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改变观念创新模式持续推进广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基础教育 教师素质提升实验项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A-0004-02
“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综合改革实验”项目是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因地制宜做好“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的重要举措,这个项目本身崭新的培训理念、创新的培训模式使实验区的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受益。
该项目从2010年5月份启动实施至今,在北师大项目组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下,在各实验市、县(区)的努力探索下,实验项目进展顺利。数学分层测试和攀登英语实验课的效果正在显现,学校特色建设也正在向清晰化、特色化的方向迈进,参与实验的8个县(区)的74所(目前是77所)实验学校对这个项目从最初的心存质疑逐渐转变为参与热情高涨、认可和好评,我们有理由相信,实验项目是成功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项目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培训理念变革。无论是教师培训还是校长培训都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培训”,取而代之的是“做中学”、“做中研”、“做中求发展”,激励教师校长主动学习;关注的是课堂、学科教学和学校特色发展,把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学得生动而有效、学校发展变化作为检验培训效果的标准。这是个培训项目,但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培训。
二是培训机制改革。对教师和校长的专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建立“小学+政府+大学”的联动机制,整合培训、教研优质资源,使培训学习不再成为教师和校长的负担,极大调动教师和校长的主观能动性。
三是培训模式创新。改变了以往单一的集中培训,更多的是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专家与一线教师校长面对面,开展连片教研;建立教师校长个人学习档案,搭建教师校长与专家组沟通平台,进行日常跟踪和指导,时刻关注教师校长成长变化。
四是培训管理规范。体现在组织管理体系的严密和顺畅,体现在实验区的遴选的一整套程序,体现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参与,体现在过程管理当中的《简报》和联络员制度以及年度评优制度,体现在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和便捷化,还体现在本项目有专门的管理办法等等。
五是顶层设计科学。这是项目获得成功的前提。实施方案设计科学合理,整合多项国家级科学实验成果;理念先进触及根本,以教师校长素质能力提升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方法得当注重落地,确立了“一帮、二扶、三促进”的实施原则;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北京经验与广西实际相结合。
六是项目人员敬业。这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敬业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一年多来,无论是北师大专家组,还是实验区项目人员都十分努力、非常敬业。特别是北师大项目组的专家们,无论是精心研制方案、集中培训前的充分准备,还是走访5市、8县(区)70多所学校,与每位校长――座谈、听了几百节课……这一切都在阐述着敬业,是实实在在的抓落实。
当然,项目也会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下面,我想就做好后续实验项目工作并进一步推广谈几点意见。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对项目的领导和管理
在2011年5月,我厅印发了《“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综合改革实验”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办法》中对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及不同实施主体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2011年北师大项目组专家集中下校指导、联合各实验县区组织的几次混合式连片教研活动,以及组织校长进行学校特色建设方案研讨活动来看,实验区教育局都比较重视这个项目的开展,但不同县区重视程度不一。今年我厅从师资培训专款中给每个实验县区一定补助经费,这次我们还会对获得这个奖项的县区给予更多支持。
各实验市、县(区)教育局要进一步提高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加强统筹协调,尽量在政策、经费、教研资源等方面对项目给予保障,确保项目能向更深层次发展。同时,只要实验做得好,能够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教育厅也将会加大力度给予支持。
二、充分发挥项目各类人员的作用,形成合力夺取最后胜利
本项目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实验刚过半,后面还有很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还没有理由松一口气。工作方向已经明确,路线图、时间表都已经制定好,接下来的关键就是要充分发挥好各类人员的作用,齐心协力去夺取最后的胜利。
