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教学需要情添关怀 趣增趣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需要情添关怀 趣增趣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应尽快地记住自己的每一位学生的名字!”这是一句所有的老师都必须记住并且要付之实践的话。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促使不少老师无数次地发现,当他们喊出自己的教育对象的名字时,学生便会从心底里感到惊喜:老师怎么会记得我的名字呢?这本来是一件很自然、很正常的师生之间的事情。那怕再后进的学生,同样需要老师对他们的注意和关爱,同样需要自己有存在感和成就感。因此而使我们认识到:语文教学,对学生教的不只是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渗透各种生活中的情感,而有了情感,再加上老师言语的趣味性,就能让学生们既喜欢老师本身,又喜欢学习语文。不言而喻,只要老师能做到这一点,定能充分显示出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下面所述的仅作为我本人对语文教学的一些见解和做法。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的阐述,对我的启发很大。因为语文既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妙趣横生的人文学科。它的使命在于,通过老师的辛勤耕耘,培养和发展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形成健康情感和健全人格的重任。然而,我们老师必须明白,如果过分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也会使语文教学失去应有的情趣,以至变得枯燥无味而不受学生欢迎。深信同行们都懂得,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通过多种方式,让他们爱表达,乐表达,会表达,从而使表达成为他们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常说的“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无疑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但我们又要认识到,还有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类创造并积累下来的知识,我们老师是教不完的,学生也是学不尽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一旦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明天的他们就什么都没有了。至于“人文性”的内涵,尽管目前大家的说法不是很一样,但总的意思是一致的,那就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说到底,就是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切实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有用的“人”。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之所以需要情添关怀,是因为“情”指的就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一是需要老师对学生有情;二是需要老师对语文教学有情。

关于师生之间的情感,可以我的女儿的学习进步经历加以说明。一年级时,她的学习起点总比同龄的人晚,原因在于她的接受能力比较低。后来,她告诉我,自己的学习成绩之所以从班里的零基础达到名列前茅,是因为有一次她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而得到老师的表扬。由于课堂表现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她不但对学习有了勇气,而且对进步有了信心。第一次测试后,老师夸她的进步在全班是最大的,并且鼓励她认真做好经验总结。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她不知道从乡村到城市就读,在大家都笑她的普通话说得不标准、学习成绩落后的情况下,老师竟然这么关爱她,让她第一次有了成就感,她便说自己一辈子都感激老师那一句表扬,那一个激励的眼神。

由此可见,作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是多么大的激励啊!

当今的教育改革,要求老师与学生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换句话说,就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只是单纯的师生关系,而更应该是亲人或朋友或兄弟姐妹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情感是打动人的心灵秘诀,是打开人的心灵的一把金钥匙,是人行为的内在力,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师生之间的看法、需要、接触,无不包含着情感的因素。没有师爱生,生尊师,教学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课堂氛围。我经常听到学生说,老师对我们很好,我们也喜欢学语文,这不正说明师生关系的可利用性吗?学生无论是对语文课感到兴趣还是对教育者教学艺术的喜爱,我们都没有理由错过任何一个有潜力可挖的机会。老师爱学生的关键,在于善于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和教育学生,以情诱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致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而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老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而对其他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其应当如此。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是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是老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的过程中取得的心灵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老师应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给学生留下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他们不怕出错。当你面对那些胆小、基础差的学生时,不要吝啬你的微笑和鼓励性的语言。因为这些会给他们莫大的鼓励与支持,并会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那么和蔼可亲,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同理,要培养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但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相信学生,更重要的还应在课后、在生活上关心学生。老师平时除了备课、上课、改作业,其他的时间,还可以较多与学生接触。通过与学生接触,不但可以直接了解到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还能掌握到他们的生活情况。只要能这样做,我们的身份就不只是他们的老师,而成了可以与他们谈话的知心朋友啦。至于个性独特的学生,如果老师在课后善于给他们予关注,并适当鼓励,定会让他们在学习上有很大的转变。我有一个学生,在三年级的上学期,课堂上很调皮,从未认真听,而且课后作业也不按时完成。到了第二个学期,他的母亲和叔叔、婶婶等几个人,在回老家过春节时发生了车祸,结果他到校后变得沉默寡言。在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走到他身边,还没问清情况,他就哭了。在之后的课堂中,由于他的转变,我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了他,并鼓励他继续发扬。经过这件事,这个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大有转变,作业也按时完成,书写又工整。由此可见,师生情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

