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分娩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分娩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待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待产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阴道分娩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关键词】心理护理;分娩方式;产妇

分娩是妇女的一个自然生理过程,但是其往往能构成更大的应激事件,尤其是现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很多产妇都是初产妇,她们对分娩不了解,更容易出现一些复杂的心理变化。她们极易由于因对分娩的恐惧,疼痛,以及对胎儿是否安全的担忧等,而对对分娩过程产生不良的影响[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身医学正日益受到广泛重视,我们不仅要重视生理因素,更要重视心理因素对对临产妇的影响,因此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能使产妇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顺利分娩。我院为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确保母婴安康,加强了对产妇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7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体检和分娩的初产妇200例,年龄22岁-31岁,平均(26.1±2.4),孕周38-42周,平均(39.1±1.8),胎儿各项指标正常,可以进行试产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除常规待产护理外,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将按照常规待产方法护理。两组无妊娠合并症及其它高危因素,产妇年龄、身高、体重、文化程度、孕周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1.2.1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阴道分娩、剖宫产) 、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和>7分)及阴道分娩产程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 。

1.2.2心理护理措施 ①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营造轻松氛围。妇女在妊娠、分娩期间的部分压力, 来源于医务人员的态度,对任何分娩有关的事情都很敏感[2]。因此,医务人员在与产妇的接触中应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热情接待,真正体现出对产妇的关心体贴,并积极向她们介绍医院的情况做好思想上的沟通,使其心情放松,消除对分娩的恐惧和焦虑情绪;②营造温馨的分娩环境,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因此设置一个环境清静幽雅,富有家庭气氛的待产室和产房,保持清洁,温湿度适宜,适而放一些令人心悦的轻音乐使产妇心情舒畅,让产妇感到入院如到家,有利于消除其恐惧紧张的心理,愉快地进入产程;③启动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社会和家庭的支持是影响临产妇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尽量调整好产妇的家庭关系,对其丈夫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帮助产妇寻求社会支持,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家庭环境缓解其孤独、恐惧感;④做好知识宣教工作,向产妇讲解有关正常的分娩知识,整个过程及有关分娩过程中配合的注意事项,告知其宫缩的阵痛是可以耐受的,激励使其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⑤药物镇痛,采取氧化亚氮吸入分娩镇痛法, 让产妇应正确对待产痛, 并学会减轻产痛的方法。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两组分娩结果分别见表1(分娩方式,新生儿阿氏评分)和表2(阴道分娩各个产程时间)。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分娩是妇女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事件,产妇的性格特征、文化背景、知识水平、社会条件、个人经历等都可以产妇分娩时的心理状况。由于存在大多对分娩认识不足,对医院环境不熟,对生男生女的顾虑、是否健康、有无畸形,性意识方面的羞怯等心理,很多初产妇对分娩产生不良的心理因素如焦虑和抑郁[3]。不良的心理因素可导致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反应,使产时对疼痛敏感,宫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胎儿窘迫,出血量增多,难产率上升。因此,分娩期心理护理可降低孕产妇的心理应激程度,维持分娩过程中生理指标的稳定,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利于顺利分娩和产后恢复,提高围生期保健的质量。本文通过对分娩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发现,观察组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阿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总之,分娩产妇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产时服务质量,保障母婴心理、生理健康和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向丽, 王红玲, 李宇燕. 对分娩期产妇的心理护理[J]. 中外医疗, 2010, 7(3): 154

[2] 温春霞. 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护理[J]. 中国中医药, 8(6): 116

[3] 田玉智, 陈玉兰.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的影响[J]. 全科护理, 2010, 8 (2): 308-309

[4] 李云英. 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及应对措施[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7): 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