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深发展留下的“为什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深发展留下的“为什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今,“深发展”这个名字已经归于历史,但和这个名字相关的故事似乎远未离去,因为它留下了太多的不解之谜,这些谜语不会因为易名即随风而去。

15亿问题贷款究竟是怎么放出去的?

如此沉重的不良贷款包袱是如何形成的?

为什么选择引资改制的路径解决银行的历史包袱问题?

为什么引进一家私募股权投资而不是真正的战略投资者改造银行?

为什么是平安成为了深发展的控股股东?

这些谜题的存在令深发展的前世今生仅仅是中国银行业的个案,而不能成为整个行业反思的普遍样本。

十几年前,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室主任曾刚曾给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做发展规划,当时各家同类银行的条件相差无几。时至谢幕前,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发展与很多和它同期起步的银行相比已经有了相当的差距。我们不纯粹以资产规模论英雄,而就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而言,与目前居于一线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它已经远远落后了,甚至落后于北京银行这样的城市商业银行。

为什么会越发展越落后呢?它错过了两次扩张的机会。曾刚认为,第一是受困于坏账问题。在外部人看来,它和第一团队的银行相比,最大的差别就是曾经摔倒一次,而其他银行没有摔倒,始终以平稳的速度增长。深发展第一次摔倒本身就暴露出很多问题,这导致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要处理、化解内部问题,错过了外部扩张的最好时机。第二是重组出了问题。作为投资者,新桥无疑是成功的,从进去到出来,赚得盆满钵满。但对深发展而言,外资掌控的团队,其管理理念和意识,与中国银行业存在差异,使深发展呈现出有别于本土银行的发展模式——不追求快速、规模的扩张。同时,由于外资股东控股,它的再融资意愿不强。但是,从另一方面讲,我们从外资掌控的深发展身上看到了真正意义上私人控股的银行的表现——靠它自己的积累在发展,这种节约资本的发展模式比较成功。虽然在目前的考核体系下,深发展的成绩不够优秀,但从一家民营银行的考核标准看,它或许是个优等生。

所以,我们要从两方面评价深发展说呈现出的差异性。从消极的一面看,意味着深发展错过了一段难得的发展时期。曾刚认为,中国银行业的牌照依然稀缺,尤其是深发展这张全国性牌照。同时,银行版块对平安集团的财务贡献度远远高于其他业务,平安此次投资真正实现了控股,所以,把银行当做主业培育是毋庸置疑的。(本刊记者王旭芳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