讨论中的问题进行矫治:①设计讨论问题要反复斟酌,问题要具体,针对性要强。提问前,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增加提示语,帮助学生寻找解答的突破口,然后再提问,效果就会好许多。②教师在课堂讨论时不能做旁观者,要“俯下身”来了解学生困惑、疑难之所在,参与他们的学习与讨论,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有成效。③教师面对课堂生成的新问题,应采取灵活应变的措施,想方设法调动课堂气氛。此外,教师在学生发言时,要注意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发现学生有独到见解或语言表达有进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基础稍差的学生再重复一次,以锻炼他们在课堂上的自信。

开展有效的讨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密不可分,讨论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在讨论之前就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好小组,确定组长,这些组员最好是各个层次皆有,利于学生间的帮带;在具体问题的设置上,应充分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问题的设置要有坡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思考的空间。例如欣赏名画,首先引导学生讨论视觉所见的内容,即看见了什么,从画面的内容、色彩、构图等方面入手,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开展讨论;然后进一步深入引导学生根据课前资料讨论名画的时代背景,作者经历、画派等,从中深入了解这幅画产生的背景,丰富名画的内涵,训练思维的广度;最后再次提升思维的深度,从名画中提炼中心思想,作者画这样一幅画立意何在,为什么能够成为艺术珍品。设置有坡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深入地探讨问题,形成良好的讨论习惯和思维品质。在讨论开始之前,还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因为合作讨论也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真正深入到小组中去观察讨论的状态,并参与讨论。讨论结束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在学习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简单的总结,并积极发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同时要注意及时对学习小组的讨论结果及状态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提高学生讨论的兴趣。另外,要开展有效的讨论就要给足时间,争取让学生从中有所收获,为了讨论而讨论走过场的形式是没有意义的。

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打破思维惰性和思维定式,久而久之,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范围的扩大,学生视野会更广阔,就会提出更丰富、更深刻的问题,并学会正确分析、思考问题,从而能够积极面对现实生活和未来社会。

(作者单位:河南省襄城县教科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