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企业、学生和教师对经管类人才需求标准的认知差距实证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企业、学生和教师对经管类人才需求标准的认知差距实证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建立企业对经管类毕业生的人才需求模型以及企业、教师、学生之间的认知差距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运用因子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的研究结论包括:第一,在因子层面企业与学生的看法比较一致,都将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划分为个人背景、基本技能、个人特质和个人能力等四个方面,而教师更看重能力而不是基本技能;第二,在题项层面的责任心、积极的工作态度这2个指标上,三者一致认为很重要;第三,在题项层面的外语水平的指标上,虽然三者都认为没那么重要,但学生的重视程度还是显著高于教师和企业;第四,在题项层面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这2个指标上,教师分别与企业和学生存在显著差异。这些重要结论不仅为我们研究高校教育现状及其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提供实证资料,更为今后针对高校学生和教师转变思维模式、将教学过程向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方向进行调整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

企业人才需求;认知差距;模型;因子分析;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2015-0098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推进,应届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据教育部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50万,并开始以每年近30万人的数量增长。2013年为699万人,2014年为727万人,2015年为749万人,2016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将达到770万左右。大学生就业难有三点原因:(1)大学生就业观念错误,就业意识不强;(2)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偏多,实践较少;(3)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及招聘经验。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企业招聘难度同样较大。据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供应商万宝盛华集团2015年度人才短缺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受环境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中国24%的企业仍面临人才短缺的困扰.相比去年同期,53%的雇主表示2015年企业通过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以填补职位空缺的难度依然较大,即超过半数的企业面临着部分职位乏人问津的现状.

由上不难看出,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反映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求贤若渴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有学者早已明确指出:“就业难的根源不在于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而在于企业与毕业生之间产生巨大的鸿沟,即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正是出现这一鸿沟的最主要原因”(范泽瑛,谢超,2006)。又有学者称之为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其突出反映在就业市场的供需错位导致的如上所述的“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问题,而这种矛盾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高校的教育方式和大学毕业生的自身素质难以满足企业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要求。

我国目前企业招聘和大学生就业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企业人才需求和大学的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的认知差距,因此需要研究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和大学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机制并进行比较,以找出其中的认知差距。因此,探讨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困境与企业招聘困境,分析企业、学生、教师各主体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要素,思考解决问题的良策显得日益迫切而重要。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整理,以及对企业、教师和学生的深度访谈,以经管类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建立企业对经管类毕业生的需求模型,并通过对广东地区的企业、经管类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等三方分别发放调查问卷来收集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以求分别找出企业与教师之间、企业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对于经管类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应具备能力与素质的认知差距,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更加符合企业对未来职员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以及就业市场的主流导向,为使企业的招聘活动更加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和更好经营,并最终为缩小企业与学生之间的就业鸿沟、解决我国目前较为严重的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

有关企业人才需求或就业能力的研究受到学者的持续关注并不断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从研究视角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大学和课堂等供应视角展开研究(马小红,2014;张艳萍,2009)。作为大学教学的接受主体,大学生对于企业需求的感知是衡量大学生对就业的基本认知的标准之一,只有牢牢把握学生的实际状况如预测学生感知(Galbraith, Merrill, 2012;Agrawal, Khan, 2008),才能使高校更有针对性地设定培养目标,有效地提升其就业能力(Sherman, Sebora, Digman, 2008)。杨理连(2008)通过天津职业大学的办学案例,阐述天津职业大学坚持“根据企业需求定课程,根据岗位标准练技能,根据社会评价验质量”的办学理念,增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和针对性,为社会输送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Pool, Sewell(2007)对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展开研究,并开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的实践模型。此类研究发现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学者的经验给出相应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其研究对就业市场上需求方即企业的需求的分析不够深入。

