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非典”时刻的非常亲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非典”时刻的非常亲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非典”骤然降临的时候,人类的生命受到了威胁,人们惊慌了。但就在人们惶恐的时候,却有那么一群人,日夜与“非典”患者亲密接触着,与“非典”病毒对抗着。他们就是“白衣天使”,是于晓春这样的人们,他们在生与死之间体会着生命的可贵,亲情的可贵……

一声令下,

毅然开赴“非典”战场

今年2月中旬一个清冷的早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ICU(重症监护病房)的主治医师于晓春正准备下夜班,突然接到科里的命令:医院组建治疗患“非典”病人的临时病区,调她马上过去。

自春节以来,她已经听到许多人被感染这种来路不明的急性传染病的消息,她的心情很沉重。她也多次跟曾是临床医生的丈夫讨论这件事,但终究没有结果。当她听到许多医院传来医护人员相继被感染的消息时,她坐立不安:医生倒下了,谁来救治病人?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病?是什么病毒引发的这种病?这些问题久久地困扰着她。

医院的命令下达给她的时候,她连思考的机会都没有留给自己,就同意了。在走进那个特殊的防护区前,她只匆匆用冷水洗了把脸,梳理了一下短发,并给丈夫打了一个电话通知了这件事。电话挂断前,她说:“我这就过去了,不回家了。”平静的话语,就像是平时下班要和哪个护士去逛商店一样。之后,就直奔临时作为“非典”病区的大楼。

紧张且繁忙的抢救工作迫使于晓春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医院,她心里没有了家的概念。那时候,正是广州市被诊断为“非典”的病人最多的时候,在这些病人中,有近1/3是于晓春的同行或曾经的同事。这情景令她心急如焚,她不敢有半点松懈,她怕因自己的疏忽而失掉这些战友的生命。因此,她没有像过去那样正常上下班,甚至很少抽出时间给家里打个平安电话。病房里,她跟着总指挥赵子文主任一起给病人插管、做病历记录,每一个病人,他们都要看一眼,安慰一句。到了换班的时候,她就和赵主任一起催其他医生、护士去休息,而自己却经常是 “连轴转”:累了,就在休息室歇一会儿;睡醒了,又全副“武装”,上阵“抗敌”……

那一阵,她除了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家庭,更忘记了生活,也忘记了自己的生日。一天,丈夫打来电话,问她记不记得当天是什么日子,于晓春正在病房里忙着,就急急地问:“什么日子?你说是什么日子?”因为心里急,所以声音也比平日里大。当听到丈夫说:“是你的生日!”时,她不由得重复了一遍。家的感觉一下子走近了,那会儿,于晓春的眼睛湿润了,她的心里在想:很久没有回家了,不知丈夫过得怎么样?不知女儿长高了多少?她感谢丈夫在这个时候说出这句话,在这个时候, 她更能体会丈夫心中对她的思念和关爱。

于晓春的话被在一旁工作的护士长张积慧听到了,她觉得医生在抗击 “非典”的紧张日子里过生日是件不同寻常的事情,于是,就悄悄换了衣服,匆匆下楼了。不一会儿,她提着一盒生日蛋糕回来了。顿时,这个临时病区一改平素的沉闷,充满了难得的喜悦和热闹。十多个医护人员围着临时拼成的餐桌,看着于医生拿刀切蛋糕,不由得鼓起掌。然后,大家与于晓春一起分享这幸福温馨的时刻……

“非典”中传来丈夫的深情

于晓春毅然奔赴“非典”战场的时候,丈夫王小明给予了她非常大的支持:没有说一句不同意的话,就开了“通行证”,这令于晓春非常感动。她知道,丈夫和她一样清楚“非典”疫情的严重。事后她曾就这件事问丈夫:“那时候,你怎么那样冷静?”丈夫的回答比最初给她开“通行证”时更令她感动:“我也不愿意你去‘非典’病房,但我知道,我拦不住你。医生的职责决定了你的战场,而你的个性更决定了这件事的结果。”那天,丈夫说出了于晓春在他心中的形象:“在别人眼中,你是个娇小的女人,举止温婉、随和,遇事也不会急风似火,很沉稳。但这只是表象,而你的内心深处却是坚韧和执著的。说白了,你就是个外柔内刚的女人,凡被你认为有道理的事,你就绝不会犹豫。知你莫过我,我怎么能拦你?”听到丈夫这一席深情的话语,于晓春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流出来。泪光中,她和爱人深情地相拥在一起。

