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贫困生“贫困心理”的探析与干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贫困生“贫困心理”的探析与干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高校贫困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属于弱势群体,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些贫困大学生逐渐凸现各种心理问题,使他们由单一经济贫困转化为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的双困生。事实上,仅靠经济救助很难从根本上有效遏止这一转化过程,要解决高校教育中的这一问题,必须建立一个与经济资助体系相结合的“贫困心理”干预体系,使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贫困心理 探析 干预

随着高校招生体制的改革及高校收费制度的施行,加上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家庭经济收入差距的扩大,在高校中随之出现了相当数量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力支付或难以支付教育费用的贫困生群体。根据统计,2004年,全国高校贫困生约占学生总数20%,达270万左右,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在60万至20万之间,约占在校生总数的5%~10%。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贫困生在学校生活中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存在着普遍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人敏感、心理焦虑、抑郁、内向和不稳定、自卑等,即由经济贫困衍生出“贫困心理”。研究发现,单一的经济资助模式在解决贫困生的“贫困心理”问题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和低效性,因此,亟待研究和建立更为系统科学的资助模式和资助体系。

一、高校贫困生“贫困心理”现象的主要表现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大,而且还承受着一定的心理负担。研究表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较,贫困生有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其贫困心理的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人际关系敏感

人际关系状态是个体心理健康程度的体现,由于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大多较强,遇事不轻易求助,心理上表现为敏感多疑,怕别人看不起和怜悯自己,因此有些贫困生会拒绝别人的真诚帮助。

2.心理焦虑

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使其在学习和生活均出现物质上的匮乏,长期处于“思而不得”的心理焦虑和紧张状态。张建卫在研究中发现,家庭贫困往往导致大学生产生焦虑,问卷调查的63种应激事件中,贫困生在17种应激事件上的压力值均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

3.抑郁和自卑

贫困大学生与一般普通大学生在经济生活和生活阅历上有着较大的反差,刚进入高校时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而导致严重自卑心理,长时间的自卑,容易使一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慢慢转向抑郁。

4.内向和不稳定

贫困大学生对生活的艰辛有着较多的心理体验,容易出现心态漠然而又感情用事,内心往往比较脆弱,有时会表现出反常行为。有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内向和明显内向,不稳定和明显不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二、高校贫困生“贫困心理”产生的原因

由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的差异,经济贫困对贫困生个体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贫困因素对大部分贫困生会直接产生心理压力。综合分析,中国高校贫困生“贫困心理”现象是多个社会因素并发的结果,其“贫困心理”产生的原因除了家庭经济贫困因素以外,还与其它的社会因素有关。

1.家庭经济贫困和家庭教育缺陷

社会贫富分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而这种社会变化也导致了校园贫富差距加大,给大学生的心理成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给那些经济上贫困的大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冲击着多年主流教育使他们形成的人生和价值观念。在大学里,贫困大学生必须思考更多的有关学习以外的问题,他们必须省吃简用以维持生活和学业,贫困导致的生活压力对一些贫困大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许多贫困大学生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甚至上课时间到社会中打工挣钱以维持学业,因而可能造成学业的荒疏,也就是说,和一般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除了面临生活压力以外还有可能接踵而至的学习压力。特别是一些贫困大学生本身由于营养不良,造成身体素质欠佳,易患疾病等导致他们在经济和心理上的进一步贫困化。

家庭教育对经济贫困生的贫困心理的防御能力,也有直接的影响也有直接的影响。由于贫困生的父母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有的甚至是几代文盲,在学习上无法帮助自己的子女,对子女的教育方法简单而粗暴,很难使子女养成良好的个性品格。因此,贫困生本身的个性品格水平对于其心理发展也有较强的影响作用。

