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主流财务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其剖析和批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虽然主流财务理论体系完整,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无法解释现有的和不断新出现的财务现象,必须建立新的财务理论,超越、发展和完善主流财务理论
财务理论是上世纪初从微观经济学中分离出来的,财务理论的每一项重大发明与和突破,无一不清晰地显现出经济学发展的轨迹。因此,尽管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只有从经济学视角,才能认识清楚财务问题。
提出的问题来自于实践的困惑,主要有:第一,企业界至今不清楚财务管理的外延,更不知道企业涉“财”工作应该叫财务管理,还是会计管理;更有甚者,企业很多工作,例如:风险管理、控制权安排、预算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等,虽和“财”有关系,但无法归集到财务管理或会计管理。第二,理论界对财务和会计虽有明确划分,但对二者的包含或并列关系以及起点的研究分歧很大,以至财务和会计教育严重脱离现实。第三,主流财务理论研究现金运动及现金运动背后体现的关系,但我们只看到现金运动,并没有,也无法看清现金运动背后复杂的关系。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作为经济理论,必须能够解释经济现象。虽然主流财务理论体系完整,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无法解释已有的和不断新出现的财务现象,必须建立新的财务理论,超越、发展和完善主流财务理论。
一、主流财务理论的研究现状
现代企业财务理论从19世纪末期以来,已有百年历史;尤其是近五十年,各种学说层出不穷。但是,纵观世界财务管理,只有两大理论体系:一是以美国财务管理为代表的适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二是以中国财务管理为代表的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以此为据,分析两大体系的研究现状。
(一)西方财务理论研究现状
20世纪以前,公司财务学一直被认为是微观经济理论的应用科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直到1897年,托马斯・格林纳(Thomas・I・Greene)出版了《公司财务》后,公司财务学才逐渐从微观经济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此时,财务的内容包括信用工具、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西方财务理论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随着股份制公司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经济危机的爆发;财务研究始终围绕融资、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内部控制及防范资金风险等展开。这一阶段的财务理论主要有:早期资本结构理论,股利相关论以及随机游走假说等。
2.20世纪60年代。这一阶段是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通货膨胀最为严重的时期。财务研究突破了单纯资金研究,向利益管理、资本预算、投资管理以及对付通货膨胀、利用各种数学模型解决复杂财务问题方面发展。这一阶段的财务理论主要有:有效市场假设的发展,投资组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股利政策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等。
3.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一阶段由于交通、通讯和计算机及网络的革命,市场竞争国际化,市场风险急剧增大;财务研究注重不确定性,风险管理、预测和决策,朝着国际化、精确化、电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这一阶段的财务理论主要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检验,套利定价理论的验证,资本结构理论的深化,新股利理论的发展,鞅途径研究方法的应用以及新制度经济学在财务理论中的运用。
纵观西方财务理论发展历程,其内容轨迹非常明显,即从现金出发,围绕现金筹措、使用效率提高及风险控制,逐步发展到资本市场等相关内容;同时,也从现金逐步延伸到参与企业管理过程、权益维护等。这种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逐步发展财务理论的过程,对中国财务理论建设非常有启发。
(二)中国财务理论研究现状
中国财务理论研究继承了苏联模式,受其影响,逻辑起点是认识财务本质。在苏联“货币收支活动论”和“货币关系说”的影响下,中国主流财务理论的各种学说,大体都与资金有关。主要有:
1.资金运动论、资金关系论。基本论点是:企业财务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体现着企业同各个方面的经济关系,即财务关系;企业资金运动论的内容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收入和分配;要透过资金运动的现象,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2.资金运动论。其基本论点是:社会主义财务的本质是企业、事业和行政等单位微观经济活动中价值运动的一种形式,它体现着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企业再生产过程,不仅在实物形态上表现为物资运动,还在价值形态上表现为资金运动,即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收入和分配。前者是经济现象,后者是从经济现象中分离出来的财务现象。