第二类是将研究视角扩大到企业和社会等需求层面。因为高校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教学脱离企业实际需求,致使大学生理论脱离实际(张艳萍,2009),所以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原因所在。Selvadurai,Choy,Maros(2012)从雇主视角对毕业生的通用能力进行实证研究。Nathan,Rajamanoharane(2015)针对不同雇主的需要展开对就业能力的实证研究。孙艺丹(2012)通过广泛的企业访谈,发现不同企业类型之间选拔人才看重的素质能力既有共性,又因为外资、国营企业的性质存在差异性,并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了解企业的用人观并调整自己与企业需求存在差异的地方。马陆亭(2002)通过对企事业单位录用与评价高校毕业生的描述性统计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主要看重其素质和能力,不同层次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及其工作适应性存在一定差异。刘永辉、肖烨(2012)认为大学生就业力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并从大学生学习期间对态度、知识、能力的认知调整,学校培养模式例如强化学生心理辅导、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增加学生实习机会并更新培养模式几方面给出消除差距的建议。朱国玮和黄B(2011)运用事件访谈和调查法分别对用人单位和应届毕业生展开调查,结果显示二者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陈涛,王贤芳(2012)通过对高校毕业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开展问卷调查,比较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问题上的认知差异性,据此提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如何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的建议。

第三类将上述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差距研究从企业用人单位和学生扩大到教师,使研究对象不断拓宽。王霆、杨玉梅和张瑾(2010)通过对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显示: 大多数用人单位近三年招聘录用过高校毕业生,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更受企业青睐。但其所得的诸如大学生就业难的长期深层次原因主要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相比有很大差距等结论终因其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局限而未能深入。另外,Wickramasinghe,Perera(2010)通过对斯里兰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雇主、教师做问卷调查并通过方差分析及回归性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毕业生、女性毕业生、雇主和大学讲师对就业能力的优先级排序存在差异,且就业能力受毕业生的性别影响。但遗憾的是作者仅针对五种就业素质能力做对比分析,没有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做对比分析。王晓玉(2016)在企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大学教师与学生教学认知差距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遗憾的是未同时检验三者之间的认知差距。

综上所述,有关企业用人标准或就业能力的研究不断发展和完善,包括研究对象的广度从大学和课堂等供应视角发展到企业和社会等需求视角,并最终发展到用人单位、学生、教师等多维视角;研究的深度从定性说明发展到市场调查等量化层面,力求寻找就业鸿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解决方案。但遗憾的是以上研究因量化研究停留在统计分析层面,即深度不足而导致提出的建议不够全面或不够具体。即未能从企业、教师、学生等多个角度全面衡量三者之间的量化差距,进而提出切实可行地提高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措施,更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的改进方向和措施,从而切实解决就业鸿沟问题。

三、模型构建

通过综合整理多篇有关就业能力和人才需求的相关研究的测量指标,并按照每个指标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可见,在各种就业能力或企业需求标准中,大部分学者提到学习能力、责任心、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压力承受能力等说明这是学者们所认同的企业对人才的共性需求,且包含在学生个人特质、基本技能和个人能力等三个方面。 Wickramasinghe,Perera(2010)在检验斯里兰卡计算机表1 企业人才需求的文献指标统计专业的毕业生、雇主、教师等三者之间的认知差距时将就业能力划分为基本技能、个人特质、个人能力三类。而王晓玉(2013)在研究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大学生感知差距的过程中通过对企业招聘信息的查阅及相关人员的深度访谈构建并验证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标准包括背景、个性和能力三个因子。综上所述,本文将企业对经管类毕业生需求标准划分为个人背景、基本技能、个人特质、个人能力四个维度,并将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如图1所示。

本研究从市场导向理论出发,在调查实际企业的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企业、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差距模型,并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模型进行检验,从而得出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大学课堂教学目标,整合之后的模型及主要研究内容如图2所示. 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四大部分:企业人才需求标准模型的构建和问卷调查,教师对企业人才需求的感知问卷调查,学生对企业人才需求的感知问卷调查,三者之间数据的两两差距比较。本研究变量包括个人背景、基本技能、个人特质和个人能力等四个变量,其中个人背景变量包括3个题项,基本技能包括5个题项,个人特质包括7个题项,个人能力包括10个题项。在SPSS170统计中对其进行数据录入时,分别将这25个变量依次按Q1到Q25命名。

四、数据收集和检验

本调查问卷采用的是七分量表的格式, 对25个企业需求标准(依次命名为Q1~Q25)分别用“很不重要”,“不重要”,“较不重要”,“中立”,“较重要”,“重要”,“很重要”进行打分。共发放学生问卷450份,回收356份,有效336份,有效率为74667%;企业问卷275份问卷,回收229份,回收率为83273%;教师问卷120份,回收88份,回收率为73333%。

