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过大年闹元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过大年闹元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

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

“春节过了还有元宵,除夕过了还有十五。”中国的春节一直要热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春节活动的最后一个高潮。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民间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它又称“灯节”、“上元节”、“元夜”、“元夕”等。其他传统节日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而元宵节则是个全民同庆的欢乐节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狂欢节”。所以有闹元宵说,不闹就不能称其为元宵节。夜幕来临,无论城市乡村,南方北方街上院内,到处张灯结彩犹如白昼,人们扶老携幼,拥向街头,观彩灯,猜灯谜,放烟火听音乐,看杂耍热闹非凡。有一首《上元诗》真实地描绘出了旧时的元宵之夜“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

北京

要说老北京的元宵节,在元宵节的前几天各色元宵就热卖北京街头,大街小巷一派欢乐和平景象。但老北京最重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明代北京的灯市在东城灯市口,元宵夜,街道两旁列市,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一应俱全并有茶楼酒肆供游人饮宴作乐。各铺户俱张挂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到了清代,灯市遍布整个北京城。据史书记载其中最繁华、规模最大者有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地安门、鼓楼、正阳门、厂甸。上元夜无论官宦贵人、平民百姓均不约而同地上街观灯商户趁机将商品降价促销,老百姓既看了花灯又可以借此机会购买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市面更有临时商贩售卖“走马灯”、“吉利灯”、“气死风灯”以及狮、狗、羊、兔等动物形象的纸灯供人购买。儿童们纷纷提着买来的灯笼四处游逛玩耍,形成提灯逛灯之景。

元宵节还有很多信仰性的活动,比如“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北京还有摸钉这项活动,每到元宵节,妇女就会来到正阳门,摸一摸正阳门上的铜门钉。“钉”与“丁”同音,此项活动意在祈求新的一年家里人丁兴旺。

在元宵节吃元宵不仅是老北京的习俗也是全国的习俗,老北京人每逢元宵节,不论社会等级,只要家中吃得起的,都要大量吃元宵。北京做元宵的老字号, 有“稻香村”、“宫颐府”“溢鑫府”、“聚庆斋”、“正明斋”等一大批,其中稻香村更是从1895年落户北京就开始出品元宵,其元宵至今仍然是手工摇制的。元宵与春节的饺子不同,并不是作为主食食用的,是晚上种调剂口味的小吃,清代旗人的家庭还会做几样点心配合元宵起吃,比如野鸡丝炒水疙瘩就是一种咸菜。同时元宵也是送礼佳品,起到沟通感情的桥梁作用。

天津

提到元宵不得不想到年味儿十足的天津,天津是内地年货市场最红年味最浓的城市。由于杨柳青镇丰富的民俗文化,杨柳青的元宵节成了天津的一大特色。

杨柳青镇的民俗文化气息十分浓郁。小镇旧有戏楼、牌坊、文昌阁称为杨柳青三宗宝,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灯节,都会举行民俗文化活动,一般是会和灯展。会上有高跷、秧歌之类的民俗表演,灯展就是展出各式各样的花灯了。耍龙灯是元宵节最常见的一种庆祝方式,也叫“舞龙”,“龙灯舞”,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一民间娱乐活动形式活泼、表演优美、极具浪漫色彩以及东方特色。除了耍龙灯外在元宵节时,质朴的杨柳青人民喜欢扭秧歌来庆贺。

在以前,每到正月十五街道上就挂满了古式的灯笼,有大红的园灯也有木制的方灯,民间一直流行着“正月十五逛灯溜百病”的老话,人们都在十五十六的晚上走上街头――钻灯。就是在挂灯的地方下边走过去,这样可以消除疾病。还有向灯笼里扔铜板的风俗,很多孩子在灯底下捡大人们扔的钱,此外每年正月十五,十六,每晚会连续放一个小时的烟花。现在老式的挂在公路旁的灯笼彻底的消失了,全是巨大的落地式灯笼,于是十五的钻灯改成了看灯不过一年番新都是很漂亮的灯笼,有年画灯笼,古代故事灯笼,还有吊钱和喜字灯笼,卡通灯笼和生肖灯笼。原来小孩子用手来提的燃蜡烛的纸灯也换成了一闪一闪的电子灯,现在灯笼的种类和形式更加丰富了,大街上能见到高跷、舞狮表演。杨柳青秧歌花会展演和元宵节大型灯展是天津最具民俗传统特色的年俗活动。花会期间,将由十里八村的农民组成的年画娃娃、高跷、舞龙、舞狮、小车会、伞舞、花篮舞、大秧歌等近40支队伍参加展演,表演者个个身着彩衣,伴随着快乐的鼓点和民乐,扭摆跳跃,各展绝技欢庆节日。

