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客观看待近期内地资金外流现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期,随着FDI持续下滑、外汇占款再现单月净减少、贸易顺差收窄、经常账户中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扩大以及国际储备资产增量首度转负等现象的出现,引发了市场对内地资金外流现象的高度关注。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报告中显示:经常项目顺差(今年上半年为832亿美元)大于外汇储备增加额(同期636亿美元)。
资金外流的主要原因
内地近期出现的资金外流现象背后,既有全球经济复苏不稳、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利率下调等周期性因素,也与人民币汇率及资产价格调整有关。
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欧债危机至今悬而未决,导致国际资金不时从全球风险资产市场流入美国国债市场避险。联合国贸发会议《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目前跨国公司现金持有量达到最高水平,投资意愿不强,全球投资资金流趋紧。新兴市场普遍出现货币贬值、增长乏力现象。8月初EPFR新兴市场股市基金连续22个月出现散户净赎回;俄罗斯经济部将全年净资本外流规模上调至500亿美元;巴西今年5月份资金流出63亿美元,为2010年以来最多;印度近期则出现贸易、投资双赤字。
内地经济发展风险上升。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在外需疲弱与房地产调控综合作用下增速放缓,国际“唱空中国”言论此起彼伏。近期一些美资及欧资大型金融机构发表的研究报告纷纷下调内地全年增长预测,认为经济见底时间或会推迟,放松政策延后且力度不足。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忧虑加重。
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预期改变。今年以来,截至8月下旬,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下跌约0.6%。随着人民币汇率贬值初现和低估程度减轻,双向波动加快,过往依靠人民币升值的套利空间收窄,境内企业和个人由做空转向做多美元,开始“负债本币化,资产外币化”的财务运作。今年上半年银行新增外汇存款大幅增加1301亿美元,据银行估计实时办理远期结汇的客户较年初减少约7成。
利率下调及调整存贷款浮动区间导致利差压缩。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国内通胀持续下行,稳增长成为当前内地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官方利率已出现两次下调。市场普遍认为内地已进入政策放松周期,势必进一步压缩人民币与外币利差,扼制过往资金套利操作的冲动。另外,今年央行连续两次放宽贷款利率浮动下限,一次放宽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存贷款利差进一步缩小,对资金市场定价也产生一定影响。
资产价格表现不佳降低市场吸引力。股市方面,今年截至8月底,深证成指下跌7.94%,上证综指跌幅超过6%,在新兴市场中表现最差;房地产方面,由于调控措施持续并可能强化,价格下行压力较大,资金撤出现象增多。仅以今年首季为例,房地产FDI下降12.4%。目前的资产价格走势显然缺乏吸引资金入市条件。
从资金外流的行为主体来看,近年内地外资企业在市场渐趋饱和、政策优惠空间收窄、边际效应下降及成本上升之下感受到经营环境的压力。不少制造业外资企业已出现向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迁移的趋势(例如耐克已将最大代工厂迁至越南)。跨国公司亦倾向于将原本留在内地的利润汇回投资国。另外,内地一些较富裕家庭套现、移居海外的情况也在增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大型央企和民企在“走出去”战略带动下,近年对外直接投资数量大幅增加。这部分资金在前面的统计中被计为“流出”,但不属于本文探讨的范畴。
如何看待资金外流
总体而言,须警惕资金持续流出可能给经济前景带来风险,同时也要客观看待其对中国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市场机制的作用。
资金持续外流可能会对经济和金融发展造成一定冲击。一是部分行业企业融资压力或会加剧。如目前仍面临资金困境的大量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市场流动性趋紧和融资成本上升之下,停工、破产或倒闭现象料将增多。某些房地产企业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进而波及上下游行业。二是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加。如果经常账户盈余缩小和资本账户为负现象持续,显示人民币低估程度减弱,从而导致单边人民币升值预期消失甚至逆转。三是资产价格或会持续走低。资金持续流出势必加重房地产调控之下企业资金压力,价格下调的可能性加大;投资者撤离或会加剧股票市场“跌跌不休”的局面。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适度的资金外流或会对经济与金融改革产生倒逼效应。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资金持续流出,有利于减少贸易顺差,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的转变。鉴于行政手段干预、资产价格炒作与房地产拉动经济发展的方式难以为继,需要深化经济改革,推动结构调整,重振实体经济,才能建立投资者信心。二是央行应对政策面临转变。外汇占款增量下降,减缓了外储积累的压力,意味着过去10年最典型的基础货币发放渠道发生改变,客观上减少了央行巨大的冲销压力。央行政策逐渐变为向市场释放更多流动性。三是利率、汇率形成机制建设有望加快推动。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分化或转变,之前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大规模热钱涌入的担忧明显减少。资金外流条件下人民币双向波动的态势持续,也为推动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提供了较好的时间窗口。
长期而言,中国市场仍具有吸引资金进入的潜力。从历史经验来看,内地曾在1994年前后出现资金外流的现象。当时政府通过坚决打击房地产泡沫、推动重点领域改革等措施,使投资信心逐渐恢复,全球资金再次流入中国市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重要的调整期,如果政府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短期资金紧张局面(包括流动性操作和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另一方面继续坚持深化改革,推动结构调整,抑制资产泡沫和资本过度炒作,发展实体经济,注重环境保护,增强税制竞争力,随着经济发展总体企稳,投资者信心回升,资金外流现象可望得到抑制。展望未来,作为全球制造中心和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相信内地对外资仍有较强吸引力。(作者单位:中银香港战略规划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