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行为·场所·服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试从建筑的受众行为特征入手进行分析,在医疗空间设计中制定相应的引导策略,体现医疗机构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关键词:行为; 场所; 人性化
Abstract:In this article ,combining with the analysisof user's behavor ,the author makes an account of the design for hospital space which emphasizes theimplementation of healthcare for people.
Key words:behavor; place; ergonomic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8-0137-02
建筑的高层次内涵是空间――光的空间、融合生活的空间,从而产生空间的形式,空间始终是建筑的最重要的本质,……空间是形式的先导,空间的本质是为人服务。
――约翰.波特曼
规模、效益、标志――当前医疗建筑设计一直以来更多地关注技术与管理的效率,而潜在的需求正把我们带入一个更人性化的发展阶段。在设计瑞新国际医疗中心浦东诊所改扩建(总建筑面积563m2)――一个在当下规模上太不起眼的项目时,从改造到扩建、从室外到室内,方案的细部处理仍坚持通过与业主的反复沟通和推敲,才得以最终确定。
1分析:受众行为
不断深入的沟通,让设计者深刻理解和服务于设计的受众――业主和将来的使用者。
业主:直接客户,是有着海外背景的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精英阶层――瑞新国际医疗中心的医疗服务人员。他们对自己的企业品牌有着强烈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医生与护士大部分时间是在医疗环境中度过的,他们不仅关注建筑的外型,更关注办公环境的设计,他们是人性化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更是人性化医疗环境的受益者。
诊所来访者:潜在客户――患者及陪伴者,也是将来的使用者。他们居住于附近的高档社区,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因此一个“家庭”化温馨的就医环境是恰当的。
儿童:游戏需求,不论在哪,如果其活动受到限制,儿童总是觉得不够疲劳,引发焦躁感。适当的游戏场所是家长安心就诊的保障,也有助于对儿童患者的治疗。
来访者(特别是陪伴者):不确定的时间和人数,需要适当的弹性空间――等候休息场所,他们可以在此缓解等待的紧张,打发时间。
2策略:人性场所
针对受众对象的行为需求,医疗空间设计中采用相应的引导策略,保障受众的私密性和医疗空间的实用性、可达性、服务性,以营造人性场所。
私密性尊重患者隐私权,提供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如母乳喂养室,分设男女注射室、诊疗床周围设活动布帘。
药房中取药、收费窗口分开,引入银行“一米线”的做法。设置谈话室,保障医护员工与来访者的充分交流。
实用性 总体布局上,让出滨河地带,设计休息花园。建成后调研发现,与患者相比,实际上员工更多地使用室外空间,他们需要摆脱压力和疲倦感,重新恢复平静、集中精力和力量。
无障碍设计(墙裙扶手、坡道、防撞木条、悬挂低位大便器等)针对所有病人,而非限于残障人士。
药房中,在药柜下设置抽屉式的垃圾桶,卫生便捷,病案也采用挂式抽屉,方便取阅。操作台面边缘均作翻边,防止药品跌落。
可达性 专人导医,可使患者少费口舌,少走弯路。
增加导医标识,在每个诊室门口设置铭牌和提示灯,便于诊疗信息的视觉传递。
服务性 设置电话网络预约中心,专人服务。
在内廊处,利用顶部天窗引入自然阳光,为医患提供一个生态、亲切的室内环境。墙面材质变化有度,浅灰色的墙纸与天然的木枫饰面、米黄色玻化地砖营造出清新、淡雅的室内环境,可使患者心态平和,情绪放松。在墙边设置电脑操作台,病人可时时上网。
在入口大厅设计儿童娱乐区和舒适沙发,消除儿童对就医的心理恐惧,同时保证家长可以坐下看着孩子们玩耍,并乐意陪伴。
设计广播系统,配以优雅的背景音乐,消除来访者的焦虑。
3实现:换位思考
医疗空间设计试图引导和体现人性化的服务。它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工作,可以被看作是专业化极强的服务工作。考虑到医疗活动的人性因素,过度渲染空间设计是消极的,最重要的是要给医护人员、患者一个干净舒适的空间,从而表现对他们的关爱,这一点是建筑师和业主都深刻认识到的。
医疗机构不论规模大小,都需要医护员工与患者的换位思考,同样需要建筑师与受众的换位思考,这不仅停留在技术与管理的层面上,更是精神品质上的。
人性化对建筑师而言,不是外表华丽的建筑辞藻,而是一种朴实的创作艺术和理念,更是职业建筑师的永恒追求。
(本项目设计人:芗 段炼)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等译.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石铁矛,李志明,约翰.波特曼.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