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古诗教学新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诗教学新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尽管时下有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但古诗教学的模式还比较陈旧和保守。如何从语文教学的新视角出发,对古诗进行价值判断,遵照语文学习的规律来设计教学过程,从而使古诗教学成为教师把语文内在的语言智慧化为学生生命智慧的旅程?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掘古诗教学的新价值。

一、品文辞之美,磨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

由于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致使多数古诗教学仅仅满足于诗意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笔者认为,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教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学生品味古诗的文辞之美,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磨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如此,语文教学才真正回归本位。

品味古诗文辞之美的方法很多,而比较法可以说是最直接有效的一种。所谓比较,就是通过词语对比的方式,领略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李绅脍炙人口的《悯农》,学生都能朗朗上口,熟读成诵,可就是说不清好在哪里。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孙绍振教授,运用还原法分析了此诗:语言精致和谐,全诗的关键词是“汗滴”和“粒粒”,汗珠变成了谷粒,“滴”字用得尤为精妙,如果用“落”“掉”就达不到这种效果了。

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用得灵动跳脱,贴切传神,使诗意清新隽永,耐人寻味。对于这些一字传神之处,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走进诗境,由表面的“见”,展开想象,搜寻隐含的“忆”,通过比较感受精练的文字背后蕴藏的丰富而复杂的情致。

二、叩意象之门,让传统文化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语文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语文教学应当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祝禧响亮地提出了“文化语文”一说。这里的“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积淀、一种濡染、一种智慧,是引导儿童探寻意义、沐浴传统、丰富涵养、提升悟性的根基。在文化视野观照下的古诗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成为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学习耳熟能详的经典古诗,探寻绵延千年的文化情怀。

可见,感悟古诗,不在于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于意象背后的情味和意蕴,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段爱、那颗心、那种味呢?不妨紧紧抓住“诗象”这一中介,实现古诗感悟模式的突破。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诗,虽然不是出自同一位诗人之手,但有着相同的主题,写的都是六月的西湖美景。鉴于这两首古诗有着共同的内核——诗人的西湖情结,教师可以用主题整合的方式用一个课时带着学生一起走进诗中的西湖,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激发学生对西湖诗书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从文化的视角以同一主题“西湖”为中介,融合相似意境的多首古诗,给学生的学习渲染出了一个淡淡的背景,课堂上的情感和信息容量大大增加,给人以丰满充实之感,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立体的认识。

三、强文体意识,让学生在触类旁通中提升语文能力

文体,是文本形式的划分,即“文字的体制”“文章的体制”。阅读与写作是一种文体思维,没有文体,阅读、写作无章可循,阅读与写作教学也不得要领。不同的文体,教学内容区别很大。解读散文,可以从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入手,研读一下该文本选取了哪些材料,抒了什么情,言了什么志,示了什么理;解读小说,我们通常可以从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来考虑问题;解读说明文,往往可以从说明的对象、特点、顺序、方法、语言等方面入手。切入点选好了,学生的读、疑、析、议也就能被激发出来,这不但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在优化教学过程中的集中体现。但是,我们对古诗的教学研究还不够。其实,在教学古诗时,我们也应该要有文体意识,在教之前清楚所教的内容是什么,读懂文本的样式和风格,并据此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如教学古诗《石灰吟》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类咏物诗的读法。咏物诗即托物言志的诗,阅读时要先从物读出人,再从人读出志,再把该诗放入同类诗歌中,互为比照地读。这样一方面可以突破古诗教学仅仅局限在一篇之中,仅仅局限于诵读和感悟这一欣赏层面的不足,把解读上升到鉴赏的高度;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从总体把握咏物诗的解读方法,从根本上提高阅读教学的功效。

综上所述,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特殊内容,只有根植于诗的特点,牢牢把握语文的主旨,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行走于经典和现代之间,才能历久弥新,绽放异彩。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