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外盈余管理计量方法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外盈余管理计量方法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盈余管理计量是盈余管理研究的基础。自从1985年提出Healy模型以来,盈余管理计量的方法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研究范围从应计盈余管理拓宽到真实盈余管理,模型设计也从微观方面延伸到宏观方面。本文致力于对1985年以来国外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盈余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盈余管理 计量模型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会计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作为盈余管理研究的基础,盈余管理的计量一直是各国学者关注的重点。盈余管理包括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国外研究中应计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主要有总体应计利润法、具体应计利润法、盈余分布法、非线性应计法几种,计量模型既有微观公司层面的又包括宏观国家层面的。近年来学术界将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从应计盈余管理拓展到真实盈余管理,并设计了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因此,本文致力于对1985年以来国外盈余管理计量的方法进行综述,并予以评述。

一、国外盈余管理计量方法与计量模型简述与评价

(一)总体应计利润法 总体应计利润法又称应计利润分离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权责发生制下,企业的报告盈余可分为经营性现金流量和应计利润两部分(应计利润可看作是对经营性现金流量的调整)。经营性现金流量是企业现金流变化的结果,比较客观。企业若从这部分盈余入手进行盈余操纵,需从源头上做出改变,即操纵真实的经济业务。这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还需要企业各个业务部门的配合,故早前的应计盈余管理计量模型都假定经营性现金流不可操纵。应计利润因权责发生制而产生,涉及到大量的主观判断,企业进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或者提前或推迟确认业务时点,就可方便地实现盈余管理的目的,而且比较隐蔽。但企业操纵应计利润也不能太过随意。权责发生制的产生是为了调整交易发生的时点与现金收付时点的不一致,所以应计利润中反映这一客观调整的部分是非操作性的,能真正反映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是操纵性应计利润。总体应计利润法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影响非操作性应计利润的因素,将操纵性应计利润从总的应计利润中分离出来。自从1985年提出Healy模型以来,基于对非操纵性应计利润(NDA)影响因素的不同判断,不断有学者推出新的、修正的总体应计利润模型。具有代表性的包括DeAngelo模型(DeAngelo,1986)、Jones模型(Jones,1991)、修正Jones模型(Dechow,Sloan and Sweeney,1995)、Jones模型的衍生形式、DD模型(Dechow,Dichev,2002)、行业模型(Dechow,Sloan,1991)。总体应计利润法历史最久,相关的实证研究也最多,但其缺点也较明显,主要是计量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总体应计利润法认为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等是影响非操作性应计利润的主要因素,对其它因素考虑较少。事实上,影响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因素还有很多,像企业规模、财务杠杆大小、行业周期等。且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不一样,相比之下,总体应计利润法过于简单。同时,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总体应计利润法下的很多模型如Dechow、Sloan和Sweeney(1995)模型,其检测盈余管理的能力并不高。不过该方法优点也比较突出:首先,该方法简便易懂,清晰明了,故而应用比较广泛;其次,分离得到的操纵性应计利润实质为一复合变量,可涵盖多种盈余管理行为,如提前确认收入、改变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式、利息费用不恰当的资本化等,综合性较强。

(二)具体应计利润法 具体应计利润法是总体应计利润法的延伸。如果对研究对象所在行业和经营状况了解,就可在事前预估企业进行应计操纵的主要手法,找出影响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关键因素,分析企业盈余管理水平。Beaver and Engel(1996)等研究发现了银行业通过调整贷款损失准备来实施盈余管理的证据。Petroni, Ryan and Wahlen(2000),Gaver and Paterson(2000)等认为财产和意外保险公司是一个应用特定分离方法的理想环境,发现财务状况较差的保险公司比财务状况好的保险公司具有更低的索赔准备。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相关背景和盈余操纵手法了解的越多,具体应计利润法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具体应计利润法的应用条件与最大优势均在于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随着研究的广泛与深入,研究者拥有更多的背景知识与经验积累,可以迅速定位应计操纵涉及到的关键因素。那么在此种情况下采用具体应计利润法,设计出的模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噪音更少,研究结论也更可信。如果研究者相关背景知识和经验储备不够,无法事前判断企业可能的盈余管理方式,则此种方法便无从谈起。同时具体应计利润法针对性强的优势也导致了该模型只能局限于研究对象所在的行业或部门,难以推广。因此,很多学者建议将此方法作为总体应计利润法的辅助,而不是完全依赖。

