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放手探究 着眼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放手探究 着眼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培养学生“有创意的生活”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目标之一,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创新素材很多,教学上应放手让学生历经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意识、问题意识、探索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一、以活动为探究载体,培养自主意识

品社(生)教材提供了许多活动范例,新课程倡导活动化教学。小学生好动,喜欢活动,乐于表现。以活动为探究载体,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社会生活有规则》在课堂上学生表演“拍球比赛”游戏,“跳绳比赛”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感悟到拍球、跳绳竞赛等也要有规则,比赛才公平。课后组成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去探究生活中的规则,他们深入图书馆、超市去探究,了解人们遵守规则和不遵守规则的情况。他们在活动探究中,不但积极参与,而且在小组间积极交流想法、发表自己的主见、创编游戏规则等,使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方式,从而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获得丰富而完整的学习体验,凸现主体意识,使自主能力得到锻炼。

以活动作为探究载体,能促进学生有主见的学习。当今的学生是在电视和互联网面前成长起来的,见识多,知识广,个性上显得成熟,独立意识、自主意识日趋增强,对自己更自信;思想上更敏锐,对人、对事、对社会有自己的认识,遇事有自己的见解;行为上,渴望参与,乐于表现。在课外探究活动中,不受教师、家长的约束,他们放飞思维,敢说敢为,充分表白自己的主张与见识。活动探究后的评价,他们常以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想法作比较,进行评价,评价中充分表白自己的意见与观点。因此,以活动作为探究载体,很好地为学生搭建参与表现的平台,促进学生在合作中自主,在自主中合作,自主意识得到锻炼,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二、以问题为探究目的,培养问题意识

凡是有创新素养的人,都具有爱问、善思,敢于打破常规,喜欢寻根究底,善于质疑的思维习惯,从问题中发现,从问题中得到启示,从问题中探究。小学生具有浓厚的好奇心,从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次,就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形成无数个小问号,以问题为探究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从教材入手,通过设计情境,提供问题情境,故事情境,事例情境,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生成问题;从学生实际入手,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甚至是司空见惯的而没有真正表达的问题;引领学生观察,发现那些平时看到而没有注意到的事物、现象和问题,帮助学生提升问题;从社会生活入手,通过让学生观察、调查,收集资料,引导学生认识那些能够知道而还不知道的事物或问题。总之,教学中要广开途径,大力猎取社会生活中的事例、现象和资料、常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发问题意识。

不能止于提出问题,还要放手学生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历经发现问题、设立假说、收集信息、搜集资料、整理数据、验证假说、形成结论等过程,使他们通过探索活动,获得探求知识的学习方式,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艰难的探索精神。通过解决问题,学会综合地、关联地、多角度地、切合实际地分析和思考问题,形成关心社会的态度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在探究解决问题学习过程中,伦理的、道德的、对社会价值观和人的行为方式的思考与判断贯穿始终,这会使学生在寻求解决或解释某个具体的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提升问题意识,而且得到行为品德的内化。

三、以实践为探究方式,培养创新意识

品德源于生活,良好的品行需要回归生活中进行历练,巩固、发展。“实践出真知”,只有让学生经过亲身实践形成认识、感悟,才能收获内在、深刻的体验。以实践为探究手段,促进学生自觉回归生活,在生活中探究发展,勤于动手,长于思考,动手做一做,画一画,结合教材的活动安排,让学生画下心中的科幻,设计出自己心中的佳作。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活动天地安排“我们的小设计”。一个学生历经家里用风车扬谷的辛苦,想到用太阳能做动力,设计太阳能扬谷器。按照他的思路,我指导他制成模型,参加青少年创新大赛,获市一等奖。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新科技新生活》在教材中安排“我的发现”供学生表达见识。一学生历经采摘金橘的艰辛,树小又高还有刺,爬树采摘很危险,他于是想到用“伸缩杆”。尽管他的奇思妙想,不一定能够创造出有效的新产品,甚至实践后无法收获正确的结论,但是整个过程必然为学生留下思维和行动的足够空间。对于小学生来说,探讨和把握获得探求结论的方式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

对自然、社会现象的探究是儿童的天性,让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来获得体验和经验,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场景,一个案例,通过采用调查、实验、探索、讨论、创造、制作等多种方式去探究,让学生的个性和创意在探究过程中张扬与表达,促进创新素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