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语文教学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都是在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中展开的。巧妙地、科学地利用课堂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所提的问题具有清晰性、指向性、挑战性、梯度性是开展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学生学习是以语言为媒介实现接受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最终解决问题。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深化,还能促使教师了解学生,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等诸多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中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等不容忽视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们应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运用,因为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必要手段。我认为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求要明确,使所提的问题具有清晰性

学生是以语言为媒介实现接受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最终解决问题的。如果教师提问语言嗦,含义表述不清,学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或会答非所问。因此,教师提问的语言必须准确,所提问题的含义要明确,让学生能迅速判断并且有言可答;提问的对象也要明确,是要求学生集体回答还是个别回答。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穷人》一文时,老师抓住桑娜的心理活动来精心准备一段教学,来体会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他是这样提问的:“从这几个自然段你体会到什么?”有的同学说:“我体会到桑娜太傻,自己很穷,还要收养别人的孩子。”有的说:“桑娜不经丈夫同意,她可能会被丈夫打一顿。”说来说去,就是说不到桑娜的善良品质这一关键点上。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说,结果变得让人啼笑皆非,何谈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促其感悟人物品质。最后课在老师的生拉硬扯中草草结束,教学目标未能很好达成。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桑娜家非常穷,可她为什么还要把两个孩子抱过来?学生马上就从课文中的“非这样做不可”“忐忑不安”“自作自受”等语句中领悟到桑娜抱养孩子的坚定决心及这样做的原因。接着让学生动情地朗读,体悟桑娜内心的善良品质。学生学得多么兴趣盎然,而且问题回答得是准确有理,教学目标的达成当然水到渠成。

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有必要细思量:我为什么要设计这个问题?还要反复推敲:为了体现问的意图,用怎样的语言表达才会一语中的?为了快速达标,教师不妨开门见山,让每位学生能明明白白知道你的心。清晰的意图给学生指明了思维方向,他们就会立刻投身到问题中,积极解决问题。

二、要围绕目标,让所提的问题具有指向性

科学地确定问题的指向,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切忌漫无目的、信口开河式的课堂提问,单求课堂“热闹”,弄得最终不知所问所答的是为何而来。《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一语是理解的难点,也是体悟古文特点的重要语句之一。教者若泛泛地讲古文的特点或古文的理解要领可能效果不好,但若就此诗句设问:“从字面看这句是什么意思?两小儿说孔子的知识不渊博,据我们所知孔子的知识渊博吗?这说明什么?”就可能激起学生探究与思考的热望,进而引发对句子的仔细品味。这样提问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还在于可让学生透过古文的字面意思悟到古文蕴含的道理,形成感悟古文的能力。同样,教学《桃花心木》时如问:“种树人的哪些行为令人感到奇怪?他为什么这样做?”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若问:“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这都能较好地切中文章要处,引导学生直接把目光投向文章关键,从而很快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要注意难度,使所提的问题具有挑战性

问题的难易度,是衡量提问有效性的首要条件。既不能过于浅白,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太浅白,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太艰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挫伤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所提问题的难度,应以较高水平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切合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火花,掀起感情波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遗憾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还远远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课堂教学还存在大量的无效提问现象。如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喜欢提出“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发,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这样的提问非常简单,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对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无甚益处的。如某教师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1.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是悲惨的,安徒生将她的不幸设置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那是什么日子?

2.小女孩死掉是否不幸?

这两个问题显然没有多少思考的价值,起不到启发的作用。安徒生将小女孩的不幸设置在一个什么时间不是一看便知吗?这个问题几乎用不着思考便可回答。至于对一个正常人提出“小女孩死掉是否不幸?”这样的问题并要求作答,简直有点捉弄人的味道!显而易见,类似的提问不仅无益于活跃思维、解决教学问题,反而会使课堂结构松散,学生注意力分散,甚至于只是让课堂添些混乱而已。这样的提问是课堂组织中要尽力避免的。课堂提问应提哪些能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能促使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非经过阅读思考不能答出,但通读全文、整体思考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好地回答问题。这样的启发提问对培养学生形成研读文本的习惯,形成分析归纳、提取文章信息等能力是大有裨益的。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跳一跳”,并把果子“摘下来”,也有利于培植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四、要讲究层次,使所提的问题具有梯度性

所谓梯度,就是提问题时,应做到由易而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怎样设计问题的梯度呢?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说的那样:“先问一些比较容易、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一点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山峰,又有一个更高的山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跃了。”如教学《谁的本领大》,有的老师是这样设疑的:“课文中谁的本领大?”这种提问方法虽然没有错误,但是问题问得过于笼统,不适应学生的思维层次,学生们很难回答清楚。如果把这个问题分解成三个小问题来问:

1.太阳和风进行了几次比赛?

2.第一次比赛的内容是什么?谁赢了?第二次比赛的内容是什么?谁赢了?

3.从这两次比赛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这样的搭桥铺路,化难为易,难易适度。既能使学生把握文章主要观点,又能使学生乐于思考。当然,我们所设计的问题,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按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设疑。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优化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艺术的有效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的动态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灵敏性。教师只有适时适度地设计问题,在课堂提问中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适当的提问方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导向性,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提问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脚手架。当然,优化课提问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涉及到许多细节和问题,仅仅从以上几方面考虑是不够的。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一个新的课题,还正待逐渐探讨、研究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