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你快乐吗?医生抽样调查显示:六成医生对执业现状不满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你快乐吗?医生抽样调查显示:六成医生对执业现状不满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医生你快乐吗?对自己的执业现状你满意吗?

“快乐”,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感到幸福或满意。可是,随着社会批评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很多类似“茶水发炎”事件引发的诘难,常常让医生感到失望;对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进展缓慢,常常让医生无助;一些流行疾病的发生,常常让医生不知所措……这些问题,无一不在动摇着医生们多年建立起来的战胜疾病、救死扶伤的信心;动摇着医生的价值信念与目标。

让医生快乐起来,这成为管理部门、院方乃至社会都必须重视的一道命题。

《关于中国临床医生自我感知职业满意度现况调查》(注:又名“你快乐吗?”)显示,64%的被调查者不满意自己的执业现状。其中,44%的人表示“不太满意”,20%的人表示“很不满意”。同时,被调查者中,有近一半的医生(49.6%)对待“快乐”的态度是冷漠的,他们选择的是“无所谓快乐不快乐”:近三成医生表示自己在医疗临床工作中并“不快乐”(29.9%);只有两成医生表示自己是“快乐的”(20.5%)。

是什么让医生心灰意冷?又是什么让他们“不快乐”?我们对参与调查的医生进行了随机访问,他们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因为不知道什么是快乐”、“已经麻木了”。

江苏省人民医院高瑞萍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觉得有很多事自己无法改变,有时候仅凭一腔热血也无济于事,渐渐地快乐的感觉也就少了。不过,现在很多不正常的事情看得多了也觉得正常了,所以也就麻木了。”

那么,是什么“无法改变的事实”让这些医生感到如此无奈,乃至失去了感受快乐的能力。

职业:听起来很美

参加此次调查的500名医生中,分别有43%、23%和19%的人认为,导致他们不快乐的主要因素为“从业环境”、“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同时,医生们日常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超负荷的工作量”(40.2%)和“医疗质量压力”(30.896);并且超过一半(52.8%)的人认为“相对比较固化的职称评定制度”也给他们带来了心理负担。

“医生这个职业听起来很美,却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湖北省新华医院许超告诉记者。亦有专家分析,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生存和生活的质量,在追求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服务的同时,人们也希望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医生面对更大的需求,这一形势无形中给临床医生增添了压力。

“我们每天要面对大量的病人,从早上8:00到中午12:00根本没有时间离开座位,还必须回答他们各种各样的问题。”深圳恒生医院超声科医生胡松说,这种超负荷的工作量让他和他的同事对病人已经没有了感觉。而由于他所在的医院三级查房制度不完善,给他带来了医疗质量方面的压力,“上级医生查房是简单的走过场,不能给我们实质性的帮助,出现医疗纠纷完全由自己来承担,所以压力很大。”

同时,相对固化的职称评定制度让医生感到科研的压力总是挥之不去。“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到了30岁、40岁……还要像在学校里的学生一样拼命地学,相较其他行业从业者,他们与我们的学习强度是无法相比的。”徐超说。

劳动:似乎有点廉价

“如果说辛苦的劳动可以换来公平的回报和社会的尊重,体现自己职业的价值,那么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北京安贞医院骨科住院医师王冰说。但事实证明,社会并未给医生带来应有的认同和尊重,医生也表达了他们对目前执业状况的不满。

64%的被调查者不满意自己的执业现状,而使其不满意的最主要因素是“薪酬与回报不相符”,占45.6%:其次,是“不能够得到社会的尊重”,占39%。

对这一结果,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中心副教授王东民表示认同。他分析道:“中国医生和其他国家医生相比,薪酬几乎是最低的。包括一些GDP不足我国10%的国家,医生薪酬都是在各社会阶层中较高的。”“可以说,中国的医生就是第三产业中的廉价劳动力。”

他认为,医生既是具有一定技能的专业人才,又是一个社会人,具有一定的物质需求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然而,现行的体制让医生在承担着高风险和高强度工作的同时,无法得到和产出相匹配的回报,这是极不合理的。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上海红市医学伦理学会会长马强的认可,他认为,现代医生对薪酬的需求,已经达到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最高境界,跨越“生理”、“安全”,进入“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已经达到“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同时认为,现代医生薪酬高低对医生社会地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暗示医生社会职业的重要性,体现受人(包括家人)的尊重程度,以及决定了医生维护自身社会地位的能力。“甚至,薪酬的高低还决定了医生终生学习理念的可能以及医生风险承担责任感、职业稳定(爱岗敬业)精神的发挥。”

