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周浩东:养父的爱享一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双倍的父母之爱,养父教会他豁达与博爱
周浩东的祖籍在重庆开县。他出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刚刚一岁多的时候。当老师的亲生父母就被送进五七干校去改造。那会儿,家里的日子很苦。经常揭不开锅。
有一次。姑父为部队办事。顺便回去探望他们。发现他们的生活竟然这么糟。就对他的父亲说:“咱们是从小玩儿到大的朋友。又是亲戚。我膝下无子。如果你们两口子信得过我。就把你家老二过继给我吧。你们放心。我肯定不会让他饿着的。”就这样。姑父成了养父。其实。姑父是想帮周浩东的父母减轻点儿负担。临走时。他悄悄地留了一些钱。并写了一张纸条。说他会定期寄生活费过来。
从重庆的小黑屋一路坐火车来到山东。住进宽敞的部队大院。顿顿有饱饭,又有糖吃。偶尔还能吃上肉。周浩东甭提多高兴了。父亲嘱咐他。以后要叫姑父和姑姑“爸妈”。两岁的他还搞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既然父亲说了,改口就改口吧,反正。养父母对他挺好的。身边的小伙伴都有爸爸妈妈叫。如果他没有。就好像被遗弃的孩子似的。
隔个一年半载。父母就会从重庆过来看他一次。带些吃的和玩的。养父母都非常开心。养父跑前跑后张罗住的地方。养母忙着买菜做饭。好让他们一家三口有最多的时间叙叙旧。
父母走后。周浩东总有几天很失落,细心的养父就拉二胡、唱京戏段子逗他开心。随着年龄的日渐增长。他越来越感受到养父的博爱。军人出身的养父不仅热情好客。还宽容豁达。非常喜欢帮助别人。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养父得知周浩东的生母打算去上大学。就立刻鼓励她:“这是好事呀!你专心复习。只要能考上。学费我包了!”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听得周浩东心里热乎乎的。那一刻,他立志成为养父那样有作为、有担当。又多才多艺、极富爱心的好男人。
不久。周浩东到了上学的年纪。养父每天牵着他的手送他去学校。接他放学回家。还明里暗里观察他的学习状况。那天。几个小朋友一起到周浩东家里做作业,他们一边写字一边聊天。“浩东,你爸对你真不赖。做功课还给洗苹果吃。他真的是你养父吗?依我看。比亲生的还亲呢。”
“是呀。我爸喜欢我哥。我妈喜欢我弟,就把我送人了。不过。养父母可是拿我当宝儿,特别是养父。很疼我,比亲生儿子还亲……”年少的周浩东只顾着侃侃而谈,却不知道。此时。养父的心已经纠结成一团。
“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呀!当初也是没办法。现在他们条件好了,要不,咱把浩东送回去吧。”养父同养母商量着。希望他可以回到亲生父母的身边。弥补那缺失了一角的亲情。于是。当晚养父就找周浩东谈了话,告诉他:“目前你的亲生父母在重庆师范大学教书。很希望你过去上学,那边的教育条件比山东好得多。而且。他们文化水平高。可以随时为你辅导功课……”
就这样。养父忍痛把周浩东送回了重庆。临行前。养父拍拍他的肩膀说:“孩子。你记住,你比别人多一对父母是因为你很优秀。值得更多的人去爱。并不存在被送人或者被抛弃这种事。你应该为拥有4份爱而感到幸运和开心。知道吗?你永远是我们最心疼、最值得骄傲的儿子!”
与养父一起生活了10年。第一次分离。周浩东抱着他哭得泣不成声。养父是个铁铮铮的汉子。却也差点儿落下泪来。他安慰儿子:“过几年,爸转业到地方,争取分到重庆好不好?那样。咱们爷儿俩不就可以天天见面啦。”
周浩东小学毕业那年。养父终于转业了。可却不是重庆。而是被组织分配到了达州。后来又转到成都。“无论如何。总比从山东大老远跑回重庆看儿子要近得多!”养父笑着知足地对周浩东说。
每逢寒暑假。周浩东都喜欢在养父母家里度过。那些年,养父创作热情颇高,出了很多本战地诗集。周浩东带得无限崇拜的心情。把每一首都细细地品读了数遍,甚至可以说。养父的诗在那段时间成为了他的课外书。读养父的诗。感受着老人细腻的情愫。周浩东渐渐品出了其中的孤独。他下定决心。要留在养父母身边读高中。希望能带给他们多一些的快乐。
平时没事的时候。养父喜欢吹拉弹唱。周浩东从小耳濡目染。也唱得一口好京戏。在部队大院那会儿,他已经是个拍着胸脯让人点角儿的小演员了。军人叔叔们都夸他机灵。唱谁像谁,字正腔圆,是个天生的演员材料。有时候。在成都的某个小公园里。养父伴奏。他来配唱。俩人沉侵在戏曲之中。十分陶醉和满足。围观群众也大饱了耳福。
样样通样样松。养父教育他要做事专一
在中学里。周浩东的爱好非常广泛:画得一手好画。书法和作文也不错。喜欢打球。体育成绩在班里排名前十。可是。当问起他的理想,他却回答得很含糊。甚至不知道自己最喜欢什么、最擅长做什么。养父对此特别头疼。
十儿岁的大孩子。正是叛逆的阶段。万一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影响他今后的一生。养父决定想个办法来引导周浩东。让他明白。每个人只有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前进。才能少走弯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成功。
五一劳动节。学校放假。养父就带着周浩东去爬山。欣赏美丽的景色。突然。周浩东在半山腰停了下来。眼前是一片苹果园。长满了鸡蛋大小的苹果。几个农民架着人字梯。正在忙碌着。看着许多大小不一的青苹果被农民从树上摘下来,丢弃在草地里,他很是不解,心疼地对养父说:“爸爸。这些苹果长得很好呀。为什么要摘掉扪呢?多可惜呀!”