(一)样本特征分析和项目分析

1企业数据

对抽取的229位企业职工,按公司所在的行业、公司的所有制形式、企业成立年限、企业(广州)规模、所在的部门、工作年限共六个变量设定的层级或类别划分在公司所在行业当中,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企业员工分布于各行各业当中,在供电、企事业单位、能源、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行业、制造业中的被调查者较多公司所有制形式当中,国有企业所占比例最多,其次是民营企业企业成立年限当中,16年以上的最多,其次是11-16年,再到5-10年的,年轻的企业较少企业规模在1000人以上所占比例最多职工所在部门主要围绕着行政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市场部门居多,因此,在关于企业对经管类毕业生的需求问卷当中,他们的回答更贴实际情况工作年限中,在10年以上占得比例最大,其次是3-5年和6-10年工作年限长的工作时间越长对人才需求的理解会更深入,因此对于我们问卷最后得出的结论更具有真实性。

2 学生数据

对样本中学校、学院、专业、年级、性别等人口统计变量的分布情况可知,本次研究的调研对象以广州地区的大学生为主,主要涉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商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各个高校的样本比例分别是中山大学170%、华南理工大学140%、暨南大学111%、华南师范大学86%、华南农业大学6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67%、广东金融学院357%各个年级的比例是大一占42%、大二占315%、大三占401%、大四占241%样本中男性比列为232%,女性比例为768%

3教师数据

对抽取的88位老师的学校、性别、年龄、专业背景、所教专业、出国或出境旅游经历、出国或出境学习或工作经历、深入接触企业或政府的经历、在企业或政府等校外工作的经历等人口统计变量的分布情况可知,本次对教师的调查,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主,同时也涉及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被调查对象中男女教师所占比例分别为580%、420%,比例适中通过调查发现, 430%的教师专业背景为文科,工科背景的教师占360%,理科占210%,这说明,虽是经管类的教师,但还是很大比例的教师属于工科或理科背景教师的年龄多为50岁以下,主要分布在35―50岁之间,占750%,这也符合大学教授、副教授、讲师的一般年龄,920%的教师有出国或出境旅游的经历,其中568%的教师有出国或出境学习或工作的经历,国内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同,或许他们对企业的需求会有不同的见解另外,784%的教师有做项目等较深入地接触企业或政府的经历,同时,在校外工作方面,443%的教师有校外工作经历,他们对企业的需求也许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二)效度和信度分析

为确保所研究问题的数据分析的正常进行,首先要对所取得的数据做项目分析,去掉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即Q1~Q25中t值不显著的项目,以确保所有题项均能鉴别出不同受试者的反应程度(吴明隆,2003,p47)。分别对企业、学生、教师三组数据进行项目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组数据、学生组数据、教师组数据所有题项t值均显著,均能鉴别受试者的不同反应程度,所以全部保留。

本研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企业的人才需求的结构效度,即是否由个人背景、基本技能、个人特质、个人能力等四个层面组成并对每个因子及其题项进行更进一步的信度分析,以检验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进而确定最终的因子结构企业组数据共经过12次因子分析和2次信度分析得到清晰的因子结构,如表2所示由个人背景、基本技能、个人特质和个人能力等四个因子构成,与原量表结构一致,但每个因子的组成有所减少。

同理学生组数据经过6次因子分析和1次信度分析得到清晰的因子结构学生感知的企业人才需求由个人背景、基本技能、个人特质和个人能力等四个因子构成,与原量表一致,只是每个因子的组成有所减少而教师组数据共经过10次因子分析和1次信度分析最终得到教师组数据的因子结构教师感知的企业人才需求由个人背景、个人特质、协调能力和任务完成能力等四个因子构成,与原量表相比没有基本技能变量,但个人能力变量细分为两个变量 将原量表与企业、教师、学生三组数据因子结构进行比较,整合之后的结果如表3所示,为方便对比,将非因子组成项目去掉并将表格涂灰

五、企业、学生、教师等三组数据对比分析

为更全面比较企业、教师、学生三组样本对企业人才需求的看法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本研究从人才需求因子结构和人才需求指标两个层面进行比较