各实验学校校长作为本校实验项目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应充分领会项目执行理念,按照项目实施要求,配齐所需实验设备和师资,保证实验课程课时符合项目要求,积极推动本校各子项目的实施,切实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各级教研员要将实验项目的指导工作纳入到自身日常教研工作当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多途径搭建教师交流平台,确保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同时,各实验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对实验项目理念的认识,身体力行,在开展实验过程中尽可能搜集各种课程资源,丰富和活化课堂情境,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与教研员和项目专家沟通,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加强自治区级专家队伍建设,是我们本次年会另一项重要活动。在此之前,我厅已经对自治区级专家队伍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并在管理办法中明确了相关职责。为进一步加强对项目的指导和管理,实现项目成果向更大范围推广,我们希望自治区专家们要积极配合北师大项目专家的工作,切实担负起对本项目的指导作用,及时总结实验县(区)先进经验,组织开展交流研讨,切实贯彻落实“一帮、二扶、三促进”的项目工作思路,促使项目尽快落地和本地化,实现项目成果在我区更大范围辐射和推广的目的。同时,要及时跟进了解各实验学校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定期到实验区、实验校检查指导项目实施情况,积极关注和培育一批成熟的项目实验“种子学校”和“种子教师”作为我区未来项目推广的优质资源。
三、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做好项目推广工作
在谈项目推广之前,我想先谈三个观点。
(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教师成为了推进教育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因素。正因为如此,“国培计划”成为了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后第一个推出的大型教育项目计划,其意义超出了培训项目本身,这是一个国家导向,目的就是要尽快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让教师能够承担起促进教育改革的重任。同时也表明,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各种硬件条件都将很快跟上,教师将有可能再次成为教育改革的“短板”凸显出来。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已走过了“依葫芦画瓢”阶段,需要教师的驾驭能力和创造性。而我区的教师队伍中由民办、
代课教师消化而来的占有相当的比例,底子薄、结构不合理是我区教师队伍的现实。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我区显得尤为紧迫而重要。
(二)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化成长最有效的途径。关于这点就广西的经验和案例就得到证明。上个世纪末我区启动实施的“21世纪园丁工程”、2011年上半年刚结题的“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目前还在开展的“特级教师工作坊”和“名师工程”,还有就是今天我们这个会的主角“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综合改革项目”都已显现或正在显现其成效。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培训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而且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要求也不同。在现阶段,要求有专业的支持服务体系来作保障,要对一个区域的教师队伍进行整体规划,要关注每一位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组织实施。不能认为盲目地开一些培训班就是在搞教师培训,那样的时代已经过去。
(三)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是教师培训取得实效的法宝。目前,我们教师培训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经费问题(虽然经费也不是很足),而是工学矛盾和培训的效果问题。目前的成功案例,要么是骨干教师培训,要么是在若干个县域进行试点和实验,也就是说范围都不是很大。但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的是整体和全员,目的是实现县域均衡和全区相对均衡,而不只是局部或重点。因此,创新培训模式、选择适合的实施策略就显得特别重要。模式可以有不同,但是必须能切实解决问题,而且要能复制。它的特点应该是关注课堂、以校为本,是一个学校的全体老师在参与而不是个别教师的行为;关注教师在实施课改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学生为本,是一个班的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更不是老师在表演。唯有这样的效果,我们才敢说我们的培训取得了实效。我认为,我们今天推荐给大家的这个项目能够做到这点。
因此,我希望这个项目能在我区做大做强。南宁市教育局最先把握了机遇,在2011年8月份率先在全市所有县区推广了这一项目,北师大项目组已组织一批专家进入南宁市每一所实验学校进行了实地指导。当然,实施项目需要有一定的条件,至少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和技术力量作支撑。一下子全面铺开,我们的条件还不成熟,且不说经费问题,就是专家力量我们也还没有准备好。自治区做了示范,各市可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申报,有的市实施有“明德项目”,“明德项目”与本项目一脉相承,可以结合开展。有些地方条件还不成熟的,可以和师范处联系先推广“中英项目”的经验和做法,我们在“中英项目”基础上为南宁市做了一个专门针对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的发展项目计划,有积极性的市也可参与进来。总之,无论采取哪种模式,必须讲求实效,不能只是给教师灌输一堆新概念,但课堂形态、教学行为却是老一套。
新的历史时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赋予了我们新的更高的任务,教师是承担起这一光荣而艰巨任务的生力军。让我们共同努力,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为我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切实搞好教师队伍建设。(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
(责编黄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