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调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调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以西南林业大学156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学习动机类型,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使用频率最高的学习策略是补偿策略,而且大多数学生的动机类型为工具型动机。另一方面,融入型动机与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会策略等六个学习策略高度相关,努力程度与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等四个策略相关。

关键词:学习策略 学习动机 相关性分析

研究项目:西南林业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英语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

1 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以学生为中心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背景下,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得到了广泛重视,其中一个重要领域便是学习策略的研究。Rubin发现成功的外语学习者在心理特征和学习方法(如交际策略,社交策略和认知策略)上有着显著的相似之处。Oxford将学习策略划分为六类,即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Ellis认为,学习者个人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共同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或学习策略,进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成绩。反过来,学习者学习情况也影响他们的策略行为。因此,学习策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释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而且对二语的教和学及其理论形成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在语言学习诸多内部因素中,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就是学习动机,即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愿望和推动力,它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Gardner与Lambert把外语学习动机归纳为两种类型,即“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前者指了解和融入目的语文化;后者指用语言做工具达到某个实际目的。Gardner将动机划分为动机强度、学习语言的愿望、对语言学习的态度等三个成份。在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相关性研究方面,Oxford与Nyikos认为,学习动机的强度是影响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的最重要的因素。尽管目前有关语言学习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研究者也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许多探讨。但是,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类型,及其对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的影响程度都有待进一步探索。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综合探讨这类英语学习者学习动机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的影响,以便为我国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策略训练和外语教学提供启示。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参加本项调查的受试者是西南林业大学本科生,共156名同学,其中男生68名,女生88名。

2.2 测量工具

学习策略量表问卷采用Oxford编制的语言学习策略表(SILL)。该量表包括6个分量表,分别测量6类语言学习策略:(1)记忆策略,9个项目;(2)认知策略,14个项目;(3)补偿策略,6个项目;(4)元认知策略,9个项目;(5)情感策略,6个项目;(6)社交策略,6个项目,共50个项目。受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Likert五级量表上评价每一项陈述适合自己的程度。所有问题都被译成中文,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0.907。

学习动机量表问卷分为工具型动机、融入型动机和努力程度三个方面,共32个题目,其中工具型动机含有11个项目,融入型动机包括10个项目,而努力程度由 11个项目组成。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0.801。

2.3 数据处理方法

问卷数据利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分析。统计分析分三步进行:(1)通过运用描述统计和T检验,了解大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2)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检查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3)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检验学习动机对学习策略产生的影响力。

3 结果分析

3.1 英语学习策略选择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居于中等程度范围,除社交策略(mean=2.45)外,其他策略的平均数均在2.9与3.3之间(表1)。学生最经常使用的学习策略是补偿策略(mean=3.23),接下来依次为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认知策略、记忆策略和社交策略。在记忆策略中,大多数学习者利用单词的音和形以及详细复习帮助记忆。在认知策略中,大多数被调查者会通过反复地读或写来加强记忆。相反,他们较少通过运用或者输入、输出策略来学习英语。

3.2 学习动机类型

被调查者的英语学习动机居于中等程度,但是更倾向于工具型动机(mean=3.35,表2)。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工具型动机显著高于融入型动机(t=5.33,sig.=0.00;表3)。相当一部分学生把英语当作一种交流工具,学习英语是为了提高个人的竞争力或是为了谋求个人发展。同时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也认识到英语作为一项技能的重要性。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是出于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歌曲、电影等方面的喜爱。在努力程度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英语,花时间积累单词,尽力弄懂不明白的英语问题。但是,学生大多表示不愿参加和英语口语有关的活动,这也影响到他们使用社交策略的频率。

