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辛散药物在温热病中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辛散药物在温热病中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温邪郁表、取辛温开闭

温热之邪,途经口鼻而入,首先侵犯上焦肺卫。其传变大多由表及里,由卫气而及营血。因肺居上焦,开窍于鼻,且外合皮毛与卫气相通,主人体一身之表;故温邪外侵,必先犯肺而出现肺卫表证。如温病初期邪犯肺卫,治疗及时,病邪即可外解而不致内传。否则邪不外解,则可由肺卫而内陷心包营分,因肺热内陷心包,致病情之急剧转变,病势重险,故称“逆传”。温病除“逆传”外,尚有按一般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顺传”过程;其病机演变为上焦肺卫之邪,依次传人中、下而焦;如前贤王孟英所言:“温邪始从上受,病在卫分……则以邪从气分下行为顺,邪入营分内陷为逆也。苟无其顺,何以为逆”。

可见“逆传”是与“顺传”相对而言,前者是指病情之急剧变化,后者是指病情之渐进发展。至于温病传变,之所以有顺逆之分,除了与病邪性质和证情轻重有关外,人体正气的强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温邪犯肺,人心“包”的病机浅深:肺与心包同居上焦,主管全身卫气营血的运行。所谓“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即指此而言。由于在生理上卫气与肺相通,营血为心所主;因此,在温病传变过程中,肺与心包病变必然影响到卫气营血的正常运行,而反映出病情深浅的不同病理变化。上焦肺与心包病变中,结合卫气营血分成卫分、气分、人营、人血四种证候类型,以辩其轻重。温邪犯肺病在卫分者,病情轻浅;传入气分者病情较重;传人心包病在营分者病情严重;深入血分者则最为深重。

温病与伤寒的治法辨异:外感温热所见的温病与风寒引起的伤寒是外感病中的两大类型,其发病传变同是由表人里,由浅入深,病机变化均有卫气营血的浅深界限;这是两者在辨证方面的共同之处。所不同者,温病为温邪上受所致,伤寒为感受风寒而成;两者病因性质完全不同,故初期治疗方法截然有异。正如清代医学家叶天士所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辩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大异也”。

对外感温热病的辨治,首重卫分,因卫分受邪,其病尚浅,只要把握时机,早投辛散之剂,则可冀肺卫之邪,由表而去,从而截断病势,预杜传变。辛凉开肺,便是汗剂之意,首选辛凉轻剂的桑菊之属,如桑叶、、薄荷、蝉衣之类。然而辛凉之品,轻清有余,发散不足,对于温邪郁表,肺卫失和,表闭无汗之证,每难奏捷效。笔者从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对于这类症候的治疗,不能囿于温病忌用辛温之说,必须在辛凉之品中,配伍辛香开达,微温而不燥之药,即所谓“加以温药为导”,从而加强开表散邪之力。若纯投辛凉,或逐投苦寒,反有凉遏之弊。如笔者2003年治疗一患者:发热六七日,汗出不畅,咳嗽痰多,心烦懊恼,泛泛呕恶,咽喉红肿,舌苔薄黄微腻,脉浮而数。此乃风温伏邪,蕴袭肺胃,蓄于经络,不能泄越于外所致。处方以薄荷、蝉衣、葛根、金银花、连翘、牛子、柴胡等辛凉轻清之品以解肌散邪,疏泄表热;更加荆芥、豆豉微温开闭透邪,服用2剂而获效。

温为阳邪,最易伤阴,而辛温药物又多具伤阴助热之弊。如何掌握温病初起运用辛温之品的指征呢?笔者主张以汗泻畅否为辨证立法之依据。一般来说,温病初期,表闭无汗或汗泻不畅者,多属卫气闭郁较甚,表邪不能外达,此时须在辛凉之品中伍以辛温药物,以畅汗达郁。若汗出肤润者,则力避荆芥、豆豉等辛温之品,只需辛凉轻散,疏解表邪之味。反之若“汗多不忌豆豉”表散太过,必致误伤阳气,使邪不得从阳明而解,反而陷入少阴,神不守舍,痰浊用事,蒙蔽清阳,气机堵塞;或助阳化火,伤阴却证以致变证丛生。

里热内郁、用辛散透邪

温病传变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浅人深,如叶天士所言:“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但从临床上亦可看到,温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者经过正确的治疗,邪热有由内达外的趋势;这是由于温为阳邪,其性张扬开泄,邪虽内郁,却可表现出病势向上向外的特点。如吴鞠通治阳明温病用下法,主用清解,但只要邪热有外达之势,仍宜因势利导,透泄余热。可配伍辛散之品,利用辛散药物轻浮升散的特性,使内陷之邪由脏转腑,由里达表。如治一患者:“邪郁气闭,而阴证亏耗,以天花粉、鲜芦根等甘寒生津养证之品。滋润作汗之源,用桑叶、豆豉、薄荷等辛散之品,透邪外达。治“伏温化热,蕴蒸阳明气分”之证,以桑叶配以清气泄热之石膏、知母、黄芩、栀子等中药,奏清解透邪之功。治邪人营血,鼻忸吐血之证;以白茅根、侧柏叶、生地炭、粉丹皮、焦栀子等凉血止血之品,同时伍以桑叶、薄荷、淡豆豉,辛凉清解,以泄其温,而且忌骤用滋阴之品,恐温邪不得从阳明而解也。可谓“透营转气”之法。治温邪伏营,逆传心包,而见神志昏迷、妄言谵语、甚则角弓反张等,除用紫雪丹芳香开窍、天竺黄、鲜竹沥、菖蒲等清热济痰外,加薄荷、连翘等透泄之品,以使“伏温由营达气而解”。如笔者治一王姓患者:发热数日,有汗不解,头痛如劈,神志时清时眯,心烦胸闷,时而谵语。此乃”风温伏邪蕴袭肺胃,引动厥阴开滕,拢犯清空,阳升则痰热蒙蔽清窍,恐则引动肝风。遂急投羚羊角、茯神、石菖蒲、天竺黄、竹茹及珠黄散、竹沥等以息风定惊,济痰开窍。服药后神志渐清,头痛亦减,但身热未退;周身无汗,咽喉红肿,吞咽不利。此乃“风温由营及气,由里及表,表未得汗”而已,第2日于原方中又加人薄荷、二花、连翘增加透发之力,以驱邪外出。在治疗里热内郁之证时运用辛散药物,旨在借其疏散开达之力,以助里热外透,并非为解表而设。

温毒内犯、主畅汗泄毒

温毒伤人,传染迅速,沿门阉户,为病最重。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认为本病乃“外邪郁于奏里,遏于阳明,肺气不得宣降,胃气不得泄越“而致;并观察到此证“有汗则生,无汗则亡”。故初期必用疏散解表之剂,以疏表解郁,得汗则疹透,而诸症俱解,不可早进寒凉遏伏以致不治。烂喉丹痧,以畅汗为第一要义,治疗多取辛散之品,以畅汗泄毒。如治疗痧麻初期的恶寒发热、咽喉肿痛,口渴欲饮、遍体酸痛,心烦胸闷之证,以荆芥、蝉衣、葛根、牛子、西河柳、浮萍草、淡豆豉开表达邪;桔梗、前胡宣降肺气,二花、连翘、竹茹,清热和胃,凉而不遏,射干、僵蚕、马勃、生甘草解表利咽,诸药相合而汗出疹透热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