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电影《黄土地》的主题意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电影《黄土地》的主题意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电影黄土地》讲述了抗战期间,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为了寻求陕北民歌的源头来到陕北生活的故事。顾青认识了会唱信天游的姑娘翠巧,翠巧通过唱歌来减轻命运给她带来的痛苦。电影的主题意蕴有三方面,一是通过色彩的运用,描绘了一个封闭具有原生态面貌的空间,反映了当地人民虽愚昧但性格中透着善良、纯真的特性。二是意象的描绘。黄土地和黄河是电影突出的意象,描绘主人公内心世界。三是对民族性的反思。这也是这部影片的现实意义。通过意境的呈现,反映朴实的民族心理,呼吁保护民族文化。

[关键词] 《黄土地》; 主题; 意蕴

电影《黄土地》是由陈凯歌导演、张艺谋作为摄影的一部电影,该片获得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还有诸多国外的大奖,被誉为“民族史诗”。作为一部年代久远的影片虽然没有复杂的电影特技效果和太多艺术修饰的成分,依然有其特殊的艺术魅力和观赏价值。影片突出的特点是反映出陕北高原人民纯朴、善良的民族特性,同时也突出陕北人民期待新文明的民族文化心理。

一、影片简介

影片刚开始运用了广角镜头来展现一大片广袤的黄土高原,风吹动着沙粒飞舞着,一片荒凉和寂静之感。蜿蜒的小路上,紧接着出现一支迎亲的长队伍。接着八路军战士顾青出场了,他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这一大片黄土地上,唱着嘹亮的陕北民歌,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陕北民歌的源头。迎亲队伍去的村庄恰是顾青要去的村庄,顾青作为嘉宾也被邀请到婚礼的现场。顾青观察到新娘是位还未成年的小姑娘,而新郎是位牙齿都掉光了的中年男子。新娘眼神黯淡无光,一脸茫然和痛苦的表情,好似被命运摧残的生命没了生机。顾青意识到在这个封闭、落后的村庄妇女没有婚姻选择权,甚至存在娶童养媳的陋习。顾青住在一个老农家,翠巧是老农的女儿。顾青每天和翠巧一起出去挑水和干农活,顾青给翠巧讲了许多延安妇女婚姻自主的例子,翠巧心生羡慕,可一想到自己被父亲定的娃娃亲就十分难过,于是唱起了信天游,顾青因无力改变翠巧的命运而感到痛心。最终,翠巧鼓起勇气,与自己的命运作斗争,成功地逃婚。

二、电影主题意蕴

电影《黄土地》明显的艺术性体现在翠巧嘹亮的歌声中。每当翠巧内心世界有变化时,她总会放声唱歌,所以翠巧的歌声也是电影的一条主线索,前后有两次转折。第一次翠巧放声歌唱是她想起了自己悲惨的命运而痛心歌唱,第二次翠巧兴奋地唱歌,因为翠巧逃离了悲惨的命运。电影的色彩运用、意象的使用、意境的呈现是为了突出主题意蕴。

(一)色彩运用

电影突出的色彩是黄色、黑色、灰色、红色。色彩是电影中的抒情符号,能够生动地表达情绪和传递情绪。黄色、黑色和红色是电影基本的色彩基调。黄土高原养育着黄土高原的人们;早晨淡黄色的阳光给予陕北人民温暖的希望。黄色给人带来希望和温暖。因此,黄色是这部影片最常出现的色彩,每当从黄河的画面切换到黄土地时,观者会感觉到生生不息的希冀。尤其是看到陕北老农在黄土地上舞动腰鼓的时候,你会觉得生命是如此的精彩。电影中,每当天色已晚的时候,观者就会感到无尽的压抑,就像翠巧的命运一般,好像没了什么色彩,这么的苍白无力。因此,黑色象征着命运的无情。灰色是电影中老农们穿的服装的颜色,他们头上裹着白色的头巾,穿着灰色的棉袄,是地道的陕北人民,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和劳作。灰色象征着陕北人民单调却勤劳的生活习性。红色是新娘服装的色彩,在电影中起到讽刺的作用,讽刺着落后的村庄存在着陋习的诟病。电影中这三种色彩的叠加运用,给观者刻画了一个立体的油画般的原生态空间。黄土地养育的陕北人民是朴实、善良的,他们整日劳作仅为的是一份好的收成,他们的生活是如此简单、透明和纯洁。不过如此简单的生活的背后是落后的文明,所以才会有翠巧逃婚的画面。因此,黄土地是这里人们思想保守的原因,因为地理环境,这里的人们有可能一辈子没有出过大山,根本不知外面的世界。

