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词汇习得的认知心理机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词汇习得的认知心理机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依据认知隐喻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分析,探讨词汇得的认知基础、途径及过程,揭示词汇习得的认知心理机制,并构建词汇习得的认知心理模型。

关键词:词汇习得 一词多义 隐喻 认知心理机制

一、基于隐喻对“一词多义”做出认知解释的可行性

词汇是一切语言技能的基础。进行第二语言的听、说、读、写、译活动时,学习者都需要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才有可能使这些活动继续下去(范琳、刘振前、李旭奎,2008)。词义习得作为词汇习得的主要内容,也是语言习得的重要内容。束定芳(2000)指出,隐喻对语言习得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其相关理论可用于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联系。通常情况下,人们有一种由此及彼、由简到繁的倾向,在认识上总是从具体到抽象,利用已知事物探索未知世界。因此在语言方面,形成了跨概念的认知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正是建立在隐喻思维的基础上。

二、隐喻与一词多义的关系

(一)隐喻的界定

英语中“metaphor”一词可理解为把事物从一处转向另一处的媒介,即用一类事物来表征另一类事物。Lakoff和Johnson (1980) 认为,隐喻是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和理解语言的认知工具。当人们使用隐喻时,需将两种通常看似无关的事物相提并论,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共同点和关联点来解释、评价、表达对客观现实的认知理解。语言学习的过程亦然,尤其是学习新知识时,需要通过隐喻在已知和未知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对两种事物的感知来实现对未知的认识。

(二)“一词多义”的含义

词义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抽象概括的反映。客观事物是无限的,语言的词汇量却很有限,人的记忆容量亦是如此。这就出现了一定数量的词汇难以表述无限数量的事物的现象,更不用谈顾及人类记忆容量的问题了。人类分身乏术,但词汇可以。由此,一个词语有时就会被拉去充当双重角色,久而久之,两种意思都为人们所接受,一个词语甚至可以衍生出多种不同却又相关的含义,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现象的形成是人类通过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向其它意义延伸的过程。一个多义词先有一个核心义,并由此辐射、扩展、引申出其它的意义。

(三)隐喻与一词多义的内在关系

Sweetser(1990)指出,隐喻是多义词的重要语义理据之一,人们往往借用现成的词语来表达新的概念,这种借用就形成了大量的隐喻性词汇。Lakoff和Johnson(1980) 认为,隐喻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熟悉、具体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 结构、特征转移到不熟悉、抽象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例如,“head”的基本义是“头,头部”,但通过隐喻可衍生出以下几种引申义:第一,头是人身体的重要部位,并且每人只有一个。为了方便起见,清点人数时可以只数人头数。因此,人们逐渐把“头”做为人或动物的数量计算单位。第二,由于人们依靠头进行思考,把这一特征映射到抽象域“思维”中,用一个物理的实体替代一个抽象的心理实体,“头”则被赋予了“头脑,智力”的意思,如英语中“use your head(动动脑筋)”的说法。第三,根据头在人体部位中位于最顶端这一常识,“头”便和“顶端、末端”相联系。因此,英语中会有“head of the plant”,“head of the rope”的说法。

可见,隐喻与一词多义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隐喻和一词多义,人们很难想出替代的方式实现用少量的词汇描述世间万物,自然也难以通过语言展现多彩的情感和抽象的概念。根据关联词场 (associative field),每个词都被一种像网络一样的联想词群所包围,这种联想词群把这个词与其他词联系起来(范琳、王庆华,2002)。一词多义是语言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的认知结果。当人们在运用已知词汇对新事物、新观念命名时,遵守语言经济原则,通过隐喻可使词义得以扩展。因此,隐喻在词汇习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促进词汇的理解、记忆和创新。

三、词汇习得的认知心理机制

词汇习得不仅是习得词形和读音,最重要的是习得词义,唯有如此才能灵活运用词汇,进而习得词汇。我们运用隐喻分析词汇习得过程,揭示词汇习得的认知基础、认知途径,进而弄清词汇习得的认知心理机制。