2.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缺陷

贫困生上大学的目的就是要摆脱贫困,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些主观因素使他们的学习压力比其他学生更大,付出的努力也比其他人多。但他们遇到的客观问题是,贫困生大多来自老、少、边、穷等落后地区,教育质量,学习条件,文化氛围都相对落后,加上师资缺乏,因此,很多贫困生在学习能力上与一般大学生比较也存在较大差异,加上他们学习资源的缺乏,使他们在学习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上要困难一些。更有不少的贫困生边学习边工作,使得学习精力分散,对贫困生的综合素质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这种综合素质的差异在校内可能并不明显,但在就业过程中则毫无保留的显现出来,因为个人择业更多地取决于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

3.社会病态心理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社会大环境中各种生活现象不断煽动着校园内大学生的消费欲望,从而给囊中羞涩的贫困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刺激。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单极目标的亚文化,一些人的人生价值观极度扭曲,“笑贫不笑娼”的病态社会心理和拜金主义的盛行,使社会人际关系变得现实、势利和冷漠,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也随之加剧,物质利益的作用在他们的眼中被夸大,经济贫困的折磨和社会病态心理影响,导致贫困生的心理失去平衡。在这种不成熟的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条件下,贫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他们的心理表现为害怕同学笑话自己穿戴不时髦,经济不宽裕等,对社会的一些不良生活观念失去了基本的防御能力。社会文化的不良因素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困扰,有的贫困生在生活上片面的攀比心理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在不良思想动机的作用下产生不良的行为方式,甚至做出一些违法事情。

三、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1.高校扶贫工作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与管理

目前,政府已在各高校建立起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扶贫体系,试图从整体上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但据调查发现,整个贫困生的政策资助体系在施行中确存在不少问题。如对学生的实际困难分析缺乏科学标准,学校和老师等政策执行者很难界定救助范围,造成高校扶贫工作信息不对称,使得政策的施行在很多时候呈现“模糊化操作”,使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这直接影响到政策施行效果。再如,高校扶贫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主体不统一,使很多资助政策流于形式。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缺少客观上的公平和连续性,使很多贫困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资助。

2.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形式单一,忽略非经济需求

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注重为学生争取物质资源以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经济上的负担,但没有看到贫困对贫困生的成长,特别是心理成长上的影响,缺少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的深入了解和关注。由于经济背景的差别以及特殊的生活阅历,来自贫困地区的贫困生的见识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不如发达地区的学生强,其个性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综合素质偏差。同时,由于贫困生因想掩饰自己自卑变得过于敏感,对社会各种资助活动进行无所顾忌的宣传或报道,使一部分贫困生在得到物质资助的同时产生心理挫伤,感受到了自己的弱势地位,使受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也就是说,我们的资助体系和模式基本上只注重经济需求而忽略了贫困生情感需求,造成经济贫困解决了,心理贫困越发严重。

3.一些高校在资助工作中忽略了贫困生的隐私权保护

贫困生出现心理贫困,可能部分也缘于高校在进行资助的时候忽视了对贫困生个人隐私的保护。高校在帮助贫困生的时候,为了实现所谓的“阳光操作”,对贫困生的身份和真伪进行多次审核甚至公示,贫困生的家庭成员生活状况与收入水平等情况或不幸遭遇等隐私都成了公开的秘密,结果导致贫困生不愿意被人知道的隐私被广泛传播,其在社交身份自然被打下“贫困”的烙印,被贴上这种“标签”后的贫困生,往往心情沉重并表现自卑,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变得更加不合群,不快乐。

四、高校贫困生“贫困心理”干预体系建设

研究认为,仅靠经济扶贫的方法难以有效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事实上,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高校扶贫工作首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在资助过程中遵循贫困生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建立一个包含对优化和加强贫困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内容、对社会捐助者的资助方式进行科学改进、重视贫困生的情感和人格需求以及树立和宏扬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等多管齐下的干预体系,工作的核心目标应该是有效防止“经济贫困生”向“心理贫困生”的转化,才能使高校贫困生问题最终得到科学解决。

