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陈派”花鼓灯艺术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陈派”花鼓灯艺术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花鼓灯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舞蹈形式,是中国汉民族民间艺术舞蹈中的典型代表。建国后,在北京怀仁堂演出时被总理亲切赞誉,称其为“东方芭蕾”。

关键词:凤台 陈派 花鼓灯

花鼓灯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舞蹈形式,是中国汉民族民间艺术舞蹈中的典型代表。建国后,在北京怀仁堂演出时被总理亲切赞誉,称其为“东方芭蕾”。改革开放后,花鼓灯多次代表国家出访各国,将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东方芭蕾”传递到欧美、亚洲等国,在海内外掀起了一阵阵“中国热”,引起轰动。

花鼓灯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历史悠久,主要流传在淮河流域。如,安徽蚌埠怀远、阜阳颍上、淮南凤台等。从“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谚语里,不难看出,花鼓灯之所以在淮河流域传播,是因为淮河河道宽阔、水系丰富、且淮河两岸地处平原、民风淳朴,这种有利的地理位置可以很好的促进各地民间艺术与当地民间艺术的广泛交流,丰富了花鼓灯艺术的内涵,使其既有中原艺术特有的刚劲古朴,又有南方艺术特有的纤柔灵秀。花鼓灯在淮河流域主要分为两大流派,以冯国佩先生为代表的怀远流派和以陈敬芝先生为代表的凤台流派,笔者在这里主要研究的就是以陈敬芝老先生为代表的“陈派”花鼓灯。

一. “陈派”花鼓灯的地理坏境及起源

1.地理环境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淮河中游,古战场八公山的北面,良好的地理坏境促进了当地花鼓灯艺术的蓬勃发展。众所周知,安徽有很多民间音乐,如,黄梅戏、庐剧、四句推子等,由于地理坏境的优势,众多的民间音乐同时也滋润着花鼓灯这个民间艺术的蓬勃发展,凤台县也因此荣获文化部颁发的“花鼓灯之乡”称号。而,由于淮河水系丰富、常年通航,使得南北方文化充分融合,这就更加丰富了安徽凤台“陈派”花鼓灯的内涵。因此可见,地理环境对“陈派”花鼓灯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2.起源

关于花鼓灯的起源,目前在学术界尚未定论,至于民间传说众说不一。有的说是起源于宋代,其理由是根据《风台县志》中的几句简短的记述:“花鼓灯历史悠久,从宋代就流传在准河流域的凤台、怀远一带”。也有人说起源于元代,是因为在解放之初挖掘的花鼓灯歌词中,有这样一句话:“自从元朝到如今,红灯又叫花鼓灯”,还有说始于明代和清代的,民间更有花鼓灯起源于夏代的说法。总之,关于花鼓灯的说法是多样的,但可以看出,很早以前花鼓灯就已经成为了普遍、完整的一种娱乐形式。

二. 花鼓灯的表演形式

1. 花鼓灯的舞蹈动作

花鼓灯的舞蹈动作可以分为,单人动作,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配合动作,将花鼓灯的舞蹈动作同淮河流域的民俗风情相结合,形成具有情节性的双人歌舞表演或集体歌舞表演。如“陈派”花鼓灯的兰花,有四种基本动作,分别是扇花、手巾花、步法、身段。

2. 花鼓灯的角色

花鼓灯的角色在演出的时候一般是固定的,“兰花”、“伞架子”和“鼓架子”是其主要的三种角色。“兰花”一般是女角的总称,也可称“蜡花”,别称是“包头的”,一般在花鼓灯中最优美、俏丽的段子都是由“兰花”完成的。“兰花”的水平直接决定着一个花鼓灯班的整体水平。“鼓架子”是男角的总称,分“大鼓架”和“小鼓架”两种。“大鼓架”一般是力量的象征,主要表演一些顶人的动作,其演员必须有超强的力量。“小鼓架”一般较为灵活,善于翻跟头,表现出机智灵巧的一面。“伞架子”是花鼓灯的领舞和领歌者,一般起着指挥的作用。

三. 花鼓灯的音乐

凤台花鼓灯音乐通常包括三个部分:花鼓歌、花鼓灯锣鼓及后场小调。

1. 花鼓歌

花鼓歌就是花鼓灯中的歌,也可成为灯歌。旋律质朴生动,一般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在演出休息时的即兴表演。艺人们在演唱时可以不受局限,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内容具有不定性。但,就是这种内容具有不定性的即兴演唱使得花鼓歌的题材更为多样,内容更为丰富,充分的体现出了花鼓灯中的民间艺术成分。

2. 花鼓灯锣鼓

凤台的花鼓灯锣鼓主要分“下场锣鼓”和“曲牌锣鼓”两种,是花鼓灯歌舞的灵魂部分,“下场锣鼓”一般称为“长流水”,由喘气锣、闷锣、长趟锣等组成,一般在演出开始和演出中运用,于舞蹈密切配合,节奏活泼,变化较大。

曲牌锣又称“闲锣鼓”或者“番子锣鼓”,多是在玩灯时演奏的,节奏较为统一,变化不大。花鼓灯锣鼓是花鼓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以花鼓、大罗为主,而花鼓是整个乐队的灵魂,起着指挥的作用。

3. 后场小戏

后场小戏又称后场小调,是安排在花鼓灯演出中较后的节目,一般是为满足观众的需要,在演出后加的带有一定情节的表演,所以称为“后场小戏”。多采用一些民间小调作为其演唱的内容,而这些小调一般都是艺人向当地人学习的,如“陈派”花鼓灯的后场小戏,一般采用的都是在凤台周边流传较广的小调。

四. 花鼓灯的发展

花鼓灯在过去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一般没有专业演员,很多都是地地道道的劳动人民自发组成的花鼓灯队,在庙会、节日自发的进行演出。解放后,这个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陈派”花鼓灯的创始人,陈敬之老先生,多次被邀请在国内外进行讲学,他创作的各种花鼓灯节目也多次荣获各种奖项。

总之,花鼓灯这个古老的民间艺术,以其特有的魅力征服着越来越多的观众,在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展不但对中国的舞蹈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于此。

参考文献

[1]赵丽,《论花鼓灯艺术的多元化构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李世军、杨传中,《凤台花鼓灯探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3]李畅,《安徽凤台花鼓灯的历史渊源》,《大众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