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莆田市森林资源管理保护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莆田市森林资源管理保护的现状及发展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国力的增强,越来越重视绿色、环保及生态的国家建设,因此我国林业发展正步入快车道,以十提出构建“美丽中国”为主要目标,建立一个林业生态链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生态体系,是构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而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涉及系统学科,包括林业工程技术、法律和行政措施、经济手段等,进而形成配套的管理与保护体系。

关键词:森林资源;可持续;生态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 S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8-69-1

1 莆田市森林资源管理保护现状

1.1 建立可持续生态林业管理体系

福建省莆田市林业首先构建了森林资源可持续生态产业体系,建设了老鹰尖自然保护区以及57个自然生态保护小区,推动珍稀林木造林成林举措,完成了秋芦溪、木兰溪涵养林森林工程,完成了市域内海岸线造林280公里,进行湿地调查等科技普查(表1)。

其次是健全了森林资源生态管理体系。在强调市县两级林业行政部门综合执法管理的同时,还建立了生态公益林承包、委托及专业林业管理保护机制,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分清主体的责权利,良好运行了统一管护,集中执法的管理机制。增强了森林防火的投入及防护力量,提高了森林病虫害防控力度,加强了森林资源科技投入及技术支持,实现了信息化政务业务的应用。

2 制约莆田市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及开发的主要问题

2.1 林业生态链条十分脆弱

莆田市林业资源结构不均衡,其特点是高价值林木资源及特用林材较少,经济林和用材林居多;由于森林林种及树种单一,现有森林品种改良过程时间较长,要形成完整的森林资源生态系统还有待时日;另外,根据莆田市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特别是湄洲湾宜居港口城市造林绿化,绿化地带多位于公路、水库、河流、海岸线及城市附近,林木生长环境较差,维护成本高。另外,由于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对用地的迫切需求,因此占林、毁林、乱砍乱伐等行为屡见不鲜,协调及管理难度极大。同时,由于木材价格上涨,林权拥有者更注重经济林的种植与开发,这都不利于森林资源多物种、生态化系统的构建。

2.2 森林资源管理保护的难度加大

森林资源保护面临的主要难题:一是受经济利益驱使,毁林占地、滥伐盗伐林木、偷猎乱挖野生动植物的现象较多;二是外来物种控制及检验检疫能力不足,森林病虫害防范能力较弱;三是森林火警监测及预警系统、防火应急组织体系还不够完善;四是林业执法相对滞后,执法设备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投入;五是林业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不健全,工作体制及责任落实不到位。而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内任意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制约森林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工作。如政府及社会监督不到位,问责力度不够,会使林业管理与保护出现行政失职,甚至使整套机制的运行出现偏差等问题。

3 莆田市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对策

3.1 森林资源生态系统的保护及完善是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改造林地树种,形成森林资源的生态多样性。特别是珍稀树种的树种培育及种植,森林育种及种苗、中草药种植、森林绿色食品种植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从林业产业链上游产业抓起,建立示范园及基地;要以现代科技为指导,以详细的树种及森林植被普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建立模型及数据分析,来合理改造森林的林种及乔灌草等植被,形成植物间联系紧密的生态林,并合理规划经济林及用材林、公益林及特种林的面积,完善森林生物链系统。

3.2 壮大森林生态规模

通过建立沿海绿色林带、丘陵地区林地网络带、公路绿化带、河流及水库涵养林等,把断裂的林区生态带连接起来,形成森林生态规模。还要把森林生态规模扩大到城镇及乡村,在工业园、村镇荒地及低效耕地、宅基地等种植经济林及用材林、特材林及观赏林等;建立规模大、具有特色的生态宜居圈,如莆田市港口城市湄洲湾的生态圈建设,将森林生态规模延伸到城镇及乡村;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特别是要加强生态物种完整、珍稀林种较多、生长期较长的特优经济林区的改造与保护工作。

3.3 林业监督管理、监测体系的建立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健全完善林业法制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体制。根据国家及省、市各类林业法律法规及行政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管理及相关监督工作机制;要整合林业行政管理、执法队伍建设,要集中规范地、透明公开地进行业务及执法工作;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监测与监管工作,积极推行3S技术,提高林业调查、监测的准确程度及可靠性,进一步统筹林地使用效率,及时查处占用林地、乱砍乱伐及其他破坏森林生态环境的事件,加强珍稀物种及古树保护,及时监测森林及湿地变化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等灾害,改善和均衡森林资源生物链;要不断培养和引进林业管理与技术人才,加强人才梯队建设,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技术骨干、基层人员、执法队伍人员素质及能力,切实履行好保障森林资源管理保护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