杨柳青民俗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大大的增加了元宵的庆祝气氛,文化节上在石家大院、年画馆、杨柳青广场、运河景区,明清街、峰山药王庙等地点,会有秧歌、花会、堂会、灯谜、迎春庙会、民间杂耍、民间吹歌大型焰火晚会等多项文化活动,元宵节里人们可以在杨柳青看古镇大院逛特色老街听传统堂会,坐仿古观光马车游览一番古镇,感受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灿烂和商帮赶西大营的辉煌,领略千年古镇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让人们既领略了民俗文化又过足热闹瘾。

台湾

在元宵节这一天,宝岛台湾也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吃汤圆

闹花灯,猜灯谜。在台湾元宵节有三大主要活动,第一台北平溪放天灯,第二台南盐水蜂炮,第三台东炸寒单。

台北平溪放天灯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台北县平溪乡的放天灯”活动。台北县平溪一带,原为平埔族的势力范围。早期入山开拓的汉人,常遭杀害或土匪抢劫,由于对外联络不便,垦拓的人们想到以放天灯互报平安,后来慢慢演变成元宵夜特有的习俗。如今的“放天灯”一年比一年热闹,不仅天灯越做越多,体积也越做越大,灯上还绘有各种图案并书写放灯者的姓名,有“放得愈高,(事业)做得愈旺”的说法。宁静的平溪夜空,因元宵节天灯的点缀,显得分外灿烂美丽。

台南盐水蜂炮也热闹非凡。“南蜂炮”更以惊险刺激著称,每年吸引数十万民众参加,元宵节这天,各地民众都会准备巨大的“炮城”,插满数万枝蜂炮,向“神轿”发射以祈求新年风调雨顺,平安无事。神轿所到之处,镇民燃放鞭炮,各种烽炮烟火,爆竹冲透云霄,声咎如雷,满天烽火,烟云罩雾,既美丽、又壮观,其五彩火花绚丽夺目的景观,是盐水镇元宵夜中最刺激迷人的时刻。

台东炸寒单,也就是传说中的财神爷。“寒单爷”又叫“玄坛爷”,俗称武财神。相传寒单爷生性十自冷,天寒

时即心痛,因此当寒单爷出来时民众皆以火炮为其驱寒,求能留住财神爷,受到眷顾。元宵节那天,台东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鲜花、蔬菜和鞭炮,迎接寒单爷寒单爷由真人扮演,他只穿短裤,上身扎着头巾,蒙着脸接受民众的鞭炮轰击,虽手拿树枝,但只能稍作拨弄从而表现出英勇不惧。现在台湾最火的元宵节习俗就是“炸寒单爷”。

河北

河北的元宵灯节继承了古老的传统,古风盎然,十分热闹。灯节般从正月初五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或二十,十五达到高潮,主要活动有送灯、吃元宵、放烟火、耍社火,称作闹元宵。河北各地的闹元宵形式也有不同。

邯郸西部一带流行荡秋千。城乡百姓有过元霄佳节荡秋千的习俗。从正月初十开始搭秋千架,荡秋千的高潮在正月十四十五两日。每逢元霄佳节前后,邯郸西部一带的百姓便家家户户搭起秋千架,老老少少的人们与青壮年人一同荡秋千。至此时,每个村镇还将自行或与相邻村镇举行荡秋千比赛,这个习俗倒颇有些像朝鲜民族的习俗。荡秋千有单人荡、双人荡、坐荡立荡等几种形式。平常的荡法比较简便,但此地还有比较特殊的秋千,一是荡木驴,一是过梁悠,一是板不煞。过梁悠和板不煞比较复杂,可荡出花样,秋千的架法也与平常不同,由于荡秋千既可锻炼身体,又能增添娱乐气氛,所以邯郸一带的荡秋千活动一直持续传到现在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闹元宵形式。

