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疆羊肉的五种做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疆地域辽阔,三山夹两盆是对南北疆地形地貌的形象化概括。无论高山还是谷地,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羊的身影,无论游牧民族,还是农耕民族,习惯上都把养羊作为一种历史传统继承下来,多则规模成群,少则三五只圈养,庭院里没有羊,仿佛生活缺少了阳光。
由于草场具有多样性,不管南疆还是北疆,无论牧区还是农区,新疆的羊群就这样繁衍生息,日益壮大,关键是肉质鲜美,壮而不腻,精而有味,肥瘦搭配,红白相间,怎么做都能行,怎么吃都不厌。新疆羊肉之鲜美和新疆大美的山川不无关系,受惠于新特的气候条件,如果你走进一个哈萨克毡房,抑或是一座蒙古包,主人一定告会诉你:我们的羊走的黄金道,吃的中草药,喝的矿泉水,味道不好才怪呢。
尤其在一些荒漠地带,土地碱化程度高,因而草中富含碱性,虽说草不是那么旺盛,低低矮矮地贴着地皮生长,但是这种草羊吃多了,肉质就大不一样了,最主要的一点:看着色泽鲜亮,闻着没有膻味,吃着沁人心脾,想着回味无穷。而且羊还按时补充一些饲料,油渣和玉米是最常见的,油渣是榨油剩余残留物,一块一块的,掰碎扔进羊槽,羊吃着膘情看好,玉米煮熟了再喂,而且拌有食盐,羊吃着四肢添力,肉味道自然也没得说。
情迷新疆烤肉
早些年,旅游还没有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每到盛夏季节,人们就到附近某一个山沟,支上一口大铁锅做抓饭,或是清炖羊肉,凡事自己动手,等忙得差不多了,肚子也饿了,就着简单几样凉拌菜,先吃肉,再喝酒,景色没有看上几眼,醉醺醺,晕乎乎就回来了。到了家女人孩子就奚落,说那么好吃的羊肉,本想多吃几口,一闻都是酒味,还让人怎么吃啊。
后来有了经验,让女人孩子单独坐,事先还带了烤肉炉子,自己穿自己烤。有的孩子就学着卖烤肉的巴郎子,一根棍子上扎一块硬纸壳,一边烤,一边快速转动,硬纸壳就像风扇一样,煽得炉火旺盛,于是烤肉槽子飘起一股蓝色烟雾,随之诱人的香味,直往人的鼻孔钻。就听孩子高声喊:“烤肉熟了,香喷喷,美滋滋,一串一块钱,快来买呀!”
有一个南方朋友,情迷新疆烤肉,无论是烧烤肉,还是炒烤肉,要么一二十串,要么一盘子包圆,而且入了门道,变换着花样吃烤肉。先来精肉的,再来羊心和羊肝,尤其迷恋羊腰子,一次就是好几个,说是哪里找这样好的纯天然大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能吃一口是一口。如果吃炒烤肉,一定要配搭上一盘黄面,上面再放些黄瓜和香菜,肉红、面黄、菜绿,自鸣得意的样子,完全就像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
更有意思的是,这位南方朋友过上一段时间,就要发一条短信过来,短信比较长,需要分段接受,内容全部和烤肉有关,不是说他去过的那一家烤肉店还在么,味道还那么馋人么,就是说盼着早一天再来新疆,要不然就好像害了相思病,整天无精打采。最绝的是,他竟然突发奇想,说我回复短信的时候,要是把烤肉的滋味也一起发过去,那真是太好了。
原汁原味的清水炖羊肉
现如今农家乐和牧家乐,雨后春笋一样应运而生,白色毡房像蘑菇,盛开在每一个沟谷。蓝白相间,或者红顶黄墙的一排排房子,纷纷打出最正宗和原生态的旗号,提供包括游、吃、住的一条龙服务。只要事先告诉几个人,订餐标准和那一种吃法,你就放心去徒步看风景,到了约定时间返回,一切准备完备。或是清炖羊肉,或是肉和杂碎一锅煮,或是以家常菜为主,间或一盘烧羊排,总感觉比城里的还要地道,究其原因,一是山里的水质好,喝了开胃。二是行进在如诗如画的天地,仿佛一个天然大氧吧,心情豁然开朗,就想着多吃几口。第三方面最关键,羊肉是现场看着宰好的,要颜色有颜色,肥瘦刚好,大小适中,山水清炖,原汁原味,哪里去找这样的美味佳肴。
清水炖羊肉,先将宰好的羊依顺序剔了,头蹄和杂碎分出来,若需要一锅炖,就拿去洗了涮了,和羊肉一起煮。要是单独做,羊肉一种做法,杂碎另一种做法,各有各的味道。
所谓原汁原味,就是锅里除了一把盐,几乎不放其他任何佐料。有些人老是抱怨煮不好羊肉,一是火候掌握不好,二是缺乏技巧。我的经验是,首先剔肉要有水平,就像庖丁解牛一样,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官知止而神欲行。否则尽是骨头渣子,影响肉汤的质量不说,吃肉或许还扎嘴呢。说火候,就是不能大火,锅刚一上灶,水就沸腾,时间不长肉就老了。必须先小火,再调大,循序渐进,然后就是及时清理掉血沫子,最好用专门的灶滤,一次清不完,反复循环,直到肉汤里不见残留物,肉汤清亮又好看,才算是煮肉成功,要不然,肉汤看着黑乌乌,肉也失去了光泽,味道就逊色不少。
有的人喜欢吃肉,有的人更喜欢喝肉汤,尤其是鲜亮白净的肉汤,上面漂一层细小的油花,简直就是挡不住的诱惑,如果上面再撒一点葱花,或者点缀少许香菜,谁都忍不住要喝一碗,特别是冬天,刚干完活回到家,吃完羊肉再喝汤,而且还是就着热气腾腾的农家烤馕,真叫一个过瘾。
讲究的手抓肉
以前在县上工作,经常到南山哈萨克族朋友家做客,盘腿坐在炕上,一干人先围着达斯特汗喝奶茶,吃包尔萨克。 等坐麻了腿出去转上一圈,肉也基本上熟透了。
一盘肉端上来,摆在尊贵的客人面前,上面还有一个羊头。客人尊敬不如从命,接过刀子,拿起羊头开始削肉,羊脸上的肉送给长者,算是有头有脸,羊耳朵送给小字辈,寓意着好好听话,随后再把羊头还给主人,表示有福同享。
如果是现宰一只羊,主人事先会把那只羊拉进毡房,然后举行一个简单仪式,哈萨克语叫巴塔,意为祷告和祈福,皆有长辈或客人完成,祝福语中充满哲理和文学色彩,实则就是一首感人的赞美诗。
同样,盛在盘子里的羊肉,也是很有讲究的,根据客人的不同年龄和辈分,也必须用不同部位的羊肉来招待。有一次酒喝得起兴,一位上了岁数的哈萨克族朋友,一边与我碰杯,一边如数家珍一样给我讲:“老艾你很清楚,羊头只有一个,但其他6个部位却都是双的!”我就说“‘江巴斯’算一个,‘开里吉里克’也算一个!”“江巴斯”是臀部,意为生命之源,就像江布拉克和“苏巴什”,都有源流之意。“开里吉里克”则是前腿掀板骨,有的人吃掀板骨肉之后,还用刀子根据其纹理将其割开,一问才知道看来年光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