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点将季前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NBA的每一年都有固定规律可循,10育人初开始训练营,10月份第二周开始季前赛、10月下旬或者11日初开始常规赛季,来年4月下旬开始季后赛,6月份开始总决赛……这一固定路数,已经是NBA的固定习俗,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季前赛,英语原文为“Preseasen”,究竟酝酿着什么样的玄机?季前赛能窥视到球队的常规赛季强弱么?不同球队对待季前赛态度是否有所迥异?季前赛对职业体育发展有必然利弊么?
不同利益集团的沙盘博弈
多数球迷在常规赛季开始前不会将太多精力放在NBA球员名单上,但事实上,每年9月下旬多数球队的球员名单人数全都超过15人,甚至达到20人。自然,其中的部分名字,会在10月下旬成为历史――而季前赛,就是考验这些“非保障合约球员”的试金石。
如何对待季前赛?NBA的球队基本分为三大出发点
1.主力阵容基本没有在夏季运作中出现波动的球队,这类球队需要季前赛给菜鸟们一些出场机会,也需要给短工们一些机会,在季前赛发挥出色的菜鸟或者短工,前者可能在常规赛季受到更多主帅战术的关照,后者则可能拿到一份金额不算大却根正苗红的NBA正式合同;
2.主力阵容因为交易或者换血等缘故,出现大规模变动的球队,这一类球队因为人员轮转体系的剧变,迫切需要验证新阵容的含金量,不计入常规赛季胜负的季前赛自然是最好的试验场,新球员,新战术都将在这得到体现;
3.根本没有敲定新赛季主力阵容的球队,这一类球队未必就是弱队,相反,大有可能是手头球员资源丰富的球队。因为某些位置存在多名球员竞争,主帅需要季前赛尝试不同球员不同位置出战时间的调解来观望最佳结合点,从而保障常规赛季开始后能够立刻进入角色大开杀戒。
上述的几大出发点属于冠冕堂皇,或者说人人心知肚明的东西,还有些背后的潜在竞争,对季前赛参与者来说非常重要:
尚未签约的菜鸟:首轮菜鸟一般早早签约一些第二轮菜鸟却未必能博得东家的青睐,对他们来说,季前赛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若不够卖力打动不了主帅,新赛季开始前就面临着尚未上岗就立刻下岗的危机;
自由球员:优秀的自由球员固然是人人争夺,但一样有些自由球员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类型他们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在暑假期间获得合同。于是不受保障的试训合约就是他们敲开NBA大门的钥匙发挥出色的自由球员才有机会留在NBA;
小联盟球员:试训邀请函的接受者不局限于自由球员,一样会发给一些小联盟的顶级球员他们没有参加过选秀或者之前打过NBA却没能站住脚,季前赛的表现一样有关未来前途或者“钱途”――要知道NBA底层球员的收入都顶得上小联盟的巨星级球员。而且,小联盟球员多有背后小算盘,就算无法转正为NBA球员,只要季前赛表现够抢眼,一旦某支NBA球队常规赛季有个三灾六难,该小联盟球员很可能立刻收到候补短工合约的召唤。
边缘化人物:一些在球队中边缘化的竞争球员非常看重季前赛,譬如某支球队已经有了主力中锋并且锁定了首席替补中锋,却存在另外两名在册球员竞争第二替补中锋的位置,这两名球员必须为了出场时间而奋发图强,季前赛就是最好的表现阵地,他们需要让主帅看到,自己不仅能打比赛,还能更积极更拼命的打比赛。
本色――无人喝彩
中国球迷可能会对季前赛抱有极为浓郁的兴趣,这不奇怪,因为大陆看不到NBA的常规赛现场,季前赛虽然意义远不能与常规赛相比,毕竟有着原汁原味的NBA赛场气氛可以享受――幸运的是,到海外打季前赛的球队也全都收到过来自联盟办公室的暗示,清一色儿主力球员颇为积极,断然不会出现全盘龙套走过场敷衍球迷的冷场。类似的事情也在欧洲发生着,NBA在海外打季前赛的球队卖力程度远远胜过本土打季前赛的驻扎球队。