冀州元宵打铁花。在古老的冀州旧时元宵节晚上,大街小巷都挂灯笼放焰火,踩高跷,在西关带还流行“打铁花”的习俗。“打铁花”时,人们首先要砌一个专门的炉子,傍晚把炉子生着,上面放上几十个特制的化铁罐,罐里装着碎生铁块。几个壮汉在锣鼓声中用力地拉风箱,熊熊的火焰渐渐将罐里的铁块熔化。夜幕降临时,几十个壮汉早已等候在炉旁,光着膀子,穿着大肥裤腿的裤子,头戴插着红缨的凉帽,手端木锨,上面放着用水泡过的米糠。这时,有人依次将铁水倒在木锨上的米糠里,几十个壮汉便端着木锨在大街上跑,比赛看谁跑得快,人们围在路边观看喝彩。粗壮的汉子趿拉着鞋,手端木锨吃力奔跑的样子非常滑稽可爱,逗得人们捧腹大笑。壮汉们般在笑声中跑出一、二百米远后,用眼一扫,看哪里人多,就故意将木锨上的铁水抛向那里的空中,嘴里还喊一声“老窝来”。铁水在空中变幻成绚丽夺目的花朵,人们齐声喝彩,“打铁花”活动进入高潮。“打铁花”给一代代的冀州人带来欢乐,也留下美好的回忆。可惜今天这一古老的民俗已经绝迹我们只能在老人们的回味中寻觅它迷人的风采。

还有景县的七巧灯也极富特色,衡水东部的景县,元宵节要挂灯笼,放焰火,在村内村外“散灯”,儿童手提花色灯笼在街上嬉戏玩耍。此外在县城还有放七巧灯的习俗。七巧灯是一种街头灯歌艺术相传清末由景州人从福建学会带入景县。每逢元宵节演出,这种来自江南的民间艺术为北国的元宵节增添了无限情趣。历史上由于战乱等原因,七巧灯歌艺术几尽失传。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景县文化部门对这一古老艺术进行挖掘整理,使它重新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七巧灯全套彩灯分六类,48盏。表演时,以七巧板组灯为主题,以虚幻的仙境为背景,云灯作屏障,栩栩如生的鸟兽灯、荷花灯作点缀,在此基础上以曲牌伴奏演唱江南昆曲。灯光闪烁、歌声婉转、舞姿美轮美奂,七巧灯变幻出上百种色彩斑斓的图案,让人目不暇接。

枣强散路灯闹元宵独具特色,十五或十六晚上,枣强县的一些村庄有“散路灯”的习俗。人们用棉纸包蓖麻仁做成小灯盏,点燃后边走边撒在路上,孩子们随后一哄而上开始抢,据说抢到手的人有福气。

深州、武强、安平“放灯”。衡水北部的深州、武强、安平三县,元宵节都有“放灯”的习俗。在深州,正月十五俗称“小年”。旧时这一天各家各户要张灯结彩,中午吃馒头、肉莱,放鞭炮。人们互相宴饮,夜不为禁。这天晚上人们用黄米面做成灯盏,用麦莛作灯捻,蘸食用油点着,散放在屋内屋外的角角落落。有人把灯在自己或其他亲属的头顶,四肢上放一放,据说可以消灾祈福,这叫“散灯”或“祭灯”。各地特色闹元宵形式给过大年增添了不少的新鲜。

The Lantern Festival

TRIP TIPS

成都赖汤圆

上世纪初简阳人赖源鑫到成都挑担卖汤圆,因其汤圆质好,味美,人们称做“赖汤圆”。该汤圆选用上等的糯米粉加水揉匀,包上用芝麻、白糖、化猪油配制的馅心。该汤圆的特点是香甜滑润,肥而不腻,糯而不粘。

长沙姐妹汤圆

长沙一家餐馆的著名风味小吃,已有60多年历史,由于早年经营这款食品的是姜氏二姐妹,故此得名,其制法是以糯米、大米磨浆,取粉制皮,用枣泥、白糖、桂花做馅。其色泽雪白、晶莹光亮、小巧玲珑香甜味美。

上海擂沙汤圆

上海著名小吃,已有70多年历史。以大红袍赤豆煮熟磨细,将带馅汤圆煮熟,外滚豆沙而成,其特点是形美色艳,豆香宜人。

苏州五色汤圆

产于苏州吴门米粉店,以糯、粳米粉镶配,包以由鲜肉、玫瑰猪油、豆沙、芝麻、桂花猪油等五种配制的馅心。该汤圆甜成皆备为脍炙人口的江南风味。

此外,北京的奶油元宵,天津的蜜馅元宵、上海的酒酿汤圆和乔家栅鲜汤圆、重庆的山城小汤圆、泉州的八味汤圆、广西的龙眼汤圆,安庆的韦安港汤圆、台湾的菜肉汤圆等,也都是驰名南北的风味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