(二)意象描绘

黄土地、黄河、腰鼓是电影切换镜头经常出现的意象。“影像符号传达情感和信息是通过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 这正是“符号”的基本构成)进行的,是通过影像的各个部分表现出来( 影像是相互关系的张力中获得意义的延伸)的。首先影像再现实体的内容,完成表达剧中人物诸多信息,即影视的故事情节、人物动作、引起观众的思考和情感共鸣;其次是利用有意味的形式( 这里的形式已经进入了内容层面情感)表达情感;最后是利用影像造型元素构成意象(第二层意义层次和第三层意义层次) 表达情感和观念。”[1]意象也是符号的一种,电影巧妙地运用了黄土地、黄河、腰鼓的三种意象的叠加,给本片增色不少。“黄土地是导演精心安排的‘家’,是一个封闭的、充满‘温情的愚昧’自足的‘铁屋子’。”[2]一方面,黄土地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陕北人民对其有深厚的感情,因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黄土地对他们来说就是有母亲般的温情。另一方面,陕北人民囿于生活在黄土地上,人们都处于落后、封闭的空间内,甚至还会有沿袭陋习的诟病,所以黄土地又是愚昧、保守的象征。影片中当用广角镜头拍摄整体的黄土地的面貌时,观者感叹黄土地辽阔的自然风貌同时,也会惋惜这里的人们只能囿于这个空间内,却不知外面世界的风光和精彩。影片名字叫做《黄土地》,原因在于以物寄托感情。影片大量出现黄土地的意象,尽显沧桑感和历史岁月的沉淀感。电影巧妙运用黄土地这个大背景,将人与故事情节都融入其中,给观者讲述了一个与黄土地有渊源关系的故事。“黄河”在电影中是主人公翠巧内心世界的象征。当翠巧感叹命运不公时,导演将镜头再一次对准正在奔腾咆哮的黄河,好像也在抱怨翠巧命运的悲惨;翠巧在顾青的劝说下,勇于挣脱陋习,终于逃离了命运的束缚。此时,影片中的镜头又一次对准黄河,黄河像奏响了欢快的曲调,正为翠巧的勇敢鼓掌。腰鼓是陕北人民热爱的打击乐,也是民族文化的符号。当老农们在黄土地上,充满气势、整齐地打着腰鼓时,观者感到生命的张力和充满旺盛的民族精神。原生态的民俗更具有艺术的魅力在于以自然风光为演出背景,不加艺术的修饰,纯天然地展现出演出者的舞蹈艺术,让观者与演出现场融为一体,真实地感受原生态风貌。“腰鼓”是民族文化的缩影,是民族精神的浓缩,当老农们打起腰鼓,欢欣鼓舞地扭动着身姿,自由地歌唱着这片土地时,生活也有了原汁原味的民俗味道和民族价值。