(三)盈余分布法 Burgstahler and Dichev(1997)提出的盈余分布法是一种极富创意的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该方法遵从结果导向而非原因导向,着重于检测盈余管理行为是否存在,不关注企业盈余管理的方式和动因。该方法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假定:正常情况下,即不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行为时,企业的盈余在统计上遵循正态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光滑。若有明显的盈余管理行为存在,则企业盈余对应的概率密度函数呈现不连续状态,会有明显的突兀处,尤其是在一些关键的临界点,如盈余为零的点,上一期盈余水平对应的点,分析师预估的本年盈余对应的点。若在盈余为零的点附近呈现不连续分布,说明企业可能有避亏动机,在上一期盈余水平附近不连续,可能企业有避免利润下滑的动机。若在分析师预估的本年盈余处有异常,说明企业有迎合分析师预测的动机。此法常用的两种检验方法是:直方图;构造概率密度函数进行统计检验。直方图法可以简单直观地判断是否在关注点处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但是不能指出盈余管理的频率与幅度;而概率密度函数通过假设未管理前的盈余分布特征,构建预期的分布概率密度函数,与实际的分布概率密度函数进行比较,可以得到盈余管理的频率与幅度,结果的可靠性受到假设限制。盈余分布法因其简单直观而大受欢迎。它巧妙地绕开了对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影响因素的分析,大大减少了工作量。且其检测出的盈余管理行为不仅包括应计方面的操纵,还包括后面所述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概括性极强,同时解决了总体应计利润法与具体应计利润法中考虑变量不全面的问题。但其结果导向的研究方式也决定了此法只能用于检测盈余行为存在与否,而不能给出有关盈余管理方式和动因的相关信息。近来有学者对其成立的基本假设提出了质疑。很多实证研究表明,即便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企业盈余在统计上也不一定呈现连续的正态分布,反之,企业盈余概率密度函数的不连续性也不全由盈余管理所致。Beaver和McNichols(2004)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美国,所得税和特殊项目对于盈利和亏损企业的不对称处理可以解释三分之二的盈余分布的不连续性;Durtaehl和Easton(2005)指出盈余分布在零处的不连续性是受到除数(股价或市场资本)、样本选择偏差、零左右两边观察值的特征差异(市场定价和分析师乐观主义/悲观主义差异)的共同影响,并不能归于盈余管理。

(四)非线性应计利润法 Ball和Shivakumar(2006)指出传统线性模型忽略了会计稳健性原则对于收益和损失的不对称处理,导致自变量系数被显著地削弱,从而使得对应计项的估计存在偏误。会计稳健性是一种对不确定性的谨慎反映,以试图确保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得到充分考虑,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其最主要的特征是经济损失或坏消息比经济利得要更加及时地通过应计项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反映在会计收益中,经济收益更基于实现原则,而经济损失则会更及时地得到确认,这种不对称性表明应计模型应该是分段线性的,而不是线性的。不对称地及时确认利得和损失(会计稳健性)是会计盈余的一项重要属性,Basu(1997)的研究发现:当对正的和负的股票回报分别回归时,现金流和盈余展现了不同的增量斜率。也就是在亏损的年度,现金流与应计项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弱。考虑了会计谨慎性原则的非线性模型在计量盈余管理上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分段线性模型的贡献在于:第一,相比于同等的线性应计模型,非线性应计模型解释了更多的应计项的变化;第二,分段线性模型增强了当期盈余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能力;第三,在线性模型下,及时确认损失可能被误认为是盈余管理,但实际上及时确认损失(即会计稳健性)是应计会计准则的基本属性。总之,这些证据证明了包含了及时确认损失的不对称性的分段线性模型提高了应计利润模型的解释效力,同时也表明了传统的线性模型会误估可操控性应计(DA)和不可操控性应计(NDA)。考虑会计稳健性的分段线性模型是对传统线性应计模型的重要修正,它为盈余管理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其缺点是计算较为复杂,所需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

(五)真实盈余管理法 SOX法案的实施使通过应计项进行盈余管理受到一定的限制,很多企业被迫转向更为隐蔽的盈余管理手法,即真实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操纵实际经营活动和交易,误导利益相关者相信财务报告目标已经通过正常经营活动予以实现的行为。如企业通过关联交易提高收入,减少期间费用和资本投资以操纵真实盈余或者回购股票以防止员工期权到期引发的每股收益降低。尽管很早有学者开始研究真实盈余管理,但直到2006年,Roychowdhury才系统化地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设计出了较为成熟的真实盈余管理计量模型。Roychowdhury认为企业主要通过增加销售折扣或改变信用政策、提高产量、减少可控性期间费用支出这三种手段来达到预期的盈利目标。因此,研究者可以通过分离出企业异常经营现金流、异常生产成本和异常期间费用来检测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在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上,Roychowdhury借用Dechow et al.(1998)设计的思路来计量企业正常经营现金流(CFO)、生产成本与可控性期间费用,由此计算出异常现金流、异常生产成本与异常期间费用。企业异常费用可由企业实际可控期间费用减去正常可控期间费用得到。Daniel A.Cohen,Aiyesha Dey,Thomas Z.Lys(2008)通过运用这些真实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发现萨班斯法案颁布后,企业通过应计项进行盈余管理的水平降低,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显著上升。真实盈余管理是一种新的盈余管理方法,它不仅会影响应计项,还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现金流。而针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相对零散和滞后,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类似于总体应计利润法将总的应计利润分离为操纵性应计利润与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真实盈余管理计量法的关键是从实际盈余中分离出非操控性真实盈余与操控性盈余。但真实盈余管理的方式多种多样,十分隐蔽,难以预测。故未来真实盈余管理计量的研究任重道远。首先,应尽力拓宽研究范围,对各种真实盈余管理手段有所涉略,形成职业嗅觉,从企业看似正常的经营业务中识别出真实盈余管理的痕迹。其次,未来的实证研究可针对企业各项业务各个击破,深入识别日常业务的本质,发掘其中的一些关键操纵点。最后,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相互影响,在未来的计量中,应考虑如何排除二者之间的内生性相互影响,这样会大大分别提高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计量的准确性。

