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味”的美学内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味”的美学内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研究中国美学,特别是中国古代美学,必须要研究具有体现美本质的“味”,才能理解中国古代美学的内涵以及中国美学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特征。本文将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味"的美学历程进行梳理,第二部分是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找其内在依据,第三部分是分析以“味”的美学内涵。

关键词:美学;历程;依据;内涵

1 “味”的美学历程

1.1 “味”字群的美学含义

“甘”,《说文解字》:“甘,美也,从口含一。”“甜”,《说文解字》:“甜,美也,从甘从舌。舌,知甘者也。”“羹”,《说文解字》:“小篆从羔从美。”“味”字群的字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从权威文字学书籍《说文解字》对它们的解释中,我们初步认识到,凡是能给人味觉满足与享受的对象,古人均以美对之进行解释。

1.2 “美”与“味”的文字学解释

“美”,《说文》:“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中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关于“羊大为美”,清代的文字学大师段玉裁概括道:“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羊大则肥美。”“味”,《说文》:“滋味也,从口未声。”“滋味”,高锈注:“美味也。”从这两个字的文字学解释上看,古人的审美标准,与直接的味觉享受有密切的关系。

1.3 “味”成为纯正的美学范畴

“味”进入文学艺术领域,其端倪首见于孔子《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将音乐之美比喻成肉味之美。《礼记》《老子》中也有相关的以“味”为美的言论。而使“味”成为真正美学范畴的是钟嵘。在《诗品》中钟嵘对“味”进行了阐释,并使其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将“滋味”视为诗歌创作和鉴赏的审美标准,从此,“味”经由文学实践的发展,被推上了纯的美学范畴的轨道,“味”的美学旅程真正的名正言顺了。

2 以“味”为美的内在依据

2.1 以“味”为美与饮食文化的发展

在饮食上,要从食物中获得美的享受,就要具体化到对“味”的调和上。“中国的菜肴素以滋味著称,味被誉为是中国烹调艺术的精髓。” ①《吕氏春秋・本味篇》云:“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筏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去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礼。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有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咸而不减,辛而不辣,淡而不薄,肥而不f。”先秦时期,调味理论已经很发达,当时仅在黄河一带,调味品就有用到了盐、姜、桂、枣等十余种。在调味过程中还采用了预制调味、烹中调味、辅助调味等方法。由于调味技术的发展,当时出现了很多调味、辨味大。饮食文化得到重视和饮食中对“味”调和最追,其最终目的是获得美的味觉享受。味觉的美是最直接的美。

2.2 以“味”为美与野性思维

列维・斯特劳斯在《野性的思维》一书中,对世界各地的原始部落进行了研究,给我们展示了原始思维的特征。他指出野性的思维是一种无微不至的关心周围事物的思维特征。而这种思维运用到美学领域中,是以“味”为美的思维依据。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由此古代人们特别关注味觉,味觉器官也较为敏锐发达。野性的思维使人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周围及自身,那么他们不可能会忽略自己发达的味觉。

2.3 以“味”为美与古典审美理想

古典审美理想是一种追求情与理,美与善,意与象,诗与乐相统一的一种审美取向,体现了古人尽善尽美的美学追求。这种审美理想在先前时期就已经产生,对中国的审美具有极大的影响。古典审美理想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味”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审美范畴,其特点是符合古典审美理想的。民以食为天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食”是人能够活下去的前提,而且追求食物的美味能够到来极大的味觉享受和生活趣味。无疑具有美和善的特点。而美味的产生是经过精细调和而成的,是具有包容性的,也符合古典审美理想的特点。诗歌要想体现“诗味”也必须是对赋比兴手法的巧妙融合运用,才能达到效果。“诗味说”是中国古典审美理想的极大成者。其理论不仅以“味”命名,其艺术效果的实现与“美味”的调和理论有相同之处。故以“味”为美体现中国古人的一种高尚的审美理想。

3 “味”的美学内涵

“味”作为中国古典的审美范畴,体现了古人审美中对美与善的追求,体现了民族的审美标准和思维。以“味”为美体现了传统审美观念的女性偏向性。这种偏向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以“和”为美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是礼仪之邦,有着历史悠久的礼乐文化。进入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将社会上的人分成若干个阶层。为了方便管理,统治者制定了种类繁多的条文,企图达到理顺阶级关系的目的,“礼”由此产生。但由于“礼”是以强制手段体现了阶级的差异性,是硬性的,它不能很好的调节阶级关系。因此统治者推行“乐”,试图以“和乐”来感染人民,使臣敬君,父子和。这便是以“和”为美产生的背景。以“味”为美体现了这种审美追求。“味”最初被引入音乐领域,比喻音乐产生的艺术感染力。用“味”来比喻“声”,其实是用“味”的调和来说明音乐只有“相济相成”,音声相和才能产生艺术感染力。在调味理论中,运用到的“故久有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咸而不减,辛而不辣,淡而不薄,肥而不f。”也是一种中庸和合的理论。钟嵘的“滋味”说将“味”视为诗歌的审美特征,在《诗品》中,它论述了如何使诗歌有滋味。他指出了要对赋比兴的合理巧妙运用。比兴的特点是托喻委婉,寓意深刻,而其所患在意深,造成晦涩。赋的特点是铺陈细致,但其所患在意浮,导致冗赘散漫。因此他提出要“宏斯三义,酌而用之。”由此看来,赋比兴不是随意用也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而是有所节制,有所兼顾,体现了中庸和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