(一)词汇习得的认知基础

词义的获得是一种基于体验的心理现象,源于人与客观世界互动的认知。Lakoff的经验语义观也认为,人类是依靠身体经验来判断上下、前后、里外以形成直接的理解,并在这种主观体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比如,“cock”这个词除表示“公鸡”,还可表示“水龙头”。二者似乎并不相关,但人们基于经验,将水龙头的旋钮、弯嘴与公鸡的鸡冠、鸡嘴的形状联系起来,利用二者的相似性,使“cock”有了“水龙头”这层词义。可见,词义最初多表示具体事物和直观行为,是身体直接经验的结果。当人们积累了一定的具体概念,并随着切身经历的增多,就会通过熟悉的具体事物来理解陌生的抽象事物。

人们通过心理上的体验感知,将新事物与过去的经历相联系,将要习得的语言形式与现有的某种知识相联系,从而建立起二者的相似性,借助已知去类比、认识未知。因此,词汇习得的认知基础来源于人们生活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而事物间的相似性则为其提供了客观基础。

(二)词汇习得的认知途径

隐喻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表达问题,还构成人们进行思考与行动的概念系统。赵艳芳(2001)指出,隐喻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方式。一词多义的获得不是任意的,而是通过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加以建构的。以“face”为例,最初它仅指人的脸部,后来被用以指与脸部相关的“表情”,后又用以指物体的表面部分,如“the south face of the mountain”(山的南坡),最后引申为抽象意义的方面、特征如:“the changing face of China”(中国变化中的特征)。

在词汇习得的过程中,人们通过隐喻去感知、表征词汇,用熟识的、具体的、有形的概念来认识那些陌生的、抽象的、无形的概念,从而建立起两个不同概念之间的关联,使词义不断得到扩展。简言之,隐喻是一词多义形成的主要方式,是词汇习得的认知途径。

(三)词汇习得的认知心理过程

语言习得是人类基于身体经验的认知结果,遵循由近及远、由实体到非实体、由简及繁、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词义演变是以一个词的核心义为出发点,基于人们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通过隐喻这一认知途径来建构词汇心理表征的。下面以“fly”为例分析习得该词汇的认知心理过程。

“fly”的核心义为“(鸟、昆虫)飞,飞翔”。人们一直渴望着像鸟一样飞翔,在科技进步实现人类这一愿望后,“fly”便有了“(乘飞行器或航天器)航行、飞行”之意,如“My father is flying to Paris tomorrow”。当鸟类、昆虫飞翔时,从一处飞到另一处的速度很快,根据相似性,“fly”隐喻出“快速移动、疾驰”的意思,可以用来描述交通工具等活动的快速,如“The car was flying along.”在中国,描述消息等传播得很快有“不胫而走”的说法,英语中的“fly”也有指“故事、传闻等四处传播”之意。在词汇的运用中,“fly”逐渐从描述具体的动物、交通工具等物质上转移到了描述抽象的时间概念上,由此产生了“飞逝”的意思,如“Summer vacation has just flown by”。有时,在紧张或危险的情况下人们需要跑得很快,由于其与“飞翔”时的高速具有相似性,人们用“fly”表示“逃走、逃跑”,如“The criminal have flown the city”。另外,鸟儿在天空展翅飞翔与旗帜在风中飘扬的状态很相似,“fly”又可译为“(旗帜)飘扬、悬挂”,如“They decided to fly the American flag every day.”

综上所述,隐喻揭示了词义扩展、延伸的本质。语言实际运用中,每个词义均可能衍生出一个或几个新的意义,但所有意义及其用法都不是偶然、孤立和随意的,它们在语义上相互关联。在词汇习得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隐喻把握词义间的内在联系。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尝试构建词汇习得的认知心理模型,见下图:

四、结语

隐喻是人类认知与理解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通过隐喻来扩展词义是人的普遍认知能力。隐喻可以用来解释词义之间的相互关系,解释词义的变化和发展。基于隐喻的词汇习得,不仅使原先的词汇意义不断生成新的隐喻意义,而且强化了学习者习得词汇的心理表征过程,从而有助于学习者理解与习得词汇。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CGWW11YB]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740013]的部分研究成果。)

?

感谢宁波大学外语学院范琳教授对本文的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

[1]范琳,刘振前,李旭奎.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记忆策略训练研究

[J].外语教学,2008,(1).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李瑛,文旭.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

究[J].外语教学,2006,(3).

[4]范琳,王庆华.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分类组织策略实验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3).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7]Sweetser, E. 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M].Cambridge: 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Press, 1990.

(潘佳慧 徐梦灵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