3.货币关系论、货币资金运动论。其基本论点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同各个方面的经济关系,都离不开价值的货币形式,表现为货币运动的过程,通过货币运动过程,使商品生产者同各方面形成了货币关系。企业资金运动是企业财务的现象,而由资金运动所体现的货币关系则是企业财务的本质。
4.资金分配论。其基本论点是:企业财务的逻辑结论应该是,企业为实现其生产职能,在社会主义国家组织经济职能作用下,对生产要素分配和生产成果实现及其分配所形成的分配关系体系。企业财务活动包括企业筹资、企业投资和企业收益分配三个基本方面。
5.本金投入收益论。其基本观点是:国民经济中的资金按经济性质可划分为本金与基金。本金是各类经济组织与个人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垫支的资金;基金是国家行政组织与非企业化事业单位为实现其职能而筹集和运用的专项资金;本金的管理主体是各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与个人,基金的管理主体是社会行政单位与事业管理单位。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投资、耗资、收入、分配,前三项可以概括为本金的投入,后两项可概括为本金的收益。财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种本金的投入与收益活动,并形成特定的经济关系。
6.财权流论。其基本观点是: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对资金运动的管理,而是借助于资金运动管理实现产权管理,是价值与权利的结合。价值是从财务活动的现象或从物质流中抽象出来的带本质的东西,而支配这一价值的“权力”则是隐藏在“价值”背后更为抽象的本质力量。
7.资金配置论。其基本观点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源配置的过程就是企业经济活动,并表现为两种形态,即使用价值的生产与交换,价值的创造、实现和分配。价值表现为企业运用货币计量实现资源配置的过程,这是财务活动领域。资金运动是财务及管理的对象,货币收支是理财的基本手段。企业资金配置活动分为资金的估量、筹集、使用、分配、投放五个基本环节。企业财务直观地看法表现为企业的资金运动,本质上看指的是企业资金运动中所形成的利益关系,简称财务关系。
8.利益相关者论。其基本观点是:财务是一个企业的中枢神经,是各种利益关系集中的焦点。财务性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通过财务性权利和责任的明确,均衡各契约主体即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关系,以最大限度地协调和化解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冲突。财务作为企业合约的组成内容,其本身的性质就是一种以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权利和责任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制度安排与运作。
纵观中国财务理论发展历程,主流财务理论的基本研究对象应该是企业资金的运作过程,具体表现为资金的筹措、资金的投放、利润的分配,以营运资金管理为核心的日常财务管理,以及诸如通货膨胀财务管理等各种派生形态的资金运作问题,非主流财务理论直到21世纪初才逐步提出。
(一)主流财务理论剖析
任何财务理论都有着经济理论作为支撑。虽然中国主流财务理论没有明确其建立在某种经济理论之上,虽然中国主流财务理论主要从管理学出发,虽然中国主流财务理论更加注重技术性、操作性、工具性;但从其理论逻辑来看,主要还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之上。下面,我们来分析主流财务理论形成逻辑。
1.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经济学总是离不开一些基本的假设前提,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主要是:第一,稀缺性假设。稀缺性就是不论人们怎样努力,所能获取的资源总不能完全满足他的需要。正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节约才成为必要,才产生了如何有效配置和利用资源这个基本的经济问题,也才有了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几乎所有的经济学派别都把资源稀缺性作为最基本的前提假设,绝大多数经济学理论实际上都是以稀缺性存在为前提的。第二,人是理性的假设。此假设就是指人在经济生活中总是受利已的动机所驱使,在做出一项经济决策时,总是深思熟虑地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或趋利避害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各种可能的机会、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权衡比较,优化选择,以便找出一个方案。这个方案能够使他耗费一定的劳动或金钱,给自己带来最大限度的利益。第三,市场完全竞争假设。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里,购买者和销售者在数量上均相当多,从而确保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有力量能单独地决定市场价格;购买者与销售者是市场价格接受者,每个人依据各自的环境与目标,在其自利性的行动方向上作出决定。当然,新古典经济学还有一些伴生假设,比如信息完全对称假设、交易费用为零假设等。
2.假设下的企业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学假设下,企业被视为“黑箱”,能够正常运营,不需要任何激励;同时,制度和结构都是既定的。企业的经营过程成为一个标准的生产函数,对稀缺资源和经济效率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价格、价值、供给、需求等技术层面。以P代表产品的价格,以Q代表某个产品的产量,以X1,X2,……,Xn代表为生产该产品而投入的各种要素,以P1,P2,……,Pn代表购买各种要素的价格。企业的生产函数可以表述如下:
Q=f(X1,X2……,Xn)
生产Q的成本开支可以写成:
C=∑Pi・Xi
当产品的市场价格为P时,则利润函数为:
π=P×Q-C=P×f(X1,X2……,Xn)-∑Pi・Xi
