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出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问题是教学的基本要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既定的观点转化为问题,以形成学生学习的动因,促进其思考,强化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激发创造性思维,进而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 中专学生 数学课堂教学 提出问题 设置问题 创新意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维的本质特征是它的探索精神,而“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和动力,“发明创造”反过来为数学提供更为丰富的“问题”,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巧妙地提出问题呢?
一、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
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学习的基础,可能存在的问题。其次,教师要钻研教材,了解其中定理、公式的背景,本来面目,发现过程,等等。最后,教师应围绕目标精心设置问题。
教师设计问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当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疑,步步深入。要根据学生不同基础,不同智力水平决定问题的深度和梯度。
(二)问题应当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探索性。教师的提问要风趣、灵活、有启发性,有利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我在讲授《立体几何》中二面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一节时,首先从二面角的定义入手进行提问:什么叫做二面角呢?如果让学生看现成的二面角,是不易理解掌握其特点的。于是我要求学生先自己动手做出二面角的图形来。这时学生兴趣盎然,每个人都积极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硬纸,将硬纸对折后所成的图形就是一个二面角,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二面角的特点,说出具体定义,并启发学生举出生活中一些二面角的例子:如打开的课本、教室的墙壁与地板、河岸的堤坝与水平面,等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问题引向深入:如何度量这些二面角的大小呢?当然要用二面角的平面角去度量。提问:什么样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呢?继续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先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再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学生全神贯注,他们像表演魔术似的折来画去,顷刻间一个个优美的二面角的平面角跃然纸上。接着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图依据自觉地归纳定义,深化了所学内容。这样的提问显然比直接说出概念的效果要好得多,有助于学生反思“实验”的局限性和必要性,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问题应具有开放性和可发展性。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多种变式,也可以引申出系列问题,选题应注意进行“一题多解”、“一解多题”、“推广引申”等。
(四)问题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最能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理论联系实际的体验,而且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数学的魅力。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多创设问题,并鼓励学生自己通过社会实践提出实际问题,供大家研究。
二、广开提问题的途径,多方位、多角度地提出问题
如利用教材前后联系提出问题;利用教材中某些知识的背景提炼出问题引入新课;利用教材中“同理可解”,“类似可作”、“为什么”等提出“怎样解”、“如何作”。在概念叙述中有意埋伏或遗漏某些重要字句,让学生辩误、探究;解题中在易错之处有意出错,自行发现并纠错;提供数学模型(包括图形)、数学素材让学生组织成数学问题,等等,以此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和创新性。
三、教师要教会学生提“问题”的方法
对于中专学生来说,提“问题”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初始阶段,老师要言传身教,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提问题,例如可以提教材中不易看懂的问题,也可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与教材相关的开放性问题,或提出问题解决中的问题,等等。提“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否定(改变)条件总结结论,结论条件互换提问题,还有批判质疑、类比、归纳、猜想提问题等。一旦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提出问题,那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便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教师的主导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学生的主体之中了。
四、巧设“陷阱”,把学生放到探知逆境中锻炼
教师要有意让自己置于探知逆境,引导学生质疑解难,让学生看到自己是怎样从困境中挣脱出来的。也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弱点,巧设“陷阱”,再诱导学生在“自查自检”中挣扎出来,把学生放到逆境中去锻炼。比如:学生在学习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之后,在运用其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对于底数a>1和0a1更能重视性质,正确把握性质,敏锐思考,得出正确结论0a1。这样使教学效果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五、教师要有意疏漏破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课堂上教师不要一言堂,要把学生推上解决问题的前台,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在问题解决的教与学中,教师不要总是“拨乱反正”,把自己认为正确、理想的解法直接告诉学生,可有意露出破绽,让学生攻击;也可以面对学生的问题自己做出无能为力的样子让学生来解决;甚至有时教师可以说出自己看不懂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自己来介绍他的杰作,让大家来鉴赏、评论,让学生充分开展观察、归纳、联想或猜想等活动。学生从同一来源就会产生出为数众多的信息输出,会产生各种“念头”,表现出思维的发散性,这样学生在思维水平全面提高的同时,思维的品质也会得到提高。
总之,提出问题是数学“问题创新”的关键环节,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也许仅仅是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通过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提出问题”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教学相长。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