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舒适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舒适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0例,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8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8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经过1年的舒适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47%,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88%,两组患者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

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舒适护理原发性高血压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329-02

原发性高血压(EH)是一种以体循环动静脉压升高同时心脑等器官异常为特点的身心疾病,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且近年来由于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EH的发病率逐渐升高[1]。EH会造成患者产生负性情绪,如抑郁、焦虑、孤独等,这些负性情绪会导致患者血管紧张性,会导致交感神经长期兴奋造成肾小球动脉持续性收缩,从而形成高血压[2]。高血压的舒适性护理干预与患者负性情绪的缓解和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疗效存在相关性。为了探讨舒适性护理干预对EH患者的积极作用,本研究对8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舒适的护理干预,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0例,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5例。干预组男40例,女45例,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45.8±3.5)岁;对照组男43例,女42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46.3±4.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资料上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8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8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3]。具体操作内容包括:①心理指导:由于患者多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医护人员要制定心理干预方案,指导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并积极地配合治疗。②饮食指导: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合理及规律饮食,多进食高蛋白的食物,忌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控制食盐量不超过5g/d,并要求患者戒烟限酒。③运动指导:指导患者每天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运动方式,有助于新陈代谢,保持身体的健康。④用药指导:根据患者不同病情给予不同的药物,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并坚持定期测定血压,控制血压正常,如出现血压异常现象,应及时联系医生处理。⑤自救指导:教会患者及家属常规的自救知识,若发生意外可通过自救的方法来减少猝死率[4]。

1.3观察指标。护理干预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焦虑抑郁、饮食控制、按时服药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将治疗效果分为三级:显效:血压下降至120/80mmHg以下;有效:血压控制在120/80mmHg-140/90mmHg之间;无效:治疗前后血压未发生明显变化。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两组间差异的对比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经过1年的舒适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47%,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88%,两组患者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

2.2相关指标对比。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饮食控制、情绪控制、按时用药、坚持运动等方面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差异显著(P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血管、肾脏或心肾合并疾病的发生,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严格控制原发性高血压势在必行。随着新型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的诞生,人们对医疗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手段,对改善患者的身体及心理状况具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5]。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手段等都是治疗高血压的必要方法,有助于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以乐观的态度来对待病情,保持心情的舒畅,并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本研究回顾了85例接受舒适护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过1年的舒适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47%,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88%,两者间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过程中结合舒适护理干预工作,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适合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梅颜,胡大一.关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J].心血管病学,2007,6(10):591-593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国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3]李佩哲.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分析[J].2013,9(2):139-140

[4]殷美华.舒适护理在慢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2012,10(5):366

[5]纪萌健.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J].青岛医药卫生,2008,4(03):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