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菊次郎的夏天》中的场景转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菊次郎的夏天》中的场景转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日本影片《菊次郎夏天》以舒缓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在寻找母亲路途中的故事,影片镜头语言质朴,干净简练,较少使用特技。影片在进行场景转换中使用了静态构图、非叙事镜头等艺术手法,和整部影片幽默、温情的风格浑然天成。

【关键词】场景转换 静态构图 非叙事镜头

一、影片简介

本片是日本导演北野武1999年拍摄的作品。故事情节大致如下:上小学三年级的正男自幼丧父,和婆婆两人生活在一起。对他来说,暑假既无聊又寂寞。于是,正男背上行囊出发去寻找住在另一个城市的母亲。邻居的阿姨发现后,叫丈夫菊次郎与之同行。生性游手好闲的菊次郎拉着正男去玩轮转赌,输掉了身上的钱,两人只好搭顺风车前往目的地。一路上惹了不少麻烦后,菊次郎终于带着正男来到了他母亲的家。而看到已经建立起新家庭的母亲十分幸福的样子,正男变得十分沮丧。菊次郎努力安慰他,和他一起踏上了归途。途中两人一起野营,过得十分愉快。而菊次郎也想起了住在附近敬老院的自己的母亲,默默地前去探望。夏天就要结束,两人终于回到了浅草,分别之际,菊次郎与正男约定,下次再去探望母亲。

二、场景设置分析

从《菊次郎的夏天》(以下简称《菊》)的故事来看,影片以男主角正男的日记为叙事线,分成九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是以照片日记上的照片开始,直到下一部分里的照片日记开始,上一部分结束。每一次照片日记上出现的人物都是正男在即将经历过的时间和事件中难以忘怀的,以正男的心情日记来做叙事线索,使全片贯穿起来。心情日记的出现既是上一段行动路线的结束,也是下一段行动路线的开始。贯穿全片的还有正男的梦境。几次梦境分别处在正男不同的境遇和心情变化时期,具有各自的功能性。事实上,照片日记和梦境这两种分段形式是互相融合的。正男的梦境中不断地出现或者补充现实、或者暗示现实的影像,跟照片日记相互补充,推动正男的心理逐渐变化。也可以以此为依据把影片分成几大段落。

下面是影片叙事场景的一个脉络图:

(一)静态构图转场

静态构图是指“造型元素和结构无变化的画面形式。固定机位拍摄静态对象,构图组合基本不变。静态构图多为单构图形式,但由于光、色变化使画面产生多含义、多信息时,也可形成多构图画面。”1《菊》中多次出现静态构图的画面,虽然画面中有人物,但是人物基本是不动的,表情也基本固定,画面构图固定,形成类似“呆照”2的画面。

《菊》中多次使用静态构图画面,具体分析如下:影片第17分钟时,菊次郎被妻子安排陪正男一起去找正男的妈妈,两人没有表情地站在路边。而前面的一句台词是菊次郎妻子对正男说的:(婆婆)她不知道吗?她会很担心的。下次找人带你去吧。正男低着头没有动。接这样一个静态构图转场,意思很明确,就是菊次郎成为那个要带正男上路的人。

第23分钟,两人第二天起床,菊次郎向正男许诺说今天一定要去找妈妈,但下一个镜头对着菊次郎无表情的脸,成为静态构图,后来镜头拉出,两人依然站在赌场里,菊次郎的许诺显然是作废的。

第38分钟,菊次郎和正男住在宾馆,在游泳池里,正男问菊次郎会不会游泳,菊次郎说当然会。但是,镜头切换,菊次郎倒插在在水池里,再次切换,正男和工作人员没有表情的看着(上面一个镜头中的倒插在水里的菊次郎),下一个镜头里另外几个工作人员正问着坐在水池边的菊次郎。菊次郎说没有事,站起来离开。切工作人员离开的镜头,落水的声音,工作人员回头看,下面的镜头是菊次郎趴在水边,又是静态构图。

类似的构图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例举。

静态构图镜头和上下镜头有机连接后,会产生丰富的含义。

(1)幽默,片中很多这样的镜头都富有幽默感。

(2)交代新的信息。每次静态构图的时间一般有五六秒,一幅静态构图后,观众还沉浸在其中,乐道于其中的意味,下一个镜头往往跟上一幅静态构图之间有很大的跳跃。比如第30分钟里,变态老头猥亵正男,接菊次郎的一幅静态构图,观众以为接下来会有两人打斗,但是没有。下面是菊次郎带着正男在小路上走过来,留下想象的空间。然后,再接变态老头的静态构图,他已经被打得头破血流躺在地上,这时观众已经不想观看事件的中间过程了,会有一种释然的感觉。