即在目标产出水平给定的情况下,要使利润最大,其根本途径就是降低成本,即使生产成本最小。
3.企业理论下的财务理论。企业财务构建于特定的基础之上,企业的不同界定和企业特征的现实变迁都会对企业财务理论构成决定性影响。为此,财务理论核心内容是:
(1)财务理论假设。主流财务理论对假设的研究比较少,其没有引起主流财务学家的足够重视,虽然有一些假设研究,但却是非常凌乱。王化成教授系统地提出了主流财务理论的假设:
第一,理财主体的假设。理财主体假设是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是漫无边际的,而就应限制在每一个经济上和经营上具有独立性的组织之内。理财主体应具备以下特点:①理财主体必须有独立的经济利益;②理财主体必须有独立的经营权和财权;③理财主体一定是法律实体,但法律实体并不一定是理财主体。理财主体假设为正确建立财务管理目标,科学划分权责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是指理财主体是持续存在并且能执行其预计的经济活动,它明确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时间范围。企业可能是持续经营的,也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发生变更甚至终止营业。在不同的条件下,所采用的财务管理原则和财务管理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第三,有效市场假设。有效市场假设是指财务管理所依据的资金市场是健全和有效的;只有在有效市场上,财务管理才能正常运行,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才能建立。有效市场假设是建立财务管理原则,决定筹资方式、投资方式、安排资金结构,确定筹资组合的理论基础;如果市场无效,很多理财方法和财务管理理论都无法建立起来。
第四,资金增值假设。资金增值假设是指通过财务管理人员的合理营运,企业资金的价值可以不断增加,这一假设实际上指明了财务管理存在的现实意义。
第五,理性理财假设。理性理财假设是指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都是理性的理财人员,因而他们的理财行为也是理性的,他们都会在众多的方案中选择最有利的方案。
(2)财务一般模型。主流财务理论没有明确地建立自己的财务理论模型,但大量论述中已经包含了财务一般模型,即财务就是现金运动及现金运动背后的关系;也可以说,财务是现金的函数,即财务=f(现金)。
企业现金运动从股权融资开展,和伴生而来债权融资构成融资性现金流动;随后企业需要支付现金,购买厂房、设备形成生产能力并构成投资性现金流动;再者,生产能力形成后还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创造企业利润及利润分配构成经营性现金流动(H・克鲁斯,1998),整个过程见下图:
(3)财务的外延。主流财务理论的外延是依据财务一般模型在财务管理环境中运用形成的,见下表:
综上所述,主流财务理论的财务外延是融资管理、投资管理、运营资本管理、分配管理等。
(4)财务的目标。从企业理论就可以看出,企业所有的决策都是为了迎合关于投入和产出的相应边际条件,从而使企业化利润最大化,因而,企业和财务的目标必须是企业利润最大化。考虑到现金至尊,更准确地说,企业和财务的目标,应该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可以通过下列公式加以计量:
式中,V代表企业价值;FCFt代表第t年的企业报酬,通常用自由现金流量来表示;i代表与企业风险相适应的贴现率;t代表取得报酬的具体时间;n代表取得报酬的持续时间,在持续经营假设的条件下,n为无穷大。
如果各年的自由现金流量相等,则上式可简化为:
从上式可以看出,企业价值V与FCF成正比,与i成反比。在i不变时,FCF越大,则企业价值越大;在FCF不变时,i越大,则企业价值越小。i的高低,主要由企业风险的大小来决定,当风险大时,i就高,当风险小时,i就低。也就是说,企业的价值,与预期的报酬成正比,与预期的风险成反正。企业的价值只有在风险和报酬达到比较好的均衡时才能达到最大。
(二)对主流财务理论的批判
主流财务理论固然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但也存在许多致命弱点,以致近年来不断受到严厉的批判。
1.对财务理论假设的批判。由于对新古典经济学假设的批判,也就必然对新古典经济学下企业理论的批判,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财务理论假设自然受到批判;受到批判最多的是“人是理性的假设”或者叫“理性经济人”假设。事实证明,企业财务活动赖以生存环境是非理性的,企业财务行为本身也是非完全理性的、现实的人可能并不是总是自私自利的。其次是对有效市场假设的批判。事实也证明,有效市场理论假设并不存在,垄断竞争理论,不完全竞争理论以及各种非瓦尔拉均衡理论的产生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对财务一般模型的批判。主流财务理论一般模型至少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现金是一种资源,但更是一个计量工具,隐藏在现金运动背后的关系难以看清,即使部分能够看清,但也缺少逻辑联系,是一个孤单的、虚拟的、供人有各种想象的东西,没有运用价值;二是伴随财务活动的不仅仅是现金,还有信息、产生信息的会计活动、企业预算管理,以及控制权安排等,均未在其视角之中;三是现金运动独成系统封闭运行,财务成了“孤家寡人”,只能闭门研究财务技术、财务工程,就财务论财务,而不是参与管理的开放系统,因而财务成为“植物人”而不是“正常人”。
3.对财务外延的批判。由于主流财务理论是研究现金运动以及现金运动产生的关系,造成财务不能对企业交易循环产生反作用力,更不能参与企业资源有限和需求无限矛盾的解决,就连最基本的成本管理、会计管理是否纳入财务范畴,还产生了长久的、激烈的争论,财务理论外延太狭隘。
4.对财务目标的批判。由于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势必导致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轻视,这种轻视一方面反映企业家没有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反映财务没平衡利益冲突,没创造双赢局面,没给企业带来和谐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