医患关系:感觉有些无奈

“其实,做医生挣钱多少都无所谓,只要有医患关系相对和谐的工作环境,我们也许能感到些许快乐。”在中日友好医院任住院医生两年的心内科医学生李楠表示,如果有一个宽松的执业环境,相信医生们在日常临床工作中也能保持愉快的心情。

但事实恰恰相反,医生们感受到的是“不能够得到社会的尊重”。22.4%的医生在每天早晨起床后“不乐意”去医院工作,76.2%的医生面对患者的心情大多数是“平和的”,但也有4%是“厌倦的”。

调查显示,有67.5%的医生“愿意”改变现在的工作环境。改变的方式就是“改行,不再当医生”(70.2%),或者“换一家医院继续当医生”(14.9%)。

被调查者普遍认为,之所以这样,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了解不足有关。患者已经从被动的接受治疗者变成了日益主动的医疗消费者,他们要求得到更为方便、及时和满意的医疗服务。但由于不了解现代医学知识,他们往往对医生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

胡松每天面对30-40个需要检查的患者:“他们对医学知识了解得太少,他们的期望与我们能做到的相差太大。有时候我们会给他们解释疑问,但每天面对20个同样的问题,我们确实没有精力再去解答。”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让胡松对工作,甚至对患者产生了厌倦感。他深深感到现实与理想有着太大差距:“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会觉得这是一个可以为人解除病痛的崇高职业,但毕业后进入临床才发现完全不是这样。”他时时为患者的不理解而感到无奈。

对此,王东民感同身受,他认为医生的这种普遍态度是体制造成的,是整体现状的一个缩影,折射出社会中整个窗口行业工作人员的态度,即

大部分服务人员都是“冷冰冰的”。对于医生而言,他们更尊崇“医生练技术不是靠态度练出来的”,他们认为再平和再友好的态度,都无法替代能够治愈患者的医疗技术。这种“技术至上论”也让医生失去与患者成为朋友的机会,“这与态度有关,也是事业心的问题”。

“医改”:听起来很遥远

美国内科医师协会院士康恩珑博士认为,“快乐的医生”是指:能在医疗实践中得到回报,在更好的医疗结果中获得更高的收入,以及得到来自国家的回报,即赞美和感激。

“现在有危险的时候就把医务人员推向前,捧成白衣天使,但过一段时间后转眼就又变成了白眼狼。”王冰坦言,在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环境下,很多医生在碰到复杂病例的时候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安全,而不是大胆地实施治疗。“我们就和商场的销售人员一样,没有安全感,得不到尊重,更没有职业优越感,所以都只把看病当成是工作而已。”

那么,当前正在进行的医改对改变目前的执业环境能否有所帮助?遗憾的是,66.7%的人对新医改的态度是“无所谓”,只有33.3%的人是充满“希望和愉悦”的。

从医20余年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刘元元对现在的工作整体环境感觉并不满意。她觉得我国医疗行业的福利性质、管理体制、医疗水平等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是造成医疗纠纷不断、医患关系紧张和患者对医生不信任的原因。她认为这些问题的发生,责任并不都在医生,但是,她同绝大部分参与调查的医生一样,认为改变这种现状非常困难,同时不相信新医改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医改,我们不清楚效果到底如何,不知道改革路向何方,一切都在不确定中。”刘元元感到有些迷茫,她认为改革不是短时间的事情。

与刘元元一样,许超也不关心医改:“我现在不关心医改,医改只是为了改革而改革,并不会带来实质性的变化。改了多次仍没有效果,我已经失去信心了。我认为至少要有20年时间才可能有些改变。”

看来,重塑医卫界对医改的信心同样需要时间。

快乐:应寻找的职业价值

现代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医生不happy”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我国,医疗纠纷的增多,使一些医务人员的信心受到打击;薪酬与付出的不符,也让医生们心里倍感凉意;更多的“不快乐”来源于社会过高的期望,以及政府部门、医院管理者、医保政策的控制管理压力,使医生处于两难的境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医生找到职业的价值所在,树立医生的职业自豪感,并让他们快乐起来?

对于那些刚工作的医生,不要过分看重眼前的得失,应理性看待目前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找准位置,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与自信,因为这是一个增长知识、积累财富和资源的过程。

胡大一建议年轻的医生们更多地参与到帮助他人的爱心工程中,“这样会让你更热爱自己的职业”。“人不能在任何时候都想获得什么,而是应该想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做。如果你想做一些事情,给社会和老百姓带来一点实效,那么你的付出一定会大于你直观的收获。”

给别人快乐 自己才能快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袁钟认为,“快乐不是别人可以带来的,快乐是自己创造的,是在你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也感受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