(三)意境的呈现

电影巧妙地运用意象,将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是具有画面感的意境。电影通过人与环境的有机结合的意境的呈现,表现出民族精神面貌和民族文化心理。顾青、翠巧和憨憨(翠巧的弟弟)一起在黄土地上赶羊的镜头生动记录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即将夕阳西下,顾青教憨憨唱信天游,顾青唱一句,憨憨学唱一句。憨憨有些笨拙地学着,一边是正偷乐的翠巧。顾青开心自由地唱着,憨憨一边挥着羊鞭,一边不标准地学着,一会又有羊咩咩的声音,一会又是风吹起黄土。这个场面是人与生态最有机结合的画面。“当代生态人类学把大自然作为人和其他物种共同的生境,即共同的生态载体,共同的生态母体,共同组成的相生、竞生、共生、整生的生态境界。正是在天人一体中,人与自然螺旋式地回归了局部与整体的生态图式,构成了天人整生的格局。”[3]这种画面表现出翠巧对自由的渴望,也反映了导演希望陋习能够被彻底抛弃的心情,同时希望陕北人民能够学习到新的文明。陕北人民在节庆或者婚庆典礼上,会用打腰鼓的方式来庆祝节日。电影刚开始迎亲的队伍中,陕北的老农就一边高兴地吹着唢呐一边打着腰鼓。伽达默尔说过:“公众娱乐是真正的参与,它不是主动去行动,而是某种被动的东西(激情),也就是一瞬间入迷地被卷入。”[4]安塞腰鼓作为民族性的乐器,它是具有灵性的。当老农们欢快地打着腰鼓时,他们正在书写着一段美丽的故事。安塞腰鼓作为一种大型的广场舞的表演的艺术,它以黄土地为演出背景,是独具魅力的,表现了陕北老农热爱生活、勤劳的民族文化心理。同时安塞腰鼓整体呈现的意境是充满激情美的,它象征着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充满激情的民族精神。这部影片很有意境美,它是与传统的美学原则相结合,“从大全景‘落日时分的千沟万壑,庄严地沉默着’开始,运用一组黄土地的镜头,这里大全景的黄土地概念发生了质变,给观众以一种新的感受,产生了一种象征意味,确实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美学效应。[5]电影通过美学效应表现形式,给观者以美的享受。

贯穿该影片的音乐独具特色。片中的陕北民歌是本片最大的亮点。采用陕北民歌首先可以直接描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另外是可以体现出陕北的粗犷、热情的民族精神。电影通过色彩、意象、意境的运用,为观者呈现了一个鲜活、立体的世界。通过观看本片,引起我们对民族心理和农民命运深刻反思。

三、电影《黄土地》的现实意义

电影《黄土地》出品时间是1984年,离现在已三十个年头。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正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日益提高,影坛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少影片仅为了追求更高的票房,争相地迎合市场。此时,电影《黄土地》显出更深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首先,电影虽没有使用高科技艺术的效果,却朴实地记录陕北人民的真实生活,这是消费文化背景下当代影坛中缺乏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另外,主人公翠巧和老农以及整个村庄的村民的善良和纯真是当代人们身上所缺乏的特质。当今社会的人们更应多观看这种题材的电影,阐发观者更多民族性的思考。影片中“腰鼓”是一大亮点。这种原生态的民间艺术文化也应该给予重视。在西洋乐器普遍的中国,民族的乐器更应引起大家的关注。在当今倡导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同时,更应注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瑰宝。

这部电影经久不衰的主题是对主人公人物特点的刻画,细腻而又真实地表现了陕北人民热爱这片黄土地、努力生活的积极的民族心理,从而表现热情饱满的民族精神。同时也批判了旧社会的陋习,希望封闭、落后的农村能够学习新文明。民族的灵魂通过民族精神所传达,而具有代表性的电影是能体现出民族精神的。

[参考文献]

[1] 郝朴宁,李丽芳.影像叙事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134.

[2] 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6.

[3] 袁鼎生.审美的生态向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1.

[4] 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作为游戏、象征、节日的艺术[M].张志扬,等译.北京:生活・新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20.

[5] 龚晓青.《黄土地》电影的美学研究[J].电影文学,2009(05).

[作者简介] 王新(1990― ),女,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201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审美文化学。徐放鸣(1957― ),男,江苏靖江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