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怎样寻找创业机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怎样寻找创业机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一句话这样说:世上并不缺少机会,而是缺少发现机会的眼睛。于是,机会常常被那些具有一双慧眼的人发现并抓住,通过努力,机会变为成功。

相信许多创业者在准备创业时,都想要得到一个好机会,姑且不说得到这个机会是否能转化为成功,但没有机会却连一块成功的敲门砖也没有。因此,怎样发现寻找机会成为首要问题。

机会是一种信息不对称

创业的机会是什么?就是信息不对称。什么是信息不对称?就是同样一个信息,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比如,甲地有某个产品,而乙地没有,有一天你正好在甲地得知这个信息,你想把产品引到乙地,这时你就发现了机会。

从信息到机会需要进行信息对比。信息对比就是发现不同形式的信息。信息的对比有两个因素:一是发现信息不同;二是对信息差异的感受。接触第一次的感受是新鲜的、有差异的,但三个月后、一年后的感受已经被同化了。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非常多,但多数信息不能触动我们的思维,通过对比,可以筛选出能长久触动思维的,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信息。

问题就是机会

经过对比,获得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后,还需要进一步深层次地对信息进行解读,通过解读,从而发现真正的机会。

从得到的信息中发现机会需要具有较强的信息解读能力。信息的解读能力是指:你是否能全方位地认知看待信息,深层次地分析信息。有的人只能看到信息本身,这样就不容易发现机会。有的人能够从一个信息中找出问题并做出更细致、多层次的信息推理,从而就有可能发现机会。

也就是说,问题就是机会。别人的问题是你的机会,你的问题是别人的机会。问题越多,机会越多。

案例1:一位做了几年的啤酒经销商发牢骚,说生意越来越难做。他抱怨说,有些饭店,白天送货不要,晚上不送货了又打电话要求送货,烦死人。而另一名刚开始创业的啤酒经销商则说生意很好做,因为夜生活越来越丰富,晚上啤酒消费量很大。他刚开始创业,没有稳定的客户,白天送货没人要,就专门做别人不愿意做的晚上送货的生意,慢慢地,那些客户觉得他的服务不错,把白天送货的生意也交给他了。

晚上送货,有人认为是问题,有人认为是机会。已经创业成功的人,认为客户越来越难伺候;而新的经销商则认为这是创业的机会。

同样一件事,一人看到了问题,另一个人看到了机会。问题与机会其实是同一件事。

案例2:有一位做酒水销售的创业者,起步资金只有5万元。开始创业时,面临两难境地——找大厂家,大厂家早已有商;找小厂家,小厂家给的支持力度又不够。后来,他发现一个现象:有些商做大后,与厂家发生矛盾。比如,厂家重点推的产品,经销商不愿意主推,于是厂商产生矛盾。经过分析后,他专门寻找经销商眼里的“鸡肋产品”(即厂家压力大,但经销商视为鸡肋的边缘化产品)。把大商不愿做的鸡肋产品拿过来,对商来说是卸下包袱,对厂家来说,多了销售渠道,皆大欢喜。

当这名经销商把鸡肋产品做成功后,厂家觉得鸡肋产品他都能够做成功,其它产品也能够做得很好,于是,干脆把所有产品都交给他做。就这样,一个规模很小,资金不足的经销商,竟然一个一个拿下了大厂家的权。

同样一个产品,在别的经销商眼里是“鸡肋”,是边缘化产品,在另一名创业者眼里是创业的机会。

问题与机会,其实是同一件事。

案例3:农资产品很难做,因为赊销很严重,货款回收很困难。但有一位聪明的经销商却从中发现了难得的机会——因为别人在做赊销,说明农民手中的钱没有给对手,恰恰说明农民手中的钱更多。并且农资销售淡旺季很明显,旺季缺钱,淡季反而不缺钱。别人做赊销,恰恰给了他收预付款的机会。他把别的经销商赊销给农民的钱在淡季当预付款收回来,旺季供货,一次收取的预付款就相当于上年的销量。

同样,这个思路也把别人的问题当成机会操作。

同样的事情,有人看到机会,有人看到问题。这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对于价格高,有人说价格没优势;对于价格低,有人说便宜无好货;对于价格中等,有人说高不成低不就。这就是典型的问题导向思维,无论怎么看都是问题。

相反,对于价格高,有人说这是附加值;对于价格低,有人说这是价格优势;对于价格中等,有人说这是上下通吃。这就是典型的机会导向思维,无论怎么看都是机会。

凡事更多地看到问题,这是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凡事更多地看到机会,这是机会导向的思维方式。成功者往往是机会导向的思维,而普通人更多地是问题导向的思维。

