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戏尪仔、干乐、竹节蛇 台湾土俗玩具中的童玩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戏尪仔、干乐、竹节蛇 台湾土俗玩具中的童玩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大概就是无忧无虑的儿时光景了。

依稀想起初中时代有一首熟悉的歌是这么唱的:“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这是民初时期弘一大师李叔同谱写的名歌《忆儿时》,原曲旋律取材自十九世纪美国民谣作曲家威廉·海斯(William Shakespeare Hays)的《我那阳光灿烂的老家》(My Dear Old Sunny Home),后来李叔同以其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填上中文歌词,从此历经数十年传唱经久不衰。

此处由歌声唤起的童年情结显然关联着一个人的归根意识,尤其当你愈是回溯到早期的年代,你会发现儿童与成人世界之间的联系愈是远较今天更为紧密,根据美国当代人类学家Gary Cross撰述《小玩意:玩具与美国人童年世界的变迁》(Kids'''' Stuff: Toys and the Changing World of American Childhood)一书指出:“不同时代和地域的玩具都是针对成人世界的模仿,但又免除了真实的成人世界的危险与负担。”甚至许多我们今天视为童玩游戏之物,其源头大抵都和宗教祭祀崇拜、庙会集市以及民俗庆典活动有所关联。

好比说西方万圣节在传统上被认为是鬼魂世界最接近人间的时刻,节日当天,不论大人小孩都会戴上各种鬼脸面具、装神弄鬼上街嬉闹同乐。这般习俗其实和东方人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俗称“鬼节”)或“中元节”颇为相近,都有类似穿戴面具扮鬼魅魍魉的巡游活动,而老一辈台湾人所指称的面具鬼脸,闽南话就叫做“小鬼仔壳”!

回顾台湾过去,某些古早玩具同时也是许多成年人记忆中永恒的经典:包括像是尪仔标、踩高跷、竹筷枪、竹蜻蜓、陀螺、踢毽子、扯铃、纸风车等,我们可还记得那些没有染上多少商业色彩的童年岁月?在昔日物质环境普遍贫困的年代,诸如此类利用天然资源就地取材制作的简易玩具不仅曾经带给人们欢乐,更因此串起了以往好几代台湾囝仔游走于街坊巷弄自由玩耍的共同记忆。

追溯岛内的童玩历史,早自日治时代起,日本人开始将东京街头流行的“尪仔标”传入台湾。最初是以黏土做成长条形、上面印有中国传统三侠五义人物图案,日人称它为Manko,后来才逐渐演变成铁制,乃至今日所见的圆形纸牌样式,图样也开始融入台湾本土元素。

当时,正是日本学界发起民间美术工艺复兴运动、积极推动乡土民族志暨人类学研究热潮的年代,而所谓“童玩文化”即是其中重要一环。大正十年(1921),日本民俗学者涩泽敬三开始组织研究团队,并从收集、保存乡土民间玩具为起点,陆续举办一系列走访庶民文化田野调查活动,调查内容普及全日本民众的生活用具、生产用具等。

约莫同一时期在台湾,则有版画家立花寿(曾经替文学家西川满制作藏书票)与中井淳共同创设了“台北小玩偶协会”,通过地方人士自觉性地选择和搜集来自台湾各地不同材质、不同造型的乡土玩具,恰能反映出一个民族在其特殊历史背景下最朴实、最本源的文化面貌。

作为日本近代推展乡土玩具研究的先驱者,立花寿接着又在东京“白と黒社”编纂了一套以日本版画家描绘(纪录)全国民间童玩的木刻杂志,名曰《版艺术》。该杂志于昭和七年四月创刊,每月初固定出版一期,每期限量四百部,至昭和十一年十二月停刊为止,共发行五十七期。值得注意的是,这套《版艺术》杂志最后一期(终刊号)乃以台湾地方童玩为主题,并延请版画家暨民俗学者料治朝鸣(1899~1982)创作二十幅木刻图绘辑录成册,此即《版艺术——台湾土俗玩具集》。

就在料治朝鸣的巧艺刀笔下,无论是演弄掌中悲喜表情惟妙惟肖的布袋戏与魁儡戏尪仔,有着一身美丽斑纹姿态威武(象征驱邪保平安)的虎仔布偶,色彩绚丽工法精致的传统元宵灯和纸风筝,还是那采切一截截竹管套接成长串、摇摆灵动栩栩如生的竹节蛇,憨态可掬的土尪仔泥塑动物,以及面貌狰狞扭曲诡异的吐舌鬼与小鬼仔壳等,皆无不摄入一种形神气韵,屡屡于朴拙中透出厚重与笃实。看在料治朝鸣这位艺术家眼里,这些土俗童玩最可贵之处毋宁全在于它的自然与土气。

除此之外,小时候令人印象深刻的“打陀螺”毫无疑问也被收录在这部《台湾土俗玩具集》当中,而编纂者立花寿则是用闽南话称它为“干乐”。对此参照早年台籍研究者黄连发在《民俗台湾》杂志发表的《台湾の童戏》一文所述,坊间盛行“钉干乐”或“打干乐”的游戏,最先始自日治初期,主要有“相钉”(将别人的陀螺打倒)和“运大天”(比赛运转时间)两种玩法,同时在制作材料的选择上亦有流传所谓“一蒲姜,二苦楝,番石榴树最坚硬”的童歌念谣,但是到了大正、昭和年间,却因为被认为胜负(赌注)的玩法有碍教育原则,故而常在学校被禁玩。

于此,《台湾土俗玩具集》不仅详细刻绘出一般在圆锥形木块顶端镶入铁钉、用绳子缠绕后一抛一抽便能在地上旋转的普通陀螺样貌,甚至还让我们同时见识到另一种以空心竹筒制成(上面留有一条垂直裂缝),当它急速旋转时便会灌入空气共鸣发出嗡嗡声响的“有声陀螺”。后来有人认为它着实像极了一只在地上打滚低吟的牛只,诚如台湾俗谚形容“单脚会走、无嘴会吼”,因此又管它称作“地牛”,其形制则有“单筒”、“双筒”之分,另名“空竹”,也就是今日我们常见的“扯铃”。

没想到外观构造形式各异的“陀螺”和“扯铃”,两者竟是童玩历史系谱上的血缘近亲!所幸早在八十多年前,版画家料治朝鸣与立花寿即已透过《台湾土俗玩具集》木刻作品明白揭示出它们彼此之间的渊源关系,也让人仿佛在通往时光消逝的对象媒介当中看见了祈祷和祝愿的历史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