于晓春与“非典”抗战的时候,最苦的人就是丈夫王小明了。因为医院离家很近,所以,在那“非常时期”的 3个月里,王小明每天只能为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的妻子默默地祈祷。有时候,他会想到两个人刚刚结婚时的情景:那时候,他和于晓春两地分居,直到有了女儿之后,才一家团聚。他曾经为那些没有陪伴在妻子身边的日子懊悔,但那时妻子的身边还有其他的亲人照顾,现在呢?现在每天妻子都身处在危险之中,而他却无能为力,甚至不能近前看看她,安慰她。所以,那些日子,他所有的心思都在妻子身上,一听到有医护人员被感染,他就着急:他不能确定,那是不是他的爱妻……

有一次,在公交车上,王小明听到有人说又有几个医生被传染了,他的心思立刻飞到了工作在病房里的妻子身上。就在他脑子跑神儿的时候,善于察言观色的扒手盯上了他。下车后,当他想给妻子打电话时,却发现裤袋里的手机已不翼而飞……

有时候,他也会警告自己要集中精神,但却总是分神。他想到了给于晓春打电话,他知道,只有确定地听到妻子的声音,他才能安心。于是,他只要有空就打,或者凭着他的感觉估计于晓春能接电话时,他就打。虽然也担心会影响于晓春的工作,但他宁愿让于晓春训几句,也不愿意自己提心吊胆地生活,那种没着没落的感觉,他受不了。

对于王小明来说,那些日子里,他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给妻子打电话,每当听到电话里传来妻子的声音,他就会像个孩子似的高兴。所以,每一次他都希望跟于晓春多说几句。但于晓春忙,每一次通电话总是催他早点挂断。面对这个“不解风情”的妻子,他只能一再嘱咐她多喝水、多洗手,穿好防护服……一遍又一遍。丈夫的“口罗嗦”让于晓春觉得不耐烦。但她明白这些“嘱咐”的后面隐含着的深情牵挂,更懂得这是平时不善言语的丈夫惟一的表达方式。所以,当丈夫“嘱咐”她的时候,她就答应着,她不想让丈夫为她担心。

但无论怎样,王小明还是很惦念妻子,他担心,于晓春忙起来的时候,所有嘱咐过的话她都会忘记。他决定去看看妻子。那天,他事先在电话中和妻子约好在医院的长廊外见面,然后准备了妻子喜欢吃的水果,欣然前往。空旷的长廊外,早春的冷风肆意地吹着,寒冷彻骨。于晓春从那座临时隔离的大楼里走出来,白色的医生服里套着几件单薄的衣裳。看着心爱的妻子为了见自己一面,如此匆忙地出来,王小明心疼了,他决定换个地方跟妻子说说话。当他看着于晓春坐在自己的面前,安心地吃着刚刚削好的苹果时,他幸福极了。

期待“和平”, 回家的感觉真好

经过医务工作者3个月的艰苦战斗,广州市的“非典”病情得到了控制,于晓春也回到了她原来的工作岗位。在工作恢复正常之后,于晓春的家庭生活也恢复了正常,她又可以回家了,可以为丈夫做可口的晚餐,看着女儿在晚饭后练琴,或者在灯下看书了。

于晓春可以回家的那天,丈夫王小明特意在附近的餐馆里安排了一次只 有他们两个人的晚餐。那天,他们就面对面地坐着,以这种特殊的相聚方式释放着积存在心底深处的思念。

于晓春一家的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她还在学习,为了可以救治更多的病人;王小明还在忙碌,为了妻子和可爱的女儿。但他们的内心对生活的感悟已经不同。3个月里无法忘记的漫漫长日,使他们经历了一次生与死的人生体验,更使他们明白:珍惜今天,珍惜生命,珍惜可以与亲人团聚的每一天,这是最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