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90”后写作者和他们的文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90”后写作者和他们的文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90后”作家语录

“我不喜欢‘90后’作家这个标签。”

“我从来不看韩寒、郭敬明的书。”

“别叫我是‘90后’作家。”

“‘90后’只是‘80后’的跟班。”

“‘90后’要再出一个韩寒、郭敬明?不可能!”

“市场将我们定义为‘90后’作家,就是想模仿‘80后’作家成功的路子,然后好卖书。”

“‘90后’文学只能是对‘80后’的一种复制。”

“现在是即使你写得很烂,但只要你在写,你就会被称为‘作家’。”

“我们其实和‘80后’没多少差别。”

“‘90后’不可能颠覆‘80后’,也没必要去颠覆。”

“大多数‘90后’作家心中,网络流量大更新速度快,只有优秀的作品才能变成纸质的。”

文学曾经一度是青春的必然理想之一,“80后”为这种理想树立了最经典的成功样板。

但是这也成为“90后”文青无法摆脱的宿命,从一开始,他们就注定和“复制”与“被复制”扯上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前一种是“90后”自己主动想“复制”,跟着“80后”的文字按图索骥,试图从中也找到自己的成功;后一种是“被动复制”,施动者来自于市场,出版商试图将他们按照“80后”的模式去操作赚钱。

事实上,直到今天,经历了近十年时间,两者都没有获得想象中想要的那种成功。在这一写作群体中,“平均成绩属于中等”的人很多,却缺少了当年如韩寒、郭敬明这样可以一呼百应的领军者。

太久的等待容易消磨掉最初的激情,太远的未来容易让梦想失去最初的方向。十年之后,“90后”文学和写作者,陷入了普遍性的平庸之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成绩突出者,也尚差最后一击的爆发力。

“90后”文学该往何处去,成为“90后”写作者的集体迷茫和焦虑。

抛开别的暂不说,单就外面的世界而言,套用曾经流行的一句通俗歌曲来解释:“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太快!”和“80后”写作者所处的年代相比,“90后”的幸运与不幸都和网络有着紧密的关系。

这十年来,洪水般泛滥的网络流量,让每一个喜欢写字的“90后”,在开始的时候都拥有同样广阔的平台,然而,网络带来的另一面,就是彻底瓦解了写作的经典意义。文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想,而是沦落街头,和无数的方言俚语混杂为一体,充满了过剩的世俗,这也让“80后”所享有的聚焦效应不再重现,即使“90后”的写作者远多于“80后”,但在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里,他们就如不时飘落在海面的一片树叶,转眼即逝。

“生于网络,死于市场。”也许是对这十年来“90后”文学之路比较形象的总结。

对于成功的渴望,也让很多“90后”在泡沫遍地的网络世界里,失去了最初的镇定和从容,他们开始试图借助于网络流行的技术方式,抵达梦想之地。然而,就如只在意是否能搭上一辆车,却不管这辆车将驶向哪里一样,结果也许是离最终的目的地更远。

从幻想到现实,从激情到平和,是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会经历的过程。十年,也让“90后”们“变老了”,他们的心智日益成熟,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也更加理性。面对今天这个网络世界信息巨量过剩的现实,他们清楚地看到了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的渺小和无能为力。对于文学和写作的概念,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自我的重新定义。

他们不再强迫自己沉溺于幻想之中,把一直投射在“80后”背影上的目光收回来,开始注视自己脚下的路。

这样的变化,让他们的思维从“个体”延伸到“群体”。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而一个群体的声音至少可以放大某种符号――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就这样应运而生。

2010年夏天,北京。“90后”作家中的佼佼者李军洋、顾文艳、李泓业、陈胜等一批人,筹划创立了属于“90后”写作者的第一个“民问组织”,提出的宗旨就是“团结所有热爱文学的‘90后’,实现‘90后’文学的抱团发展”。第一届“中国‘90后’作家论坛”也于2010年7月在北京召开。

2011年7月,第二届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年会移师重庆南川,云集了当下最具人气的全国“90后”作家近百人,除了完成联谊会改选等事务工作,在这里,“90后”作家对自身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为深刻的一次“自我批判”。

他们对于自身的审视,既有理性的分析,也不乏犀利的言辞,安静或者张扬的表情背后,都同样是试图为一代人的青春找到解释的严肃和认真。对于“90后”文学和写作者来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而他们对于自身的反思、检视和解读,也在某种程度上为认识当下“90后”的真实状态,提供了最直观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