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笔论”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笔论”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笔论最初应属于目录学的范畴,是六朝时期社会环境和文学自身发展二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又是在此二因素的影响下,赵宋之后人们不复提及。

关键词:六朝;文笔;文体;阮元;骈文

【中图分类号】:G257 【文献标识码】:A

一、文笔之辨的出现

1.文学自身的发展

“文笔”最初常被连称,所指相当于“文章”的概念,如《晋书・侯史光传》:“文笔奏议,皆有条理。”在这里“文笔奏议”连称在一起。又如《晋书・杨方传》:“着《五经钩沉》,更撰《吴越春秋》并杂文笔。”这里的“文笔”是与作品并称的“杂文笔”。东汉以前,大多以整部文集作品流传,而魏晋以降,文学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代,单篇作品大量出现,文体的区分就显得十分必要,当文学进一步发展,文体之分就带来了文笔之辩。

尽管文学的各种体裁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有所萌芽,例如《诗经》就有风雅颂之分,但真正从文学自身的特点出发进行文体区分却是要到了文学的自觉时期。曹丕在《典论・论文》里提到:“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这说明当文学进入自觉的时代,人们认识到不同的文体不仅有着不同的功用,更有着自身的特点和风格,于是越来越多的文体概念被确定出来,例如萧统《文选》分文学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等共三十八类。刘勰《文心雕龙》在整体上分文学为三十三类,每一大类,又划分出诸多小类。随着文体区分得越来越详细,便要求对纷繁芜杂的文体进行归纳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就涉及到文与笔区分标准的问题了。

2.社会心理及时代背景的影响

南北朝初期,虽然文笔还没有分开,但对文笔的特征却己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观念,在《梁书・萧子范》:“(王)尝曰:‘此宗室奇才也。’使制《千字文》,其辞甚美,王命记室蔡蘧注释之。”“其辞甚美”可以看出那个时期追求形式美的审美心态,于是刘勰提出了“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的区分标准,但因为这个标准只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区分,尚未触及到文学的本质问题,所以还是很难把文笔区别开来。随着战乱的不断,一方面,由于或战或和公文往来的需要,应用文有所发展;另一方面,人们体验到现实生活中的苦难,渴望在文学中寻求心灵的寄托,实现自我的救赎,于是在文章中越来越多地倾注自己的情感,这些“情文”也就与不押韵的应用公文越来越有区别了,最终萧绎在《金楼子・立言》中提出:“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笔,退则非谓成篇,进则不云取义,神其巧慧,笔端而已。至如文者,惟须绮毅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道会,情灵摇荡。”这样,萧绎在形式、音韵、情感三方面确立了六朝文与笔的区分标准。

二、“文笔辨析”赵宋以后不复现

1.文学自身的发展

本来把文与笔靠押不押韵区分开来就是有问题的,因为有些笔也是押韵的,

《文镜秘府》有“文笔十病得失”指出其不当之处。随着文学审美的发展,再加上诗歌创作的兴盛,人们把“文”中情感充沛的文学归为诗类,而“文”中说教载道之文学则与“笔”同,这样,诗笔代替了文笔,而此时笔的概念也得到了扩大,远不是南北朝时期笔的概念了。

2.社会心理及时代背景的影响

唐朝,为了纠正骈文的浮夸,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古文家以“言”为文,以“笔”为文,至此文笔混淆。如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引杜牧诗“杜诗韩笔愁来读”,但在《樊川集》却作“杜诗韩集”,可见诗笔并称也不为时人所用,随着古文运动在中唐和宋朝的深化,无韵之笔不再被称为笔,而称为文,如宋玉《玉津杂诗》“坐卧将何物,陶诗与柳文”。清冯班在《钝吟杂录》云:“南北朝以有韵为文,无韵为笔。至于唐季,凡文章皆为文,与诗对言,今人不知古称笔语为和何物。”

清朝,古文越来越拘泥于“义法”,内容空疏、拘谨枯淡。阮元为了打击以桐城派为首的古文派,为骈文争正统找到理论,于是重新把文笔论提出来,他认为桐城派所尊崇的古文,只是六朝时的“笔”;文必须“用韵比偶、沈思翰藻”。阮元在《经室集》中测问弟子:“六朝至唐皆有长于文、长于笔之称……何以宋以后不复分别此体?”他的学生从考据学出发一方面认为一些人如陆游多次“误‘笔’为‘文’”,另一方面“自欧阳修出,倡以单行为古文,王安石、眉山父子、曾巩起而和之,而文笔之称遂混”认为是古文运动造成的。

结语:阮元被誉为乾嘉考据学派强有力的殿军和总结者,他的观点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比如章太炎、黄侃、刘师培等,这些学人之研究“文笔”虽各个有其不同的取向,但都在相当程度上为后世学人铺垫了多条可资延伸的学途。

【参考文献】

[1](晋)陆机,文赋集释[M]张少康,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2]杨明照,等,增订文心雕龙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3]钟仕伦,金楼子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