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科学实施有差异的数学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科学实施有差异的数学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之间由于先天素质、家庭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是指学习成绩,还有学习品质、学习习惯,更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速度。教师应关注每一个或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在实施区别指导和分层分组教学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分层预设,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组织教学,分层预设

如在教学38+76+24和38+(76+24)两题时,有学生问第一题能否用简单的方法做,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是从新的知识点和新课所要传递的知识出发;然而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领悟了新知识,对于已经学会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学生,要让他们用过去的方法计算,必然会觉得乏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分层预设,把关注点放在思考方式的多样性上,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也可以采用新西兰教育专家贝格的“课堂处于合作而不是竞争的气氛”的教育观念,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合作、影响,使学生在发散思维的同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解法,还要与同伴的方法相比较,辨别其优劣或分辨其中的优势与不足。学生的思维始终都在转换,一种解法可能被同伴加以改进或否定,甚至被另一种解法代替,逐渐形成一种或多种成熟的解法。只要积极参与,学生都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提高。一个简单的结论,最后在交流时生成了丰富多样的验证方法。对问题的分层预设,让已经学会的学生也能再次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教学具有生命的活力。

二、作业设计,分层预设

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收获,得到有差异的发展。可以分层布置作业或布置有选择性的作业,让学生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题目去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找准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基础题、提高题和发展题,体现练习的分层设计,适应各类学生的不同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让所有的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保持学习兴趣。我的做法如下:

1.分层要求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等方面不同的需求,我们在作业预设中首先要明确以下要求: 对C层学生:低起点,重基础,带着走,多鼓励; 对B层学生:有变化,多思考,小步走,多反馈; 对A层学生:重能力,有综合,主动走,多拓展。

2.分层布置

作业的预设要有层次性,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布置作业时,我们用A、B、C级或是用星级符号,对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作业进行标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题目进行练习,既让暂时落后的孩子能够完成作业、体验成功,又让中等成绩的孩子巩固强化、积极思考,同时让学有余力的孩子在练习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共同提高

老师对各层次作业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统一讲解,使各层次学生了解其他层次作业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升全体学生的认识。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常常为学懂了较难的知识而兴奋不已,这也会促使他们在选择作业时提高自己的选择层次。

4.分成预设作业要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练习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既达到练习的目的,又寓练于乐,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与作业;二是实践性与创造性相结合,预设的作业应尽量避免机械化与程序化,要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实践能力,同时还要有创造性,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三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将课堂作业与课外作业的设计有机结合起来,既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全员参与的原则,又注重课内外知识的延续和分层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作业得到提高。

三、教学评价,分层预设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能仅以学生的成绩好坏为标准,应评价他的知识、技能、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操作能力。评价中应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肯定他们的强项,确立“分层评价”标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我们的评价应实行语言、分数、等级三结合。语言的评价富有情感色彩,并能及时作出评价,于是我就把语言评价大量运用于数学课堂、作业本、考卷上。分数的评价更多地体现了弹性,如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估分三类:对于学困生,以平时作业为主要依据,只要每次按时交作业,就以此为60分起评,对作业全部正确或有错能自己及时纠正的予以加分;对于中等生,以平时一半作业满分为 60分起评,全部正确的予以加分,做对选做题的再加分;对于学优生,以平时80%作业满分为 60分起评,全部正确的予以加分,做对选做题的再加分。等级评估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小,适于运用到期末终结性评估上。

总之,要解决课堂中“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两极分化问题,教师就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预设,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