(一)企业、学生、教师三组数据人才需求结构比较

从以上因子结构比较可知,学生与企业的因子结构看法基本一致,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分为个人背景、基本技能、个人特质、个人能力四个因子,但每个因子的组成略有不同;比较而言,教师的看法与学生和企业的看法一致的方面是都具有个人特质这一因子,但其组成略有不同,但三者都认为应该包括诚实、责任心两个题项;其他方面略有不同,虽然教师也分为四个因子,但除个人背景和个人特质变量,将能力分为细分为协调能力和任务完成能力总的来说,学生与企业的看法比较一致,教师的略有不同,这可能与教师工作环境和工作现状有关如现在大学强调世界或国内排名,对教师的科研项目及论文的要求很高,给很多教师留下用于教学的时间和精力被迫减少。

而在学生与企业的看法之中,也有诸如对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外语能力、沟通能力和一些较主观的量度(如自信)的差异我们认为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于目前的大学教育体制(即学生社团过于注重“关系”文化、对英语考试的强制要求、学校提供的实习机会较少等)并不完全适合企业的需求,以及企业较为关注员工绩效的实在性和业绩的实用性等方面,要调和这些差异并弥补各自的短板,需要改革大学教育体制,同时需要教师引导态

(二)人才需求指标的比较

通过指标角度对三组数据进行比较的目的是找到三者之间在指标上的认知差距,从而对症下药,缩小认知差距很多研究从不同样本对人才需求指标的重要性排序角度进行比较,但重要性排序反应的是同一样本数据之间的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不足以反映不同样本之间的认知差异为此本研究在重要性排序的基础上增加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全面揭示三组样本指标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1.人才需求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比较

为对比25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本文对三组数据分别按照每个指标的均值从大到小排序,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企业、学生和教师一致地将责任心、积极的工作态度、创造性与创新性思维、毕业学校名气分别排在第1位、第2位、第17位和倒数第3位,说明对这四个指标与其他指标相比的重要性的认知三方达成共识,即在企业、学生和教师看来,责任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相对最重要,创造性与创新性思维相对比较重要,而毕业学校的名气的重要性则相对较低,这是本研究的重要发现之一在其余21个指标上的排序不尽相同,表明三组对其相对重要性的认知存在差距

排在企业第3到第5位的分别是执行力、团队合作、沟通能力;排在学生3到5位的分别是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排在教师3到5位的分别是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诚实三组比较而言,企业更注重执行、沟通与合作,而学生和教师则更注重表达、沟通与学习能力和诚实的品质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这种现象可能与企业更注重实际操作的效率和组织内部合作的能力有关,教师和学生需要意识到对企业而言面向具体事务的行动力将会比理论知识与学习能力更重要

除毕业学校名气之外,排在企业组倒数5位的依次是在校成绩、外语水平、专业对口、形象气质;学生组是专业对口、在校成绩、写作能力、计算机操作水平;教师组是在校成绩、专业对口、计算机操作水平、外语水平三组比较而言,企业和教师都认为外语水平没那么重要,大学生由于已经接受了数十年的英语教育且常常被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期待所影响,对外语能力在就业市场中的影响力评估过高此外,在当今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潮流下,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少企业对大学毕业生(包括经管类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搜集、处理和编辑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其中就包括了调查中学生组认为对于就业并不重要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写作能力,这一点需要引起学生的注意,以便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

2.人才需求指标的绝对重要性比较

为检验企业、学生、教师三组数据在25个指标的绝对重要性的认知差距,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的LSD分别对Q1到Q25做单因素方差分析,整理之后的结果如表5所示

经过三组数据之间的F检验,在专业对口、诚实、责任心、进取心、积极的工作态度、执行力等6个指标上三组的认知无显著差异,在其他剩余的19个指标上都具有显著差异总体而言,三组数据对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的认知存在较大差距,需要找出原因,以减少差距,最终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对就业的需求

通过LSD法进行三组数据之间的F检验,可以查找其中两组T检验的结果,上述存在显著差异的19个指标中,外语水平、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承受压力能力等4个指标在企业、学生、教师三组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余15个指标在其中一组或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显著性差异主要体现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其次是学生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教师之间差异最少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组需要调整的认知最多下面从六个方面针对存在显著差异的指标逐一找到差距的源头

(1)三组同时存在显著差距的指标有外语水平、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承受压力能力等4个指标,即学生与企业、学生与教师、企业与教师两两存在显著认知差距第一,外语水平从均值上看,外语水平的企业组评分最低,教师组其次,学生组最高,说明学生对外语的重视过高,超过教师并远超出企业的需要;第二,在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承受压力三个指标上,学生对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承受压力的重视显著高于企业和教师,而教师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企业