问题就是机会,但发现问题的思维方式是需要训练的。 社会大众遇到问题,本能的反应是发牢骚、泄愤等,我们要有正确的心态和思维面对这些现象,并加以利用。比如,多听顾客的意见、牢骚、投诉等,从中发现机会。

机会存在于大众视野的盲区

只有少数人发现的机会才是创业机会,大众都知道的机会,或者是机会陷阱,或者是趋势。有些机会,当你抓住后,立即有大批人跟进,机会消失了。有些机会,竟然长期无人跟进,至今仍然是用之不尽的机会。发现机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比如,长期以来,涉农行业一直不受公众关注,因为这个行业的门槛较低,机会较多。正因为不受大众关注,而且是一个很大的产业,所以创业机会才较多;正因为创业门槛低,所以创业成功率高。

又比如“都市村庄”和“城乡结合处”这两个特殊市场。企业做营销,要么关注城市市场,要么关注农村市场。“都市村庄”和“城乡结合处”恰恰是这两个市场的边缘,不受关注。正因为不受关注,并且人口密度超高,所以做这两个市场的成功率非常高。

进一步观察发现,这两处地方的老板比例非常高,收入最高的群体既不在城区,也不在农村,而在这两处边缘区域。这两个区域的老板所占比例超过一般人的想像,当然,以小老板居多。媒体和公众一般不关注这两个区域,机会也隐藏在这两个区域。敏锐的商人,发现了隐藏机会的区域,率先一步在这里营销产品,开店,都有不错的收获。

再说一个小案例。几年前,当一个卖老鼠药的老板找到我时,我没有想到这个行业这么赚钱,简直超过我的想象。这个行业本来是个江湖生意的行业,过去是走街串巷叫卖。这个老板发现了这个机会,他想,如果以企业化的方式运作,一定会非常赚钱。很快,这个老板就成了这个行业的老大。后来,媒体报道了两次“毒鼠强”致人死亡的案件,他借机进行了一次媒体公关,导致政府下决心整顿该行业,规范化管理。这时,老板找到我,我也认为是个机会,派一个人到该公司任职,仅仅3个月就迅速在全国市场布局。后来,老板见到我时,告诉我说,过去是与其它品牌竞争,现在其它品牌基本上都消失了,是真货与假货的竞争。

后来,我与朋友们讨论这个问题时说,如果那个老板不来找我们,我们这些读书人可能永远不会发现这个行业有这么大的机会,因为我们的视野没有关注过这些非主流行业。

主流行业是大企业的天下,非主流行业是创业者的天下。就业时,大家都往主流行业走。在那样的行业就业,是“体面”的职业。创业时,非主流行业因为不受关注,反而是创业者的天堂。当然,一些非主流行业,可能因为某人的创业成功而成为未来的主流行业。

好的创业机会,通常在大众视野的盲区,即不为大众所关注。比如,现在的擦鞋修鞋店,最初的形式就是街边擦鞋摊,许多人都有过在这些街边擦鞋摊花一块钱或者二块钱擦过皮鞋的经历,但却没有想到这里也隐藏着机会。直到后来,有人发明了擦鞋机、修鞋机,开起专门为消费者服务的擦鞋店,将洗鞋擦鞋店开遍了全国,人们才开始普遍了解这个非主流的行业,而跟风进入这个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

所以说,好的创业机会,在成功之前通常不为大众关注;在成功之后,通常会受到公众过度关注。

一个领域或一个行业,只要受人关注,就会趋向平均利润。这是因为资本这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

创业项目,如果只是平均利润,是不太适合创业的,创业需要超额利润。超额利润的项目就是在大家关注度不够,竞争不充分的领域。

机会存在于大众视野的盲区。这个观点的方法论价值在于:

第一,当我们寻找机会时,通常要遵循大众思维的反向思维,即大众关注什么,我们就向那些大众不关注的领域或方向思考、寻找。这是一种需要训练或暗示的思考方式,因为多数人的焦点是随着媒体或大众走的。

第二,当我们发现一个创业机会时,我们一定要思考:其他人发现了吗?有多少人发现了这样的机会?如果发现这种机会的人较多,那么,可能就不是机会。马云创办阿里巴巴时,多数人认为他是个疯子。这说明,这样的机会只有马云发现了,其他人没有发现。等到马云成功了,大家认为这是个机会时,其实已经不是最好的机会了。

第三,发现创业机会,要多往自己不常关注的领域走,越是大众不熟悉的领域,越是大众不屑的领域,隐藏着越多的机会。

第四,一旦其他人发现机会成功了,最好不要跟风。实在要跟风,也要选择最佳时机。只要大众跟风,机会就消失了,留下的是竞争或者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