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两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两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探讨跟骨切开复位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对74例(88足)跟骨骨折分别采用克氏针、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按San天ers分型:Ⅱ型25例(29足),Ⅲ型22例(25足),Ⅳ型27例(34足)。随访6个月~6年,平均4.3年。结果:按Marlan天足评分评价,克氏针内固定组Ⅱ型17足,Ⅲ型15足,Ⅳ型10足;跟骨钛钢板内固定组Ⅱ型15足,Ⅲ型19足,Ⅳ型12足;从总优良率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从手术时间对比克氏针优于钛钢板组(P<0.05),从Ⅲ、Ⅳ型跟骨骨折内固定对比,钛钢板固定优良率要优于克氏针固定,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跟骨骨折克氏针、钛钢板内固定疗效均满意,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Ⅲ、Ⅳ型跟骨骨折内固定对比,钛钢板固定要优于克氏针固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克氏针 钛钢板 内固定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073

资料与方法

本组74例(88足)跟骨骨折,男64例,女10例;年龄19~57岁,平均34.7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或跳下54例,车祸18例,其他2例。部位:左41例,右19例,双侧14例。均为新鲜骨折。骨折类型,按San天ers分型,Ⅱ型25例29足,Ⅲ型22例25足,Ⅳ型27例34足。

手术方法:采用腰麻加连续硬膜外麻醉,俯卧位,选择足跟外侧扩大的L型切口,皮肤、皮下1次切开直接行骨膜下剥离,保护腓肠神经及肌腱,骨膜剥离器撬拨复位,同时挤压跟骨两侧,恢复后关节、距下关节、Bo小时lers角、Gissane角及跟骨长、宽、高度,用数枚克氏针将已复位的骨块固定,部分克氏针可跨跟距关节面进入距骨,使固定更牢固且保持跟距关节面平整,骨缺损行自体或人工骨植入,克氏针留于皮外,切口内置橡皮引流条,缝合切口。包扎伤口,行小腿石膏外固定。

同上和麻醉、切口,复位后选合适跟骨钛钢板将其塑形,使之与跟骨外侧面相服贴,用螺钉按顺序固定跟骨内、外侧骨块,粗隆骨块及后关节面,骨缺损行自体或人工骨植入,切口内置橡皮引流条,缝合切口。

术后处理:抬高患肢24小时后被动活动,48小时开始主动活动。术后静滴抗生素3~5天预防感染,术后2周拆线,石膏托固定4周后去除,6~8周摄X线片复查并拔除克氏针,无论克氏针还是钢板固定,术后12周逐渐弃拐负重行走。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软件,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例用X2检验。

结 果

本组74例(88足)获0.5~6年随访,平均4.3年,根据Marlan天足部评分标准,对2种内固定方法进行评定,分为优、良、中、差4级。

按Marlan天足评分评价,克氏针内固定组Ⅱ型17足,Ⅲ型15足, Ⅳ型10足,优良率分别为94.1%、66.6%、60%。

跟骨钛钢板内固定组Ⅱ型15足,Ⅲ型19足,Ⅳ型12足,优良率分别为:100%、89.5%、83.3%。

从总优良率对比,两组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手术时间对比克氏针优于钛钢板组(P<0.05),但从Ⅲ、Ⅳ型跟骨骨折内固定对比,钛钢板固定要优于克氏针固定,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2。

讨 论

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固定,优良率分别为100%、89.5%、83.3%。

原因:①切开直视下更有利于骨折准确复位,跟骨钛钢板类似Y型,分叉处角度大,长、短柄平行,中部结构坚强,不易疲劳断裂,组织相容性好,外型与跟骨外侧面相似,大小可选择,厚度薄,易于塑型,多孔多方向,前后、上下同时固定可三维成型,固定后跟骨较为整体,关节面不易塌陷,优点突出。

②因切开复位骨折位置好,跟骨钛钢板固定确实、有效,故早期可行功能锻炼,以避免踝关节、距下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由于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固定恢复了跟骨的基本形态和足的正常外形,结果令人满意,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尤其粉碎骨折的一种有效手段。

总的来说本两组内固定疗效均满意。但对于合并有跟骨内侧壁的骨折、跟骨载距突的骨折,因切口的局限,不易做到良好的复位和固定,再是因克氏针固定骨折的同时,也完全固定了距下关节,待拔除克氏针后距下关节僵硬,需经过2~4周的时间理疗和训练才能恢复。

参考文献

1Sanders R,Fortin P,dipasquale T,et al.Operative treatment in 120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Results using a prosnostic tomography scan classification.Cline Orthop,1993,290(9):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