养父告诉他。这叫打果。并拉着他走到树下。让他仔细观察。“你看,这些果子长得密密麻麻的,好像丰收了一样。但是。如果不舍弃其中的一部分。整棵果树的营养就会跟不上。所有的苹果就全长不大。甚至会影响到来年的收成。所以。必须要丢掉那些小的、不太重要的果子。才能让主干上的苹果长得更大更甜。其实。学习也是这样。人的精力是很有限的。如果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在你认为最喜欢的爱好上重点下功夫。否则。就会跟这些营养不良的苹果一样,哪个都成不了气候。”
那天晚上。周浩东辗转难眠。翻来覆去地思考着养父的话。眼看就要参加高考了。以自己现在的学习状况。没个目标还真担心考不到好学校。于是。他选择了音乐。在功课与声乐方面不断地努力。终于有了很大进步。
1988年。周浩东从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刚开始。他只是在文工团拉拉小提琴、演些歌剧和话剧,觉得很没意思,是在浪费时间。养父发现他的消极情绪后。鼓励他做健身、多做运动。“生活是因为快乐而幸福。做人不能太浮躁。有点儿不顺心的小事就当是磨练吧。太容易得到的成功反而不懂得珍惜。”
一次偶然的机会,周浩东在台上出演《青稞王子》时,被北影的老师看中,给了他一个特招名额。邀请他去北影就读。但周浩东却拒绝了这番好意。尽管在那个影视业还并不太发达的年代。能成为影视明星曾经是许多年轻人的
梦想。可周浩东早已不是三心二意的毛头小伙子了。在养父的磨练下。他变得成熟而稳健。比别人更懂得取舍。他想,就算要改行。至少也应该在声乐这条道路上做出点儿名堂来再说。
后来,周浩东出演了《江姐》《北京人》《飞旋的世界》等剧目。逐渐认识到自己所喜爱的音乐剧正在走向衰落。与此同时。北影的那位老师连续5年不厌其烦地给他发招生邀请。让他非常感动。最终,他决定前往北影就读。开始了北漂生活。
1995年初。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还没毕业。周浩东的片约就来了。他演的最多的就是警察。其次是商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我长得比较憨厚。导演不忍心让我演反面角色”。
养父最初在电视上看到周浩东有点儿不敢相信。特地打电话到北京确认。得到周浩东肯定的答复后。他就左邻右舍地挨家敲门。告诉对方记得晚上看哪个台。里面有他家浩东的节目。养母取笑他:“看把你美的。跟个老小孩儿似的到处去说。就不怕被别人笑话呀?”“有什么好笑的?我儿子出息了。当爹的高兴。天经地义。对了。重庆方面一定别忘了打电话告诉一声。他们要是误了晚上的播出可唯你是问呀。”说着。养父又爽朗地笑起来。
无论工作多忙。每年的初一。周浩东都回成都陪养父母过年。他喜欢看养父拉二胡。喜欢听养父唱京戏段子。更喜欢父子俩坐在一起谈谈心,养父的许多话足够周浩东受用一生。“人。做什么事都要果断、执著。认准了你就去干。别犹豫。可能在你模棱两可的时候。机会就已经溜走了。”“我知道你现在拍戏很辛苦,只要坚持下去,你最终能成为一条龙:若是坚持不住。不管什么事儿都会半途而废的。”……
把拍戏当成责任。用成就来告慰天堂的养父
生活态度决定生恬质量。也决定着视野的高度。人行后。周浩东接拍大大小小30余部影视剧,也演过不少男一号。但他始终淡泊名利,接戏标准一是看角色自己是否喜欢。二是看拍戏的地方是否有想去玩儿的兴趣。这样的心态虽然让他失去了很多机会。却远比其他演员过得开心自在。
2002年。周浩东还在北京住出租屋时。就先为养父母在成都买了新房子。养父在战争年代落下个老寒腿的毛病。现在上了年纪。走远路会很不舒服。养母有糖尿病,视力也有些衰退。长期需要人照顾。为了生活方便。周浩东利用休假时间。帮二老从老城区搬到了J临街的住宅楼。
养父每天喜滋滋地下几步楼梯就能买回豆浆、油条;菜市场就在拐角,步行最多十几分钟:小区里有花园和老年休闲中心。方便又热闹。没过多久,养父就跟新邻居们打得火热。
