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学校生源流失分析与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前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状就是农村学校生源流失现象严重,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地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也直接影响了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全方位发展的瓶颈。在这个问题的背后,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以及城市学校的生源争夺是导致农村学校生源流失的主要原因。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在农村地区教学经验和工作总结,分析了上述相关原因,并据此在所在学校进行对策研究,最终使得这一状况在现有条件下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生源流失 教学条件 教学水平 个人原因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53-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不断进步,特别是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精力不断加大,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农村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虽然近些年农村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教学水平日益提高,但是和城市学校教育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农村学校生源的流失日益严重,学校的发展逐渐陷入生源困境。本文首先给出作者所在学校近几年学生流失的统计数据,并对此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据此,得出生源流失原因及提出相关措施,根据相关措施的施行,生源流失现象明显改善。
一、生源流失现象严重
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关乎农村学生的个人发展,关乎我国教育综合实力,关乎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办好农村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地区平均生活水平、为国家各行各业提供后备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各地农村地区几乎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学生生源流失严重。
2009年,吉林省榆树市土桥镇十四户中学,根据本地小学毕业情况,应报道人数为167人,然而实际开学报到人数为126人,有41名应到学生流失,去了城市中学就读;2010年,该中学应报到人数为168人,实际报道人数为 119 人,有 49名应到学生去城市中学就读;2011年,该中学应报道人数为149人,实际报道人数为 89 人,有 60名应到学生流失去了市里中学就读,这一数字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城市化步调不断加快,城乡之间差距日益加大,一系列问题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生源流失原因
(一)教学条件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为了改善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差的情况,学校大量投入,增添新的桌椅等基础设施等,但是、图书馆书籍资料严重不足且陈旧,校舍、教学仪器实验室等资源仍严重不足,缺乏音体美等相关设备,这满足不了学生做实验、查资料的要求以及老师教学时的相关要求。可见,基础设施的配备不足,制约着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制约着学校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这是由于农村经济上的落后,而直接导致的制约结果。所以很多学生就会选择去市里追求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的学校接受教育。
(二)农民对优质教学条件及升学率的需求
再苦不能苦教育。一些家长认为城市里的教学水平高,认为城市里的学生接受的教育要比农村教育好很多,因此就宁可舍近求远,在诸多困难因素的情况下还将自己的孩子送去市里的学校念书;同时,在教育意识普遍提高的今天,一些家长也萌生了名校意识。看到城市里的升学率和考入重点高中的比率很高,不经过理性分析,就义无返顾地将孩子送去读书。
(三)学生个人原因
随着现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信息的日益普及和多样化,城市中的激烈竞争和攀比意识也出现在农村学生当中。很多学生除了在衣食方面开始攀比外,也不顾及家庭的经济因素和父母承受的经济压力,而竞相要求去城市里读高中,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很多学生憧憬城市的学校,并非为了真的认为城市教育优于农村教育,只是为了和自己的同学相比,更有炫耀和攀比的资本。
三、相关对策研究
(一)提高学校基础设施配备
学校的基础设施从某种方面来讲关乎着一个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综合水平。首先,针对学校基础设施配备不足,基础教学条件低下的情况下,学校在政府投入为主,多方面、多渠道筹措经费,增添基础设施配备,添加了图书馆、实验室等基础条件并重新修建了体育场;同时,修建了新的宿舍,改善了学生的食宿条件。这样就使得家长可以放心地让学生去读书,享受优质的义务教育。
(二)提高教学水平,加大重点中学升学率
教学水平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的集中体现,其中的重要因素就是师资力量。因此,首先,除了继续重点强化数学、语文、物理、化学、英语等教学科目外,加强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次,运用名校远程教育的方式,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再次,吸收一部分新鲜老师加入到学校的教学队伍中来。新老师的加入,带来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这丰富了学校教学,开阔了老师的视野,通过老师间的相互交流,启发了老师在实际与学生接触中,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特色教育的方法,这充分实现了老师的个人价值,也提高了农村学校的发展水平,也大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升学率。升学率是家长考虑送子女上市里读书的主要原因,它的提高,使得家长对农村的学校的信任度增加,而不再舍近求远。
(三)加强学校与家长、同学间的沟通
农村学校针对家长、同学所考虑和担忧的因素,除了在积极改善各种教学设施、提升教学水平外,还加大和家长、同学之间的沟通。详细为其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力,介绍学校的优势所在,同时认真分析农村家庭具体情况,通过实际行动和理念宣传,使家长愿意将子女留在本地学校读书。
另外,对于部分毕业生不愿意继续深造以及成绩较低无法进入理想高中就读的情况,学校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积极联系职业高中,使得学生可以学到一技之长。
四、结语
通过以上一些列措施的积极实施和家长、学生的努力配合,2012年应招收人数为123人,而实际报到人数为 80 人,有43人去了市里学校。这同2011年,相比,学生流失现象有了显著提高。
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 国战略,加快 “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重点向农村、 边远贫困、 民族地区倾斜 ,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
我国的农业人口比重很大,农村教育是一个重要问题。农村地区受到经济发展和文化水平因素的制约,因此一个家庭的经济水平无法适应高支出的城市教育模式,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的农村学校最能体恤民众,缓解农村学生家里的压力。同时,随着农村学校各方面的不断改善,它有能力也有实力为农村学生带来优质的教育,满足学生的求学要求。可见,从我国正处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农村学校应当存在并将长期存在下去,以服务于农村,服务于国家,服务于包括农村人民在内的广大人民。因此,努力维持农村学校的正常发展,加大农村人才培养,是利国利民、国家长治久安、农村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