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1-0123-02

【关键词】护士;职业危害;防护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由于护士工作的特殊性,其职业危害因素广泛存在于临床工作中,如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病房中存在大量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如挥发性的化学消毒液、放射线、紫外线、利器、电器设备等。护士应提高对自身职业的防护意识,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不仅可以避免自身遭受疾病的侵袭,同时避免了医院感染给病人带来的痛苦。研讨如下:

1 常见的危害因素

1.1 生物性因素:生物性危害主要指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护士每日直接接触最多的是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的材料、器械等。感染的途径常见为针刺伤,最常见的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还包括艾滋病(HIV)、梅毒等。针刺伤时,只要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伤者感染HBV,其概率为6%~30%,而感染HIV的概率为0.3%[1]。

1.2 社会心理因素:护士不但要完成倒班的繁重工作,还要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稍有不慎,易产生护患冲突,经常会碰到情绪激动,甚至有过激言行的患者,而护士还必须冷静、平和地面对,满足患者及家属的要求,巨大的压力给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固定的工作姿势,长时间的站立导致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频繁急走及处理重物致使腰酸背痛。工作无规律,精神紧张致使身心疲惫。

1.3 化学性因素

1.3.1 化学消毒液:护士经常接触的挥发性的化学消毒液有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含氯消毒剂、碘、乙醇等,这些消毒液对人的皮肤、呼吸系统、胃肠系统、神经系统等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2]。

1.3.2 化疗药物:护士在配制、处置化疗药物的过程中,可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造成骨髓的抑制,引起白细胞下降,随着剂量的增加,血小板和红细胞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还可引起生殖系统毒性,表现为对生殖细胞有致突变作用及对胎儿有致畸作用;对高敏体质者,接触后可出现过敏反应。

1.4 物理性因素

1.4.1 放射线:随着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开展各种介入治疗需要护士的配合。护士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射线随着少量多次的积累会造成机体免疫功能障碍、致癌及血液系统的功能障碍。

1.4.2 紫外线:病房、治疗室等病区环境经常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护士暴露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被眼角膜和皮肤上皮层吸收,引起皮肤红斑、光敏感作用和角膜炎。

1.5 环境性因素

1.5.1 噪音:来源于电动吸引器、电钻、电锯、心电监护仪、麻醉机、器械车轮的摩擦及工作人员的操作等,噪音常大于90分贝,长时间工作会造成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如睡眠障碍、血压升高、心悸、焦虑等,影响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

1.5.2 粉尘:制作纱布、棉球、棉签、折叠敷料时会受到微小粉尘、棉布纤维的污染、引起鼻窦炎、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

1.5.3 废气:术中CO2、氩氟醚、异氟醚等品的残余都可以污染空气,长期吸入可造成肝脏的损害、细胞突变、免疫力下降等。

2 防护措施

2.1 生物性因素的防护

2.1.1 护士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相关的疫苗接种。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了解护士职业性感染及其危害的相关信息和理论,不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护理操作,掌握正确的防护措施。

2.1.2 护士在注射完毕后应将针头或锐器直接放入耐穿的锐器盒内,不要将用过的针头再回套针头帽,以防针头误伤,术中配合时,对锐利器械要进行正确的传递和摆放,若术中受到意外损伤,要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2.1.3 严格执行锐器伤的处理原则: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血液,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再用碘酊或碘伏消毒伤口,敷料包扎,并抽血进行体检,如有异常及时对症治疗,并上报医院感染科备案,做好跟踪复查和治疗。被HB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h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2.2 社会心理因素的防护: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活动时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好自我心理调整,培养健康的情绪,提高对紧张刺激的承受能力,适当调整护士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注意合理进食,营养丰富,对于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可穿弹力袜,加强体育锻炼,避免生理、心理疲劳,提高机体抗病及防御能力。

2.3 化学性因素的防护

2.3.1 护士在检查、使用、测试化学消毒液时必须戴好口罩、帽子、手套及眼罩,避免直接接触。盛放消毒剂的容器应密闭减少在空气中的浓度,不慎沾染消毒液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要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或安装空气净化装置。

2.3.2 配置化疗药物时应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手套,必要时带防护眼罩。熟练掌握药物的配置技术、防止药液和雾粒逸出、妥善处理含抗癌化疗药物的药瓶,以防挥发污染空气。怀孕及哺乳期的护士应暂时调离接触化疗药物的环境。

2.4 物理性因素的防护

2.4.1 护士在辐射场所停留的时间越长所受到的射线辐射剂量越大,在近距离接触患者时要做好个人防护,要穿铅衣,配戴眼镜,戴铅脖套及铅帽。将孕期或者将要怀孕的护士调离此工作岗位。在岗人员定期检查身体,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2.4.2 病房、治疗室等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空气消毒后必须进行通风,消毒应选择在治疗、护理操作少的时间,接触消毒光线时应注意遮盖皮肤,工作人员穿防护服,必要时戴眼镜。

2.5 环境因素的防护

2.5.1 噪音的防护选择噪声小、功能好的仪器设备,并定期检查、维修。病区的门、窗、椅脚应钉橡皮套。推车、治疗车的轮轴定期注油。医护人员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共同保持病室的安静。

2.5.2 粉尘危害的防护:制作敷料、棉球、棉签、给手套上滑石粉时应戴口罩,防止损伤呼吸道黏膜。

2.5.3 废气的防护:选用精密紧闭麻醉机,加强麻醉废气的排放设备。尽量使用静脉物,减少吸入物的使用,保证层流正常进行,定期进行空气检测。

【参考文献】

[1] 朱士俊.现代医院感染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

[2] 杨华明,易滨.现代医学消毒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5~93.

[收稿 200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