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英汉概念隐喻的对比与翻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英汉概念隐喻的对比与翻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本文从这个观点出发,尝试对英汉语中的概念隐喻做以对比,讨论概念隐喻的普遍性及其民族文化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他们的翻译

一、 隐喻的概念性本质

隐喻从根本上讲是概念性的,不是语言层面上的,隐喻性语言是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1]。因此,莱考夫称之为概念隐喻。人类的概念系统基本上是通过隐喻建构的。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人脑储存着大量的概念隐喻,如Time is money,Argument is war等。为了理解隐喻的这一概念性本质,莱考夫与约翰逊举例进行解释:

基本概念隐喻: Argument is war.[2]

语言表达:

(1)Your claims are in defensible.

(2)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3)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arget.

(4)I demolished his argument.

(5)I’ve never won an argument with him.

(6)He shot down all of my argument.

事实上,我们在谈论“辩论”的时候并没有提到“战争”,但是我们是通过“战争”的概念来解释 “辩论”这个概念以及辩论的行为的。在英汉语中,这种解释事物及理解世界所采用的概念隐喻方式是共通的,因此,这种概念隐喻在英汉语里也是相同的。所以,上述六个例句分别可以译为:“你的观点不堪一击。”,“他攻击我论据中的每一个弱点。”,“他的批评正中目标。”,“我击毁了他的论点。”,“我在辩论中从没赢过他。”,“他击溃了我的所有论点。” 这正如莱考夫和约翰逊所说的,概念是通过隐喻的方式建构的,行为是通过隐喻来理解的,因此,语言也是通过隐喻的方式建构发展起来的[2]。

二、 英汉概念隐喻的共同性及翻译

语言的概念系统包含了成千上万个概念隐喻,概念隐喻是概念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的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隐喻的使用是潜意识的,绝大部分常规概念隐喻系统是潜意识的、自动的,使用起来是毫不费力的,正像我们的语言系统及概念系统中的其他部分一样。概念隐喻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

(7)The number of books printed each year keeps going up.

每年印书量持续上升。

(8)My income rose last year.

去年我的收入提高了。

(9)The amount of artistic activity in this state has gone down in the past year.

去年该州的艺术活动有所下降。

(10)His income fell last year.

去年他收入降低了。

(11)He is underage

他尚未到法定年龄。

(基本概念:多为“高/上”;少为“下/低”)

从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概念隐喻来自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经验,即把液体倒入容器中,液体的水平面随着容器中液体的增多而上升,或者是往一堆东西中添加事物时,其高度也随之增长。越多就越高/上,反之,越少就越低/下。日常经验中的这种对应关系是概念隐喻形成的基础,即认知是体验性的,隐喻表达根植于人类的经验。正如莱考夫和约翰逊所指出的那样,任何隐喻的理解和表达都离不开人类的经验[2]。英汉语民族有大体一致的情感经验,生活中都会有快乐和悲伤的经历,在情感的表达式上,都有从方向域投射到情感域的用法。关于方向隐喻,Lakoff 和Johnson 作出了一些解释[2]:快乐向上;悲伤向下(HAPPY IS UP; SAD IS DOWN.)。如:

(12)他们个个情绪高涨。

(13)她情绪低落。

(14)She is really low this week.

(15)That news boosted my spirits.

另外,英汉语中都有表达健康状况的语言表达式,都有从方向域投射到健康域的隐喻用法,即健康和生命是向上,疾病和死亡是向下(HEALTH AND LIFE ARE UP; SICKNESS AND DEATH ARE DOWN.)如:

(16)他的身体每况愈下。

(17)His health is declining.

关于方向隐喻,英汉语中还有一个相同的用法:好是向上;坏是向下(GOOD IS UP; BAD IS DOWN.)。如

(18)Crude stocks were expected to rise 200,000 barrels after imports

(19)美元不太可能持续下滑,2005年有很多因素随时可能会改变……

相同的概念隐喻在翻译时,在保留喻体形象的前提下采用直译便可传达出原语的意义,这是隐喻的普遍性特点使然,也是语言文化的共同性决定的,是不同语言文化的人能够互相理解和交流的基础。

三、 英汉概念隐喻的差异及翻译

语言中大量的隐喻性表达表明了隐喻性思维来自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然而,民族文化的特性对隐喻性思维也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了语言的隐喻表达。文化对于概念隐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隐喻方式受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也就是说,隐喻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受到诸如神话传说、意识形态、文学典故以及民族习惯等民族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语言影响人们观察、理解世界的方式,进而影响了概念隐喻的方式。语言隐喻化的原理证明,源语和译语都存在隐喻的多义性和可变性,二者交互作用,因此不可能用直译进行翻译。

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概念隐喻也不同。因此,有些概念隐喻是某种文化特有的。比如,在中国,吃的事物是几千年来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因此,汉语里有很多概念隐喻与吃有关,如“吃闲饭”、“吃香”、“吃不了兜着走”、“吃软不吃硬”、“吃不消”、“吃透”。英语里则没有这样的概念隐喻,因此,翻译的时候,必须放弃隐喻用法,进行意译,以传达原文的含义为主。上述这些隐喻表达可以翻译为:

吃闲饭lead an idle life

吃香 be very popular

吃不了兜着走be in serious trouble;unable to bear

吃软不吃硬 yielding to the soft approach while rejecting force

吃不消 more than one can bear

吃透 have a thorough grasp

概念隐喻的差异还跟语言的特点有关。在英语句子中,有时一个介词的意义相当于汉语的动词或形容词的意义。根据英语形合的特点,介词在语法上一旦需要,则必不可少,不可省略。而在汉语里,介词的使用远没有英语那么频繁,而且很多时候可以省略。英语里介词的隐喻性用法也是汉语里所没有的。比如介词“at”的隐喻引申:

(20)at two o’clock (time)

(21)at his ease (state)

(22)at a certain price (value)

(23)He plays well at football. (scope)

(24)Do this at your convenience. (combination of time and state)

可见,英语介词“at”的用法从时间域投射到状态域、价值域、范围域、以及时间域与状态域的双域整合。汉语介词则没有这种隐喻映射。翻译的时候需要译者了解介词所表达的概念在英汉语中的认知过程,根据此概念隐喻的普遍性和民族文化特殊性,有效地传达原文的意义。正如纽马克所述:“因为隐语翻译给译者呈现出多种选择方式:要么传递其意义,要么重塑其形象,要么对其进行修改,要么对其意义和形象进行完美的结合,林林总总,而这一切又与语境因素、文化因素如此密不可分,与隐喻在文内重要性的联系就更不用说了。”[3]这段话高度概括了隐喻翻译复杂的特性,浓缩了整个语言的翻译规律。正是由于语言词语范畴的隐喻性和两种语言词语范畴及结构的非对应性,翻译成为一种认知的、创造性的活动[4]。

总之,只有从认知的角度研究概念隐喻的翻译,才能真正做到忠实、通顺。这就需要译者熟悉两国文化,了解原语的隐喻化认知过程,及其在目标语里的认知过程和对应表达。因此,隐喻的翻译不是简单地由原语到目的语的直线操作,而是多重手段综合利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Lakoff,George.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In Andrew Ortony(ed.),Metaphor and Thought[M],202-251.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245.

[2] Lakoff,George.and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4,5,19.

[3] Newmark.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113.

[4] 谢之君.翻译中的隐喻性认知.上海科技翻译,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