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态建筑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我国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具体指在城镇基本建设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实用和高效使用空间及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在这种形势下,无论当前还是今后,城市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
营造生态型建筑和居住环境,是城镇基本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举措。生态建筑只是一个宽泛概念。狭义上说,它专指符合生态学原理、与环境良好的建筑;广义上说,它不仅是生态学思维与城市建筑学相结合的产物,还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广阔视野。其主要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减少对自然资源包括能源的消耗,能较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负面影响;构造适合人类健康、舒适生活的生存和居住环境;最后才是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其目的不外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有节制的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人的居住环境、建筑节能、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
建筑物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是需要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能源,并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普遍使用实心粘土砖建筑,每年因烧砖毁田就高达十万余亩。同时,建筑占据土地资源和自然空间,影响自然水文状态和空气质量,并产生大量废弃物,对环境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因此,建筑业在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承担的责任是:在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同时,在建筑规划、施工、运行维护、拆除或再使用的建筑物全寿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以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而发展生态型建筑,对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效益和环境改善将起到重要作用。
基于以上因素,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才能更好的保护人类有限的自然资源。即通过优良的设计,以及较大限度的优化工艺和采用适宜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改变旧有的消费方式,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资源,千方百计地减少资源的占有和消耗,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最大利用率,积极促进有限资源的综合利用。第二,以人为本,创建健康、无害、舒适的人居环境。我们提倡高效节约,但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们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无论是生态还是智能型建筑,都应当优先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努力创造优美和谐的空间环境,提高建筑室内舒适度,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保障安全供水,降低环境污染,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同时,为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条件。第三,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境。可利用建筑物周边的自然条件,保留和利用地形、地貌、植被和自然水系,维护绿色空间,保持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连续性,在建筑的选址、朝向、布局、形态等方面,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利用本地材料与资源,建筑风格与规模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等等。第四,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注重效率。通过技术进步和转变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建筑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提高建筑工业化、现代化水平,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适宜的建筑技术和绿色建材的集成,延长建筑整体系统的使用寿命,增强其性能及灵活性。
发展生态建筑首要措施是节约能源。我国能源紧缺,能源利用率较低。因此,必须重视建筑节能,促进传统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为大规模建设做建筑规划时,应考虑建筑用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空调和人工照明的使用,如能引入人工河流,将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自然界中,水系生态系统是最富有生命力和调节能力的,所以增加河网密度,一方面有利于调节周边小气候,减少空调使用量,同时有利于地区生态环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增强了周围生态环境的容纳能力。可利用太阳能采光、集热、发电。另外可采用智能化设备监控技术,如对居民小区各种设备用房的给水泵、排水泵、通风机、电梯和配电设备设置楼宇自控系统,通过电脑控制程序对设备进行监视和优化控制,实现用电负荷的最优化管理,有效节省电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给水泵根据流量和压力进行变频调速控制,通风机根据环境空气参数进行控制,能够有效地起到节能作用。对配电设备和电梯运行状态进行监视,能够保障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总之,人类今天改造自然的能力已是无所不能,却难以改造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万物生灵对环境的生物适应能力,对环境污染忍耐极限。在我国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热潮中,由于规划思想和观念长期滞后,造成了许多令人痛心,无可挽回的“建设性破坏”。随着世界性的生态观念和共识的逐步形成,我国政府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基本国策。人们对建筑的生态属性和人文内涵认识逐渐有了较大观念转变,将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环境品质提到了空前重要高度,在生态建筑研究方面有所建树,并在实施中取得显著成效。生态建筑设计反映了生态优先原则和跨世纪可持续发展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1).王如松,城市生态转型与生态城市建设,2003-07-10
(2).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