3.3 学习策略和动机的相关性

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融入型动机、努力程度和学习策略各分项均呈显著正相关,工具型动机和英语学习策略的相关度较低(表4)。学习动机的类型影响了学习策略的选择,为了了解英语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策略的解释力,以工具型动机、融入型动机和努力程度为预测变量,分别对学习策略的六个分项进行了回归分析(表5)。对于记忆策略,三种学习动机能联合预测记忆策略变异程度的22%;其中融入型动机和努力程度的回归系数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尤以努力程度的解释力最高。融入型动机和努力程度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值,说明学生的融入型动机和努力程度越高时,可预测学生使用的记忆策略越多。对于认知策略,三种动机能够解释认知策略变异程度的31%。与记忆策略的情况相似,融入型动机和努力程度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值且达到显著性水平,并以融入型动机的解释力最高。对于补偿策略,三种动机解释补偿策略变异程度的17%;只有融入型动机的回归系数为正值达到显著性水平,能够预测补偿策略。对于元认知策略,三种动机解释元认知策略变异程度的30%;其中融入型动机和努力程度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努力程度的解释力高于融入型动机。对于情感策略,三种动机可以解释情感策略变异程度的21%;融入型动机和努力程度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其中努力程度的解释力最高。对于社交策略,三种动机能够解释社交策略变异程度的20%,只有融入型动机的回归系数为正值达到显著性水平。

4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补偿策略是被试者使用最多的策略,和以前的一些研究结果一致。学生通常利用常识、逻辑和已知信息想象和预测结果, 以弥补信息缺损。在词汇、语法方面的欠缺是他们更多地使用这一策略的主要原因。元认知策略使用水平位居第二,表明被调查者在学习过程中会主动地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同时他们会通过自我激励和降低焦虑来控制管理情绪。社交策略是被试者使用最少的学习策略,被试者不愿意利用直接或间接等语言手段或非语言手段向其他人求助,表现出他们对自己的英语水平缺乏自信。参试学生不善于利用社交策略,这与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结果相似。这可能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往往不愿意主动表现自己或表露个人情感,学习英语以考试过级和个人发展为主要目的。此外,由于中国学生很难有机会进行英语交流,这势必导致他们忽略社交策略的使用,因为社交策略本身并不会对学习过程产生影响,而只给学习者提供语言实践的环境和机会。

在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的相关性方面,融入型动机和努力程度可以预测大部分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其中,融入型动机尤为重要,能预测全部六种学习策略的使用。努力程度能预测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这四种策略。工具型动机仅能预测补偿策略。从解释程度来看,融入型动机对英语学习策略解释力最高。即学生对英语语言和文化越感兴趣,越会较多使用英语学习策略。Ellis认为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之间能够相互影响。因此,要促进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可以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着手,特别是融入型动机和努力程度。

5 教学启示

学习策略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的是策略的运用是否得当。而学习动机则是影响学习策略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发现,融入型动机和努力程度对学习策略的预测能力最强。然而,绝大部分学生都持工具型动机,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成效,应该首先培养大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英语和英语文化的内在兴趣,培养学生持久、深刻的学习动机。同时,学生过多依赖补偿策略,缺乏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和技巧,这也成为他们学习的一大障碍。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必要了解各种学习策略,并懂得适时运用,发展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来帮助提高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Dulay H.C, Burt, M. K,Krashen. Language Two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2]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3]Gardner, R. C.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M]. Edward Arnold, London,1985.

[4]Gardner, R. C.,Lambert, W. E.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Rowley, MA: Newbury House,1972.

[5]Goh C. , P. F. Kwah. Chinese ESL students’learning strategies: A look at frequency, proficiencyand gender [J]. Hong Kong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97,(2): 39-53.

[6]O’Malley J. M,A. U. Chamot.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Cambridge: CUP,1990.

[7]Oxford, R.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1990.

[8]Oxford, R. L.,M. Nyikos. Variables affecting choic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by university students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9.73

[9]Rubin, J. What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 Can Teach Us [J]. TESOL Quarterly, 1975.9

[10]李炯英.中国学生二语学习策略的观念与运用[J].外语教学,2002.1

[11]司建国,贺梦依.中国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J].国外外语教学,2005.1

[1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13]朱定逸.高职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