原先,周浩东每次探家都提前打个电话。可是他发现。养父经常是接到他的电话后。激动得一夜睡不着。第二天眼睛里布满了皿丝。还硬撑着为他准备饭菜。周浩东怕老人辛苦。就说去酒店吃,养父坚决不同意:“酒店的菜虽然好吃,但没有热乎乎的亲情在里面。味道不一样。”
有一次。周浩东在南方拍完戏。想念养父母,就打算在成都转机。第二天再回北京。结果。飞机晚点。到成都时已夜里11点多钟。等他赶到家都凌晨了。他不愿惊动养父母。打算悄悄开门,直接去休息。可是’钥匙刚锁孔,门突然开了。养父一把抱住周浩东宽厚的肩膀,声音哽咽地说:“你怎么不开手机呀!我给你打了十几次电话。担心死了。等着,我把饭菜给你热热去。”刹那间,看着养父走进厨房的背影,周浩东的眼圈顿时湿润起来……
为了让养父母放心。周浩东后来都是快到家的时候才打电话告诉二老。而且平时手机24小时开着。每次飞机落地。第一件事就是开机。他要保证养父随时能找得到自己。这样老人才会安心。
周浩东每年都要接养父母到北京住个把月。养父经常以自己不适应气候、北京东西太贵或去菜场不方便等为借口。减少在京城的逗留时间,甚至打消了儿子接他去享福的念头。其实。周浩东心里明白。老人当兵时哪儿没去过。不是很快就适应了吗?他就是不想给儿子添麻烦!
2007年。养父总觉得胃不舒服。在体检的时候才发现是胃癌晚期。他本来不想告诉周浩东。可是。养母需要人照顾,自己万一住院,老伴儿可怎么办?当时。老人已77岁高龄。医生不建议动手术,只得采取保守治疗。
那段时间。周浩东几乎推掉了所有的片约。天天守在养父身旁。一心一意地悉心照料,希望他能减轻痛苦。养父见他这样。就气愤地赶他走:“你是男人,怎么可以连事业都不要?每天待在我这个老头子身边,能有什么出息?找个护工看着我,你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周浩东从未见养父发这么大火。养父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经常看到他,看到全家人健康、平安地生活。现在他这又是何苦呢?
在养父的一再催促下。周浩东接了《温州人在巴黎》这部戏。临行前,他拜托大哥好好照顾养父和养母。在法国拍戏的两个月里。周浩东始终放不下心。偷偷跑回来3次。最后一次。正赶上养父疼得挨不住了。请求医生给他做安乐死。
周浩东含着泪。一把拉开医生。大喊道:“爸,不能呀!但凡有生的希望。咱们就不能放弃。您如果受不了,我陪着您,给您打气。好不好?戏可以不拍。前途也可以不要。但我不能失去您呀!爸……”
父子俩一阵抱头痛哭后。养父平静地做完了化疗。他语重心长地对周浩东说:“浩东。你还是回去工作吧。爸答应你。不会做傻事。等你拍完这部戏。咱父子俩继续下棋。”
《温州人在巴黎》刚刚杀青,周浩东就马不停蹄地赶到养父的病床边。陪他走完了最后一程。处理完养父的后事。周浩东立刻将养母接到自己在北京的住所。想多尽一点儿为人子女的孝道。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周浩东才看到。养父有一本厚厚的诗集。是专门写给他的。上面纪录了自己离开家这些年养父的思念、感动和欣慰――那是老人留给儿子最珍贵的财富。
汶川大地震期间。成都也受到波及。周浩东心里特别着急。那里毕竟有他的朋友和乡亲。那晚,他彻夜难眠,翻来覆去地考虑,除了捐款。自己还能为灾区人民做点儿什么。第二天。他来到养父的墓前,真诚地祈祷有更多的人可以获救。并许诺养父。自己会尽最大努力。以匿名捐款或义演的形式来帮助故乡重建。
沿着养父为他指引的幸福之路。周浩东以其特有的真诚与坦率、平和乐观的心态。使事业渐入佳景。借《老大的幸福》的东风,一个善良孝顺、能干又有点儿脆弱的硬汉形象深入百姓心中。之后,他的片约纷至沓来。此外。他还担当了《龙门阵・现场》的主持人。2010年3月27日。成为辽宁卫视《明星转起来》的特约嘉宾。
再次来到养父的遗像前。周浩东心中充满了踏实感。他轻轻地插下了一束白。并深深地鞠了一躬。儿时一幕一幕的幸福片段飞速地在眼前闪过。他眼含热泪,注视着照片上养父那温暖又安详的目光,深情地说:“放心吧,您的儿子没有辜负您的期望。希望您在天堂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