这并不是真实的季前赛。
季前赛的胜负成败根本不计人全年82场基数。因此,季前赛比分牌从来不是球队主帅们关注的东西,他们更看重的某些球员无球走位意识或者战术执行能力或者某些技术动作的优劣。至于比分?很多主教练往往到了最后一节才看看比分牌,若差距不大就安排到两个战术尝试追赶,顺便考察一下球员的关键球韧性,若差距过大则直接放弃,继续用龙套班底消耗完48分钟断然不会精英倾出,这不仅是为了保护主力球员健康潜在目的也是为了隐藏球队的某些战术特征不至于无谓的过早暴露于光天化日。
这一主题思想的引导下,季前赛的“精彩程度就可想而知。多数美国本土的季前赛票房相对冷清(球迷们不会对胜负无关紧要的比赛感兴趣)。因而,若关注美国本土票务网站的球迷会惊讶地发现,NBA球队对季前赛门票的热情推广政策简直只有“不遗余力”才能形容(因为不积极推广给出折扣价,根本没人买票入场看球)。即便如此,多数本土季前赛赛场的看台上,仍然坐不满,主场球迷的喝彩声也断断续续若有若无,与常规赛宾朋满座的景象不可同日而语。相比美国本土季前赛,海外季前赛战场却炙手可热,这也符合逻辑,美国球迷平日有大量正式比赛可看(每个赛季至少41个主场),谁有耐心花钱去看价廉物却不美的季前赛?海外的NBA忠实球迷却相反,往日根本看不到常规赛,只能用季前赛过过干瘾,入场券常会被炒作到一票难求的地步,平白无故让黄牛党的腰包狠狠赚了一把。
倒也不能说美国本土季前赛就48分钟一无是处,通常来说,精彩程度与出场球员的卖力程度成合理配比:若场上球员均是主力核心,那该阶段的比赛多半就属于注重配合根本不在乎比分的表演;若场上球员均为龙套球员,老兵以及那些来自小联盟的过江龙――那球迷们就有眼福了――真正拼命要杀出一番天地的就是这个特殊群体,他们才会在季前赛上演货真价实的肌肉相搏你死我活,倒也不是为了什么深仇大恨,只是做出样子给主帅看:你看我多卖力,不签我简直是你的重大失误!――商业篮球联盟,利益当道,作为联盟生财工具的球员,往往也身不由己配合机械化的思维模式。
笑里藏刀的文化侵略
大卫・斯特恩的面貌有些像弥勒佛,但这位慈眉善目的老兄却从来不是省油的灯,自从1984年接任NBA总裁迄今的二十多年岁月中。斯特恩力推的“全球化策略”就没有停止过“文化侵略”的脚步,不难想象,多数国家都会出于或多或少的“保护本土篮球市场”的出发点,而谨慎对待NBA常规赛落户的请求,但对于挂着“友谊、交流、互动”招牌的“季前赛”却没有充分的拒绝理由,于是NBA遍地开花杀入全球各大城市举办季前赛――对NBA来说,劳师动众挥金如土地远渡重洋,自然不会是为了“支援不发达地区建设”,更多目的无非是侵占全球篮球消费力市场,不论是北美、南美、欧洲、亚洲,在大卫・斯特恩看来,均该纳入NBA版图,而市场侵略的最初起步点,就是文化侵略,就是从NBA文
化的渗透开始潜移默化收纳全球年轻球迷,培养未来的消费力量。
2004年NBA在中国进行了两场季前赛,参赛球队为休斯敦火箭和萨克拉门托国王,2007年秋天,更是让上赛季东部冠军克里夫兰骑士与奥兰多魔术飞抵中国打季前赛。这样的勾当,NBA官员们早就驾轻就熟,欧洲与北美早就是NBA季前赛的常驻阵地,亚洲也正在逐渐蚕食中,有理由相信,若不是非洲消费力过低,NBA在非洲地区的扩张方式也不会仅仅局限于“篮球无疆界”或者“NBA大篷车”,一样会有大规模的季前赛安排搬迁到非洲战场。
季前赛对NBA常规赛季的胜负不会产生本质影响,季前赛的成败场次,也因为上述章节所述不同球队不同出发点的缘故,而无法作为衡量强弱的固有准绳。可是近年来,NBA在季前赛安排布置上花费的精力甚至高于本土常规赛,背后窥视的仍然是全球球迷的腰包而已。
