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长三角小城镇规划的认识与实践机制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长三角小城镇规划的认识与实践机制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新形式下,作者认为目前小城镇总体规划的修编、调整和完善势在必行,尤其是长三角快速发展环境下的小城镇总体规划。本文就长三角小城镇总体规划中存在的对区域重大问题研究不够深入、土地利用调整与控制不够强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小城镇总体规划深化的必要性,认识和体会及小城镇特色环境的创造等问题,结合工作实践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小城镇;总体规划;城市化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此形势下,我国人口众多的农村地区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乡镇企业的突起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发展非农产业逐渐成为农村实现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在此良好的经济发展背景下,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同步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建制镇的数量逐年增长,小城镇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部分的重视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倾斜为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今天,在大城市急剧膨胀,城市经济、社会、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强化小城镇的发展,避免重蹈发达国家的覆辙,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小城镇发展的必由之路。

1 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深化的必要性

进入1980年代以来,小城镇体系作为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基石和联系城乡的重要桥梁,其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小城镇的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如何合理、科学的编制小城镇总体规划已经成为这些小城镇迫在眉睫的问题。计划经济时代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均是按照“五图一书”的粗线条编制。这些规划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对小城镇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原有的规划编制已经远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也就必然导致无法解决小城镇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

当前小城镇总体规划要适应城镇化加速期对城乡规划的变革要求。小城镇总体规划在城镇建设和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其规划体系自身的变革需求日益强烈。原有城镇规划体系已经不在适应当前城镇化的发展,更不能适应城镇化和市场化的发展需需求。

新阶段小城镇建设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镇建设相比,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1)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小城镇二三产业的崛起(甚至部分长三角小城镇已经进入“退二进三”产业优化调整阶段),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由于小城镇与广大农村在经济、社会等方面联系较为密切,小城镇必然成为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首选工作地和栖息地。(2)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城市意识较为薄弱。在意识形态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很快融入到城镇环境中去;在物质体系方面,土地有偿使用、工作性质等与大、中城市还有较大差距,在对政策的运用、发挥上存有相当的挖掘潜力。(3)小城镇商品市场经济异常活跃,特别是城镇集贸市场,具有腹地广、种类多、发展神速的特点。目前,小城镇经济在我国城乡经济流通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思路、方法和体系有待继续调整和完善。

2 小城镇总体规划深化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小城镇总体规划是一项政策性、综合性、科学性、地方性很强的工作。新形势下,小城镇所面临的问题繁多,不仅涉及到宏观战略研究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产业布局、居住、基础设施配套、居民就业等微观布局问题。下面就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几个普遍性问题进行展开论述。

2.1 小城镇区域规划有待进一步深化

小城镇区域规划的中心任务是根据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其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综合研究,合理确定区域范围内的城镇布局结构,从宏现区域角度解决好小城镇在区域内的地位和职能,确定其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各级居民点的等级结构等问题。

当前小城镇总体规划中,普遍存在着重规划布局轻区域经济分析的现象,造成规划与经济发展脱节,对宏观区域经济分析的深入和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城镇规划能否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能否适应快速变革的经济发展需要的问题,是小城镇规划成败的关键之一。因此,小城镇规划要建立在对市、县经济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把握当地宏观经济发展的趋向,掌握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向,正确预测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这样才能使城镇规划与经济发展合拍,体现规划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宗旨。

2.2 中心城镇土地利用的调整和有效控制问题

土地利用的合理布局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在把握好群体城镇框架结构的基础上,中心城镇规划在确定城镇性质、规模、用地发展方向,用地功能分区,道路网的布局以及供水、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等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应重点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兴产业,包括大规模物流及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等重点经济发展项目,优先考虑其合理布局问题,使城镇的土地利用价值得到最大效益的发挥和开发强度的合理有效控制。增强规划对土地性质及环境保护的调控功能,切实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各种生态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科学的建设标准。

2.3 正确处理好规划建设中的几个关系问题

为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便规划管理和实施,在总体规划设计中要正确把握好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的技术衔接问题。总体规划刚性规定和强制性内容要明确,并在编制详细规划中遵照执行,引导性内容可在详细规划中参照执行,使城镇总体规划有效地为下一步的建设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增加了规划设计的弹性,为规划管理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提供方便。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开发强度和环境质量的矛,注重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同步发挥;处理好近期和远期发展的关系,使小城镇规划建设既有规划的可操作性,又使小城镇建设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3 深化小城镇规划,创造城镇特色环境

在小城镇规划实践中,通过对城镇经济、历史、文化、环境、建筑等方面研究及现状调查,我们深刻认识到建设好小城镇的关键之一在于解决好环境问题。环境特征源于历史与文化,在城镇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演变,除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外,影响环境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状况,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环境景观有不同的影响。目前造成城镇环境破环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经济发展引起思想现念的倾向性,造成重经济、轻环境、片面追大求洋;二是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没有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恶化。在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基础上,针对当前城镇建设现状存在的环境问题,在规划编制中应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1)合理安排城镇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的关系的处理是总体规划布局中的重点问题,要通过合理的用地布局,有效地防护等技术措施来尽量减少工业污染对生活居住的影响。工业用地是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首先为适应小城镇经济的不可预测性,采取将用地相对集中的方式布局,发挥工业项目集约的规模效应。其次,挖掘已有用地潜力,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技术改造等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适当对工业区的景观加大监控管理。

(2)调整城镇用地功能布局

对于中小城镇用地布局而言,欲对其进行严格功能分区是美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可根据生产、生活交织的形态特征在用地布局时遵循相对集中、有限穿插,避免相互干扰的原则进行调整。用地布局应充分尊重地形和自然景观,注重对城市自然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3)完善城镇交通体系

通过对小城镇的交通进行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的衔接,逐步形成有序的交通组织。通常在我们印象中,小城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脏、乱、差现象,其中城镇交通的无序和拥挤是“乱”的一种表现。在对城镇交通进行布局时,城镇交通干道宽度要满足城镇发展所需承担的交通量的需求,生活性干道尺度尺度适宜,有些历史地段可保持传统的街巷尺度,以更好体现城镇街道文化景观。

(4)保护和延续城镇风貌,创造城镇特色景观

小城镇特色景观风貌是当前城镇规划建设的热点问题,如何在小城镇建设的高潮中,通过合理的手段来保护、继承和发展城镇风貌特色,已经成为小城镇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小城镇独特悠久的历史文化所形成的独特人文景观不仅是是城镇规划中重要的保护对象,而且要加大发挥对人文景观的利用,充分发挥小城镇特色优势的历史资源。

小城镇总体规划应注重对其人文景观资源的整合和塑造,以适应和促进当今城市的发展。由于受城镇职能、人口的条件限制,小城镇在总体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如山体、河流、道路来塑造和强化小城镇人文景观,充分体现城镇的空间形态特征。在这个统一体中,还应从小城镇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吸取营养,充分挖掘、总结、提练出城镇独特的风貌特征题材,结合现代城镇居民的生活需求,通过对山水环境的适度改造和利用,挖掘自然的价值,创造出更加宜人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城镇特色景观环境。通过对城镇中心区、文化中心或某一条特色街道进行重点规划,通过开发建设,以集中体现城镇文脉延续性特色景观,达到人文特色环境的更新和重塑,以适应小城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1/7

[2]张勇强.空间研究2———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与城市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5

[3]袁中金.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2

[4]费孝通.论中国小城镇发展.中国农村经济,1996/3

[5]彭震伟 陈秉钊,李京生.中国小城镇发展与规划回顾.时代建筑,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