(2)学生分别与企业和教师存在显著认知差异的指标有毕业学校名气、在校成绩、形象气质、自信、反省力、决策能力、学习能力、创造性与创新性思维、沟通能力,即企业和教师对上述指标认知一致,差距来源于学生总体来说,企业组和教师组分数较低,学生组分数最高,说明学生对毕业学校名气、在校成绩、形象气质、自信、反省力、决策能力、学习能力、创造性与创新性思维、沟通能力等指标的重视显著高于企业和教师;学生只与企业存在显著差异的指标有口头表达能力、专业技能水平两个指标,表明学生对口头表达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企业

(3)教师分别与企业和学生存在显著差异的指标有计算机操作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个指标,说明教师对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视程度显著低于企业和学生;教师只与企业存在显著差异的指标有写作能力,说明企业对写作能力的重视程度显著低于教师;教师只与学生存在显著差异的指标有团队合作,说明教师对团队合作重视程度显著低于学生

六、研究结论和实践启示

(一)主要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模型构建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运用数据样本特征分析、信度与效度分析、对比分析等分析方法,构建并检验了企业、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对于就业市场对经管类毕业生需求的认知差距模型结果表明三者之间的差距都包括因子和题项两个层面

1.宏观层面(因子层面)

就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组成结构而言,学生和企业两组的看法基本一致,都将其分成个人背景、基本技能、个人特质、个人能力等四个因子,认知差距在于二者对每个因子的项目组成看法有差异而教师将其分成个人背景、个人特质、协调能力和任务完成能力等四个因子,其中,个人背景与企业和学生在此方面认知差距大;个人特质方面,所含的题项比学生少,比企业多,三者呈包含关系,侧面说明教师在这一方面比学生更有经验,感知更接近企业的需求;能力方面,从协调能力和任务完成能力包含的题项来看,感知与企业和学生的差距较大,但三者均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2.微观层面(题项层面)

(1)相对重要性

总体而言,企业、教师、学生一致认为责任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相对最重要,创造性与创新性思维相对比较重要,而毕业学校的名气的重要性则相对较低,这是本研究的重要发现之一。不同之处在于企业更注重执行、沟通与合作,而学生和教师则更注重表达、沟通与学习能力和诚实的品质;另外在外语水平上,企业和教师比学生更不重视;计算机操作水平教师重视最低,其次是学生,最后是企业

(2)绝对重要性

企业、教师和学生只在6个指标上的认知基本一致,而在多数指标上的认知均具有显著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外语水平、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承受压力能力等4个指标,学生与企业、学生与教师、企业与教师均存在显著认知差距外语水平上,学生的重视过高,超过教师并远超出企业的需要;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承受压力等3个指标上,学生的重视显著高于企业和教师,教师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企业第二,学生分别与企业和教师存在显著认知差异的有毕业学校名气、在校成绩、形象气质、自信、反省力、决策能力、学习能力、创造性与创新性思维、沟通能力等9个指标,学生对这些指标的重视显著高于企业和教师;学生只与企业存在显著差异的指标有口头表达能力、专业技能水平2个指标,表明学生对其重视程度显著高于企业第三,教师分别与企业和学生存在显著差异的指标有计算机操作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个指标,说明教师对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视程度显著低于企业和学生;教师只与企业存在显著差异的指标有写作能力,说明企业对写作能力的重视程度显著低于教师;教师只与学生存在显著差异的指标有团队合作,说明教师对团队合作重视程度显著低于学生

(二)实践启示

本研究对于高校教师转变教学方法与模式、学生应对日新月异的人才需求变化调整自我素养的培育、企业适应时代需要更好对接毕业生入职等方面都具有充分的实践启示

1.对企业的启示

本次调查中的企业对于“创造性与创新性思维”的评分明显不及教师和学生,说明企业尚未完全意识到创新能力对于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面临着传统行业转型压力增大和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现状,我国企业应提高对“创造性与创新性思维”的重视,通过吸收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大学毕业生以提高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效率

此外,企业对外语水平评分最低,且与学生和教师具有显著差异结果可能与被调查企业基本情况有关,被调查样本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占总数的834%,对外语使用要求可能没那么高,为此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确认

2.对高校学生的启示

本研究对学生对在求职过程中所需能力的评价,对照学生的重要性排序与企业、教师的差异性,得出了针对高校学生的如下结论与启示:

一、学生对“毕业学校名气”分数最高,在这一点上应适当摆正心态,不必因为所处院校不如北大清华等而自卑,也不必因为“出身名门”而妄自尊大;企业将执行力排在第3位,学生排在第13位,教师排在第8位,因而与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相比,学生需要更加重视执行力的培养学生对在校成绩评分远高于企业和教师,学生普遍认为在校成绩在求职过程中有较大的作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就需要学生改变僵化思想,应在保证正常学习成果的 基础上更多参与社会活动与实践

二、学生对口头表达能力评分最高并与企业有显著差异,说明学生在这方面要适当调整,应认识到在企业中实践能力比表达能力更重要学生对外语水平评分最高且与企业、教师组有显著差异,说明学生高估了外语水平在求职中的作用学生需要认识到外语水平在绝大多数企业中并没有很高的要求,应适当降低评估值,尽量少参加对自己实际的知识和技能没有直接作用的英语考试,将对英语的重视转移到应用上来

三、学生对决策能力评分显著高于企业和教师,企业实际的决策只限于少数中高层管理人员,多数员工以实际工作为主,为此学生要适当降低期望值,先准备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学生对形象气质评分显著高于教师和企业,说明企业更注重实际工作而非外表,学生可降低对外表的期望值,将更多精力转移到踏实工作中学生对学习能力评分显著高于教师和企业,这与大学时期学习为主业的思想不无关系学生应在大学里更多参与社会活动,多扩大视野并注重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生对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排名靠前,评分显著高于企业和教师说明学生需要重新认识人际交往和危机公关在企业中的作用,初入职场仍应更加重视自身基本的工作能力

3.对高校教师的启示

首先,在调查中教师普遍对“创造性与创新性思维”评价较低,因而提高对“创造性与创新性思维”的重视应是接下来高校教师亟待改善之处,如通过布置有创意的作业同时减少死记硬背的考试等,以发掘大学生的创造性与创新性思维企业将执行力排在第3位,学生排在第13位,教师排在第8位,虽然三者之间在绝对重要性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但从相对重要性来说,与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诚实相比,教师需要更加重视学生执行力的培养

其次,教师对“团队合作”评分最低,重要性排序最后,且与学生之间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教师需要适当提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团队合作方面的重视,如增加小组作业和课堂小组讨论等;反省力-学生组分数最高,教师最低,且学生显著高于企业和教师可能与学生从小受的应试教育和谦虚谨慎以及榜样文化有关,使其经常反省自己而不够自信高校教师应做到鼓励多于批评,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特长

再次,教师对计算机操作水平显著低于企业和学生,说明教师对此重视不够,需要加强在新时代下面向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播,如教师自身应主动学习并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与模式,将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与效率优势,并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最后,教师对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分显著低于学生和企业,这可能与高校教师以教学和科研为主的理论研究身份有关,也可能与高校目前根据论文数量划定绩效与排名使教师不得不偏重理论研究不无关系高校教师应走出纯理论研究的“象牙塔”,更多走向田野、走向市场、走向社会,在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教育学生,使学生也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4. 对于大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我们根据调查的结果认为,调查中反映的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于人才需求认知相比企业的一些偏差很大程度来源于高校体制弊端,因而需要更多的体制改革以改善现状:

一、学生对外语水平评分最高,教师其次,企业最低,且三者之间存在两两显著差异,说明学生和教师对外语水平重视都显著高于企业出现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目前高校对外语水平的制度化要求,如有些高校规定学生未通过四六级考试不得毕业等,对外语水平的制度化要求又演变为了大学僵化的应试教育,使得广大学生忽视了外语应用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大学应改变这种僵化思想,给学生提供更多运用外语知识帮助学习与工作的机会

二、教师对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分显著低于学生和企业这与目前教师的论文数量与职称、级别等直接挂钩的制度息息相关,在这种制度下,高校教师往往会更重视理论研究而忽视实际的业务操作,其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会因此偏向理论化而轻视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需要引导教师改变过于重视理论研究而忽略实战能力的倾向,转而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并多多开展与企业的合作