回顾下NBA历史,也被称为“表演赛”的季前赛对联盟霸业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早在1967年ABA诞生与NBA互相对峙,两大联盟就有过一番明争暗斗,鉴于早期ABA发展势头蓬勃NBA尝试过与ABA瓜分北美篮球市场,71年夏天开始,NBA与ABA就开始了两大联盟之间的互斗,美其书曰“表演赛”,本质上就是巴不得压倒列万的季前赛对抗,这一番季前赛,一直维系到NBA被并前的1975年,而在71年“表演赛”刚开打的那一刻,就已经有媒体开始高呼“北美篮球市场统一有望”――最终结果是NBA果然吃掉了ASA,这期间固然有ABA经营不善的缘故NBA的所谓“表演赛”也对迅速同化两大联盟球迷产生了不小推动。
也就从NBA与ABA一起打季前赛的时代开始,NBA渐渐认识到季前赛在文化侵略领域的独到作用,日后的80年代中后期大刀阔斧杀入欧洲市场,季前赛更是功不可没的重拳,对打破东西半球冷战壁垒也是颇具意义的爆破点。
需要特别标注的是全球各地季前赛承办合作方,NBA的脚步一旦跨出星条旗地盘,就属于“外来和尚”,想要到处吃得开,毕竟得找某些当地篮球媒体或者组织的支持才能获得最佳扩张效果,因而,每一处季前赛举办地的当地协办方也如临大敌,对NBA来说,这无非是广告,而对协办方来说,球迷接纳的热情,将是当地市场在常规赛季转播热情反馈度的晴雨表。
点兵无非一出戏
如果说11月初的NBA各支球队都要纷纷出征,10月上旬开始的季前赛便是点兵的过程,诚然,点兵时候的盔甲鲜明会造成兵强马壮的视觉冲击,但NBA历史告诉每一位球迷,季前赛的强弱根本与常规赛季没有必然联系,某些季前赛耀武扬威的球队,大有可能常规赛季就是季后赛门槛级别的球队,而某些季前赛萎靡不振的球队却可能反而是常规赛季的王者。
将季前赛视为点将台的话,还不如说季前赛本质属于一个戏台,所有参演这场戏的人员,最需要的是认识自己在这场戏里的角色一些强队根本不屑于季前赛全力以赴的原因是因为强队之所以强,就是其实力稳定且主力阵容纹丝不动,主力球员根本不需在季前赛出场太多时间。这些传统强队的韬光养晦,直接导致季前赛强器对比的非正常化,反倒是那些刚经历球员变动急于磨合练兵的球队因为更熏视季前赛而占据上风。
用西雅图超音速作为说明的案例:2003-04赛季季前赛,超音速8场交锋获得6胜2负的优秀战绩,但2003-04场常规赛季,超音速一共只拿下37胜;2004-05赛季,超音速在8场季前赛一共才2胜6负,战绩相当惨淡,可2004-05赛季的常规赛拳,超音速战绩却高达52胜。
反向思维,不同球队的季前赛战绩也缺少参照可比性,2005-06赛季的马刺季前赛仅仅只有2胜7负,常规赛季的马刺却鲸吞63胜,同处西南分区的休斯救火箭在2005-06赛季季前赛战绩高达6胜2负,可常规赛季却只有34胜。
得到的结论就是季前赛无非一场戏,大卫・斯特恩唱戏,导演给全球人民看NBA的文化如何出类拔萃;不同球员为了稳固角色位置两努力拼命着展示自我;而球队之间?横竖无关痛痒的胜负,按部就班练兵即可,并没有你死我活的必要,心安理得操练起来,要知道,比季前赛胜负更重要的是保护主力球员不能受伤或者疲劳,与之相比,胜负无关紧要的季前赛成败,谁还在乎?
谁都不会在季前赛玩儿命,类似于前年夏天公牛与奇才季前赛就开始推推搡搡动武的场景,更是数十年来都罕见的奇迹。因为所有参赛者都知道,这是一场游戏,所谓“季前赛”,无非填弹装火药的准备过程,新兵蛋子才会紧张,老将看来,例行公事走过场而已。
当然,大卫・斯特恩们是一个例外,联盟前线办公室是整个NBA中最把季前赛当回事儿的特殊团队,他们希望看到NBA的LOGO插遍全球――包括欧洲、美洲、亚洲、最好是非洲,如果企鹅也会买票看球的话,就是南极洲都不放过……不过也没人能指摘斯特恩这样做有什么不对的,难道不是么?虽然已没人会认为NBA只不过是美国人的联赛,斯特恩还是想看到NBA总冠军戒指上的WORLD CHAMPION字样更加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