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健康教育:谈话――结婚(大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活动简介】结婚,这一社会现象的概念已经比我们预期的要早得多地出现在幼儿可以体验到的生活中。老师作为一个旁观者经常会听到“我和×××要结婚的”或“×××是我的老公(老婆)”等等。幼教工作者不应该完全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要积极地面对,以恰当的方式和措辞来和幼儿讨论有关结婚的内容。
【设计思路】对幼儿来说,结婚应该是属于成人世界的,他们难以接触到这个概念的较为深入、本质的层面。幼儿对结婚这一概念(现象)有认识吗?认识到何种程度?比如,除了什么是结婚,对结婚的年龄、结婚双方的性别、婚姻中的伦理等有没有认识,认识到何种程度?幼儿对结婚的认识从何而来,有何特点,又有什么样的教育意义?带着这些问题,老师针对大班幼儿设计了一次谈话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反映幼儿对结婚的初步认识,并帮助幼儿形成对结婚的朴素理解。
2.能理解婚礼只是结婚的一个表现形式,两者有区别。
3.能在大家面前用完整的语言阐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婚礼进行曲》音乐磁带;婚礼现场影片片段。
2.婚礼用品:喜字、红心、婴儿玩偶。
3.提问字卡:黑板
【活动过程】一、播放《婚礼进行曲》引出谈话主题
老师:今天老师想和小朋友们聊聊天,聊什么呢?请大家先听一段音乐。(播放婚礼进行曲)
提问:这是什么音乐?在哪听过?
二、出示主题字卡:结婚,进入谈话主题
1.出示谈话字卡:什么是结婚?
(1)当有幼儿说出婚礼场面时,老师可以出示中西式婚礼中新郎新娘玩偶,请幼儿观察并回忆:自己见过的新郎新娘是什么样子的?
(随机教育:请幼儿根据已有记忆比较中西式婚礼的不同之处,老师可适当提醒幼儿:婚礼场地、服装等有何不同)
(2)请幼儿回忆见过的婚礼场面,老师配合幼儿摆出一些婚礼用品,让幼儿说说它们的用途。
小结:幼儿在听到“什么是结婚”这样的问题时,脑海里马上浮现出婚礼场面的种种景象,“结婚就是要有个新娘子还有新郎;结婚就是两个人在一起,永远不分开,还要生小孩;结婚,是要放鞭炮、可以吃糖、又可以玩气球……”
2.出示谈话字卡:结婚的人数
提问:三个人可以结婚吗?为什么三个人不行?
一定要两个人么?一个人不行吗?
小结:幼儿基本能认识到结婚是两个人的事,而不是三个人一起结婚,或者一个人就能结婚。
3.出示谈话字卡:结婚双方的年龄
(1)结婚的最小年龄
提问:要长多大才可以结婚呢?
像小朋友这么大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
长到几岁才可以结婚呢?
(指着男女小朋友)你们都是大班小朋友了,可以结婚吗?
(2)双方的年龄差距
提问:一个老爷爷和一个小姑娘能结婚吗?
一个70岁的老奶奶和一个20岁的小伙子能结婚吗?
老师和男小朋友能结婚吗?
两个人差多少岁可以结婚呢?
小结:幼儿能认识到小孩子不能结婚,要等到长大后、到某一年龄以上才能结婚。在他们看来,结婚双方的年龄差距不能太大,一个老的和一个年轻的不能结婚。
4.出示谈话字卡:和谁结婚
提问:结过婚的人还能再结婚吗?
爸爸再去和别的阿姨结婚可以吗?
妈妈和舅舅能结婚吗?
哥哥和妹妹能结婚吗?
小结:幼儿还认识不到婚姻中的“伦理”问题,他们更多地将伦理问题转化成年龄问题、是否“重婚”的问题(如“爸爸已经和妈妈结婚了”)。
5.出示谈话字卡:结婚以后
(1)请幼儿观看动画片中公主和王子结婚的片段
提问:结婚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提到生小孩,老师出示婴儿玩偶,让幼儿示范怎样抱孩子,怎样给孩子喂奶)
小结:幼儿能认识到结婚后双方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结婚后要生小孩,妈妈照顾孩子,爸爸上班挣钱,似乎较多地受父母在家庭中所承担的角色的影响。
6.老师小结谈话内容
“今天我和小朋友们聊天很高兴,通过聊天,大家告诉我,我知道了,结婚就是一个长大了的男的和一个长大了的女的,他们年龄差不多,彼此喜欢对方,要永远在一起了,他们生宝宝,并且照顾宝宝。”
7.延伸活动:命题画《我的婚礼》或《我见过的婚礼》
【教学反思】幼儿对类似结婚这样的发生在他们生活周围的社会现象是有所认识的,这些认识通常会比成人所想象的要来得丰富、深入。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早熟”等加以判断,而更应看到幼儿学习的特点,即社会建构。幼儿不仅在与他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建构着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方法,也建构着态度与情感。类似“结婚”这样的内容也可以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既然这些内容在深深地影响着幼儿,占据着他们的心理,幼儿教育工作者就不应该完全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要积极地面对。当然,选择什么样的角度切入,期望通过这样的教育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是值得讨论的。
参考文献:
鄢超云,皇甫敏化.关于结婚.学前教育,2006(5).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油田公司准东采油厂文体中心第三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