还要强调的是,要求老师对语文教学有情,就是要求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满真挚的“情”。这种“情”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关注教材,二是关注学生。做到语文教学对学生有情,就需要老师有较好的个人修养和善良而丰富的情感,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应对学生始终保持充满爱意的眼神。而语文老师的人文性应该是最强、最富有情趣的。试想,一位情感不丰富的老师,怎么能确保对语文教学有情呢?进一步说,又怎能实现与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呢?没有感情的对话是苍白的,而没有感情的教学技巧同样是苍白的。当然,只注重培养师生情,还远远不能把语文教好。只有情而没有趣,学生的学习劲头就不会持久,所以“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家都记忆犹新,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老师、家长都围着“争高分”的目标团团转,致使学生负担过重,不但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而且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与培养跨世纪新人的要求已经不相适应。现实使我们意识到,要改变这种状况,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创设“情趣浓郁,乐在学中”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进而使他们学得愉快,学得扎实。

我记得,为了了解小学生语文课堂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有位学者所做的调查与询问的结果显示:小学生对语文课的要求不外为:老师语言生动,课堂氛围轻松;教学内容丰富充实;教学形式活泼多样;能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而最受小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学活动则是:竞赛评奖;扮演角色;读写训练;思维发散。这些调查与询问的结果反映出,小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有寻求知识、获取成功、发挥创造性、享受欢愉、得到肯定和表扬、欣赏美感的心理需要。因此,多年来,我已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的实践与探究。

1 注重领会教材内含的思想感情,切实掌握学生的学习情趣。

注重领会教材内含的思想感情,就是要求老师注重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文字内含的思想感情、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握好教材,因为把握好教材是上好课的关键。总之,注重领会教材内含的思想感情,切实掌握学生的学习情趣,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

在教学实践中,我十分重视对教材的钻研,注意把握学生的学习情趣。例如教《小马过河》一课时,我根据寓言故事情节性强又隐含深刻道理的特点,采用读中理解、读中明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从每个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中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再通过讲解分析,让学生理解和领会课文所要说明的道理。

2 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情趣。

寻求知识、获取成功的愉悦来自学生自己主动的学习与探究。遵照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所阐述的教学要使学生变“学答”为“学问”的原理,我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想方设法,注意鼓励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逐步学会使用个性化的语言。我想,这样做,只要不以统一的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手脚,允许学生对课文有进行多元的解读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情趣。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我注意紧扣“自主——探究——实践”的教学思路而进行设计,放手让小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思考和感悟,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整个教学过程分四步进行:(1)初读课文,理线索。先由老师引导质疑,激发学文情趣;再让学生自读,整体感知课文。(2)自主学习,谈感悟。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情真意切,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领悟文章的思想实质。通过小组交流、民主讨论,弘扬个性、形成共识的教学步骤,促使学生善于抓句子,谈感受;抓段落,谈感悟;抓品读,促感悟。学生有了时间说“喜欢”,讲“原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课堂教学便呈现出高潮迭起的气氛。

3 确保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寓教于乐。

教学程序的设计要有新异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一节课,哪怕只有一个、两个闪光点,但一旦出其不意,就会使学生感到有趣味。“文如看山不喜平” ,教学亦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过于呆板,就有改革的必要。儿童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的,教学步骤就应多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果条件许可,可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相关生活,以帮助他们获取丰富的感性体验。如《小蝌蚪找妈妈》、《植物妈妈有办法》等课文,不妨在课前带领学生去观察蝌蚪、观察植物的种子,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讲到的知识与描写方法。在活动中学习语文,也是一种乐学形式。因为它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把知识、能力与情感联系起来,并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与趣也是互逆的。老师爱学生,对学生有期待,必然赢得学生由衷的热爱,他们自然也不会辜负老师的期待。老师上课的言语有趣,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当然,情感是在认识的过程中产生的。认识越深刻,情感体验也就越深刻、越深厚。真正的学习情趣是在知道一点点,学会一点点的时候形成的,是在越来越明白的过程中巩固、加强的。所以,在教学中,老师一定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最初体验和成功感觉,以让他们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关爱和自己成功的喜悦。

以情感人,以趣激学,就作为我所说的结束语吧!对学生多添些关怀,对教学多加点趣味,让情与趣的光芒徜徉于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中,履行于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普照于每一位学生的身躯上,收获于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