三、从本调查中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高校学生普遍认为以口头表达能力为基础的人际交往能力等是求职时最有竞争力的“标签”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中国不少高校社团与学生组织行政化、官僚化、庸俗化趋势明显,学生在社团与学生组织内部的经历更多地培养了他们的“拉关系”能力而非思考与实践能力,高校应警惕这一趋势并适当对社团与学生组织进行干预,以在纠正学风的同时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三)主要创新之处

本项目以营销学视角探讨如何通过高等教育来切实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进而同时满足企业用人和学生就业的需求,其研究成果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具备理论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通过对广东企业、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主体的广东高校的教师和经管类学生的大规模问卷调查,建立并检验企业对经管类毕业生需求模型和企业、教师、学生对劳动力市场上经管类毕业生需求的认知差距模型,为本项目后续差距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

二、本研究以营销学的市场导向理论为基础,将高校的人才培养定性为符合劳动力市场导向的社会行为,并通过实际调研数据加以验证,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大学课堂教学目标、为广大高校学生明智选择学习方法和道路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本研究基于上述数据与理论,对高校如何改革现行制度、高校教师如何改变目前的教学方式方法、高校学生如何使大学学习更符合将来就业的需要,提出了一些建议,未来将在企业类型细分和动态跟踪等横截面和纵向时间序列等研究方面进一步扩展。

参考文献:

[1]范泽瑛,谢超.关于2006就业力问题及其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8:195-199.

[2]马小红.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其提升策略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4,6(6): 52-55.

[3]张艳萍.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出路探索[J].学理论.2009(11): 75-76.

[4]Galbraith, C. S., Merrill, G. B..Predicting Student Achievement in UniversityLeve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Classes: Peer Observation of Classroom Instruction and Student Ratings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J].College Teaching, 2012,60(2):48-55.

[5]Agrawal, D. K., Khan, Q. M..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J].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08,33(1):85-103.

[6]Sherman, P. S., Sebora, T., Digman, L. A.. Experiential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Classroom: Effects of Teaching Methods on Entrepreneurial Career Choice Intentions[J].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2008, 11:29-42.

[7]杨理连.高职办学与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对待[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 32-39.

[8]Pool, L. D., Sewell, P.. The Key to Employability: Developing a Practical Model of Graduate Employability [J].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07, 49(4): 277-289.

[9]Selvadurai, S., Choy, E. A., Maros, M..Generic Skills of Prospective Graduates from the Employers Perspectives [J]. Asian Social Science, 2012, 8(12): 295-303.[ZK)]

[10]Nathan, S. K., Rajamanoharane, S..A Study on the Various Employability Skills Required for Different Levels of Employee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 Research,2015, 12(2):537-545.

[11]孙艺丹,从企业人才需求角度谈大学生就业[J].神州.2012(2):190-192

[12]马陆亭.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录用与评价[J]. 高等教育研究, 2002,23(1): 43-47.

[13]刘永辉,肖 烨. 大学生就业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分析[J].就业指导,2012,8(7):92-94.

[14]朱国玮,黄B.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11(8):64-68.

[15]陈涛,王贤芳. 就业市场双重主体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认知比较-基于841份调查问卷的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0):5-8.

[16]王霆,杨玉梅,张瑾.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 93-97.

[17]Wickramasinghe, V., Perera L. Graduates', University Lecturers' and Employers' Perceptions towards Employability Skills[J].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10, 52(3): 226-244.

[18]王晓玉.大学教师与学生教学认知差距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4): 40-44.

[19]王静波,刘善仕.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认知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现代大学教育,2003:58-61

[20]郑学宝,孙健敏.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建立的思路与方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5):145-146

[21]徐征,刘彦红,徐国义.应对社会需求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J].农机化研究,2003(4):232-233

[22]黄新敏,黄一岚,姚夏军. 谈个性理论对大学生就业的启示[J]. 教育与职业, 2006(20): 54-55

[23]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 高教探索,2005(2):91-93

[24]钟一彪.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12):75-77

[25]周媛,潘静慧. 企业人才观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 高校辅导员,2011(3):51-54

[26]吴晓芹.论企业人才需求标准与高职”基础课”教学的改革[J].才智,2011(26):298-299

[27]吴继忠.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能力[J].职场管理,2008:52.

[28]陈红.浅谈民营企业人才需求及高职人才培养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4):152-153.

[29]王晓玉. 企业人才需求与大学生感知的差距研究, 华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6, pp. 76-82.

[30]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问卷分析与应用统计[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