1.优化高校贫困生心理辅导工作

目前,在大多数高校,贫困生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经济扶贫的方式来解决,相对而言,对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研究和重视不足,造成高校贫困生工作未能在根本上获得突破。心理贫困对大学生成长造成的人格损害要远胜经济贫困,使贫困大学生在心理上“脱贫致富”,克服“人穷志短”的不正常心态,优化贫困生心理干预和管理方法至关重要。也就是说,贫困生管理工作不能限于经济扶贫,而应重视对他们的心理照应。

对于高校学生管理部门来说,使贫困生建立起成熟型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有效的心理救助方法。如组织心理学教师和心理咨询中心人员等对学生进行心理防御机制建设的教育,使学生掌握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及相关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解决实际的心理压力。同时,高校的学工人员和心理教师应该加强对贫困生科学心理辅导方法研究与运用,帮助贫困生在相似群体中缓解压力、互相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引导贫困大学生积极成熟的应对心理问题,提高自尊水平,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贫困生问题不仅是物质问题,更是精神问题。对于贫困生,通过经济资助可能会解决贫困生求学上的物质需求,但不可能解决解决因贫困产生的其他心理问题。因此,在经济帮助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的进行精神解困,避免贫困生成为经济和思想上的“双困生”。高校应定期为贫困生进行心理测试和观察,作为资助体系实施效果的重要参考。

2.重视社会支持体系的情感援助功能

在许多人看来,贫困生社会支持体系就是“经济扶贫”,这种对扶贫工作的粗浅理解已被证明是不完整的,社会支持在一般人看来就是社会机构对贫困大学生经济救助而已,其实它还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理解和社会认同等情感内容。虽然争取捐款和发放救助是贫困生社会支持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在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发挥社会支持体系的情感援助功能,使他们在物质上接受经济资助的同时,心理上也同样感觉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使救助方和被救助方在社会责任和社会感激的互动中实现救助工作。良好的社会支持既可满足个体自尊和爱的需要,有利于提高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同时又可以为个体提供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情感安慰,降低个体感受压力的严重程度,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

3.强调资助方式的科学化和人性化

目前,有些高校为有效保护贫困学生的隐私和人性需要,一改以前在扶贫工作中的“阳光操作”方法,对贫困生的资助采用润物细无声的人性化方式即“隐性补助”的操作手法,该方法让学校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让贫困生有尊严地接受经济帮助,体现了对受助者的关怀,维护了受助者的尊严,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因此,期待更多的人性化资助方式运用于我们的高校扶贫工作中。

4.加强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

贫困生生活和心理上的压力来自于他们生活环境,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既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也是非贫困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条件之一。高等学府作为社会先进文化教育的领地,营造一个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校园气氛是其校园建设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有效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由于贫困大学生在内心里希望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能够得到精神上的平等和人格上的尊重,因此,在着力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各种困难时,我们还应重视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强调人格平等,尊重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一方面,必须教育和引导贫困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应增强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决心,以积极的心态接纳别人关心和支持,明白贫困只是暂时的,自觉抵制以贫为耻的不良思想;另一方面,必须重视对非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平等教育,因为人格平等教育对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基本的教育目标。特别是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优越感强,平时又爱吹嘘的学生,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念,使他们明白健康的人格应该是理解、宽容和平等,使贫困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对帮助贫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树立自信心是非常有益的。

虽然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现象的直接根源是家庭经济贫困引起的,但“心理贫困”的引发却和较多的社会因素有关,因此,在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工作上,我们必须多管齐下,必须建立一个与经济资助体系相结合的贫困生“贫困心理”干预体系,为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建卫,刘玉新,李顺.特困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4):261.

[2]孟庆良,马力,全建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调查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1999,(2):27-28.

[3]曲晶.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2007,(3):190.

[4]李翔.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J].重庆社会科学,2007,(1):117-121.

[5]林敬平.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与对策的社会学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7(3):33-36.

[6]刘梦青.论高校“贫困生资助”与隐私权保护[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7,4(3):63-66.

[7]辛勇.贫困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38(10):138-139.

[8]杨宝丽.民办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助”初探[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7,(4):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