(3)用静态构图进行场景转换节省了很多镜头数量和镜头时长,使场面处理更简洁。几个静止的镜头接下来,其实已经转换了好几次的时间和空间,事件有了进展甚至结果,其实是很巧妙的处理,和影片整体的温情的格调是统一的。

(二)非叙事镜头转场

非叙事镜头指在影片中跟影片主要叙事情节没有关联或关联不大的镜头。一般来说,非叙事镜头中不出现剧中跟情节有关的人物,但对影片营造氛围有重要作用。

空镜头是画面中没有人物的镜头,包括物的空镜头和风景的空镜头3。空镜头转场在影片《菊》中也多次出现,它的作用基本是舒缓节奏和连接上下场,使场与场之间比较顺畅。空镜头在叙事上对情节发展作用不大,但是由于其基本上限定在没有人物出场的镜头范围,所以跟非叙事镜头还是有区别的。本文中定义的非叙事镜头一般在镜头中出现人物,所以不同于空镜头。

《菊》中出现了数次非叙事镜头作为场景转换的开始镜头。比如影片第90分时,一个扫地的人入画,捡起地上的熊猫玩具。这个玩具虽然是前一晚菊次郎遗落的,但是它已经跟叙事发展没有什么关系,这个镜头是非叙事的。

第15分58秒处,两个店员在跳踢踏舞,这也跟叙事没有关系。此外,影片中还有第18分钟处第93分钟等处都出现了非叙事镜头。

在《菊》中,故事讲述了菊次郎和正男,一大一小两个孤独的人一起寻找母亲的路程,片中虽然涉及到家庭、社会等问题,但导演并非想要以此来表现现实的痛苦,而是侧重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温情,呈现人柔和温暖的一面。影片中多次出现的非叙事镜头,其实都传达出了一个共同的信息,就是有点可爱、有点趣味。比如那个站在和服歌妓模型后面的路人,那个第二天扫地时捡起来地上被压扁的熊猫的人,身上都有一种柔情。那两个店员趁空闲时跳跳踢踏舞,本身就是很积极的一种态度。影片后来,菊次郎在等车的时候,为了排遣孤独,自己跳了几下踢踏舞,这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传递和影响。菊次郎因为护送正男去找妈妈,经历一路曲折,遇到了各色人等,自己也从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变成对生活充满积极态度的人。这些非叙事镜头,虽然对整体叙事情节意义不大,但对整部影片格调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三)特技转场

特技在本片中使用得不多。因为本片故事情节处理得很真实,影片整体格调是朴素、温情的,这要求影片在技巧上不能太绚丽,以保持格调统一。

影片中在正男的几次梦境中使用了一些特技,营造出了跟剧情发展结合而特有的梦境效果。特技转场在片中单独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第50分35秒处,菊次郎打完人后向上扔出了棍子,下落的棍子接下一场的镜头是扔起来的橙子,橙子落下来,送给正男背包的女孩正在玩抛橙子的游戏。一抛一接,转场以相似动作为依据,很巧妙。另一次是在影片第79分处,正男因为见到妈妈又有了新的家庭,伤心失落,镜头摇到天空,天空的颜色由浅蓝变深蓝,出现了天使之铃,然后天使之铃下落,穿过长长的水泥管,落在正男的手中。这个镜头如梦似幻,梦中的天使安慰伤心的正男。

另外,在每次梦境和每次日记的开始也都使用了特技进行转场,配合正男的儿童化心理也很符合。

三、场景转换风格分析

《菊》中的场景转换风格较为质朴,跟影片整体的温情统一。片中融合了旅行、幽默、游戏、民间传说等元素,既有儿童的成长历程,也有成人再次认知自我的体验。影片在菊次郎和正男两人从浅草到丰桥而后又返回的路途中,处处可见日本的田园风光,还原了夏季的本来面貌。除了风景的呈现外,还有一些有趣的小动物,及一些物件细节,比如片中出现的站立在花上的蜻蜓,池塘里的青蛙,荷叶梗上的毛虫等,这些都使夏天这一影像特征更加鲜明4,既满足了儿童对夏日的向往与好奇,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成人得到心情的放松,暂时回归到童心的游戏心态之中。

《菊》片长121分钟,实际故事长度115分钟。片中镜头多以固定为主,每个镜头的时长相对平均,这使影片的叙事节奏整体较为舒缓。在场景转换上,一般遵循时间逻辑的连贯,较少跳跃性大的转场,这也跟影片舒缓的叙事风格相统一。片中大量的环境镜头的使用,其他夏天的特征性物件的使用,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淡化情节,增加了影片的抒情性及趣味性。

注释

1、《电影艺术辞典》,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第240页

2、《电影艺术辞典》,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第221页

3、《电影艺术辞典》,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第149页

4、《“菊次郎的夏天”视点分析》――《电影艺术》2000年第5期,郑雅玲,平耕一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2007级电影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