(六)宏观的盈余管理模型 前述盈余管理模型都是从微观企业的层面运用具体公司的财务数据来计算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以检验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适用于行业间或公司间盈余管理的比较。而Leuz et al.(2003)则认为公司内部人有保护控制权私利的强烈动机,其将会利用盈余管理手段对外部投资者隐藏公司的真实业绩。因此,一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如公司股权结构、对外部投资者的法律保护及其法律执行力度、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等势必会影响内部人操纵盈余的空间。他们设计出用于跨国比较的宏观盈余管理模型,衡量了31个国家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水平。该模型从四个方面打分,最后取其平均分值作为衡量一国盈余管理程度的指标。这表明在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分散的股权结构下,一个国家给予外部投资者强有力的法律保护时,将限制内部人获得控制权私利,相应地降低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该宏观盈余管理模型使得盈余管理跨国研究成为可能,拓宽了盈余管理的研究视野和研究范围。同时,该模型也表明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保护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公司的治理状况对于盈余管理是有影响的,在研究中应予以控制。但是,不足之处在于这种宏观盈余管理模型只是针对盈余管理的较为粗略的计量,只能反映一种盈余管理的趋势,还有待一步改进。

二、总结

本文对国外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进行了总结与评价。这些盈余管理计量方法与计量模型各有优缺点,目前并不存在最完善的计量方法或模型。企业盈余管理的方式复杂多变,且越来越趋于隐蔽,未来盈余管理计量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对已存的各个模型进行不断修正与创新。在进行盈余管理相关研究时,研究人员可以考虑综合使用多种盈余管理计量方法,并用实地调查、业务分析、实验模拟等方式对研究结果进行补充。同时已存的研究多关注盈余管理的资本市场动因,对其他动因引发的盈余管理研究较少,故未来应拓宽盈余管理的研究范围。近来国内外的研究发现(Cohenet al.,2008; 刘启亮等,2011),公司会同时使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来调节利润,并且二者相互影响,那么,如何排除二者的内生性影响来恰当地分别分离出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会是将来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由于国内的盈余管理计量研究起步晚,多借鉴国外的盈余管理计量方法和模型,但是国内外的制度环境、经济状况、政治背景存在显著差别,如何将国外的盈余管理计量方法和模型进行修正,使之适于中国国情,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忠、朱栗:《盈余管理计量方法综述与研究展望》,《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

[2]黄梅:《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评述与展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3]刘启亮、何威风、罗乐:《IFRS的强制采用、新法律实施与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11年第1期。

[4]Burgstahler,D.;Dichev Ilia, Earnings Management to Avoid Earnings Decreases and Losses,1997.

[5]Ball, R., Shivakumar L..The Role of Accruals in Asymmetrically Timely Gain and Loss Recogni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6.

[6]Basu, S.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and Asymmetric Timeliness of Earnings,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1997.

[7]Beaver,W,H., McNichols Maureen F., Nelson Karen K.. 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iscontinuity in Earnings Distributions, Working Paper, Standford University,2004.

[8]Beaver, W. H., Engel E.E.. Discretionary Behavior with Respect to Allowances for Loan Losses and the Behavior of Security Price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6.

[9]Burgstahler,D.,Dichev Ilia.Earnings Management to Avoid Earnings Decreases and Losse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7.

[10]Cohen,D,A, Aiyesha Dey, Thomas Z.Lys. Real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Pre-and Post-Sarbanes-Oxley Periods,The Accounting Review,2008.

[11]Dechow,P.M.,Dichev I.D.The Quality of Accruals and Earnings:The Role of Accrual Estimation Errors,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2.

[12]Dechow, P. M., Sloan, R. G.. Executive Incentives and the Horizon Problem: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1.

[13]Dechow, P. M., Sloan, R. G. and Sweeney, A. P.. 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Accounting Review,1995.

[14]Dechow,P.M., Kothari, S.P., Watts,R.L..The Relation between Earnings and Cash Flow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8.

[15]Durtschi,C.I., Easton P. Eter..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Shapes of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of Earnings Metrics Are Not Evidence Ipso Facto,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5.

[16]Gaver, J,J. and Paterson J.S. Earnings Management Under Changing Regulatory Regimes:State Accreditation in the Insurance Industry,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00.

[17]Hribar, P.,Collins Daniel W.Errors in Estimating Accruals:Implications for Empirical Research,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2.

[18]Healy, P, M.,Wahlen James M.A Review of the Eam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 .Accounting Horizons,1999.

[19]Jones, J. J.. Earnings Management During Import Relief Investigation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1.

[20]Leuz, C., Dhananjay Nanda, Peter D.Wysoki.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Inveator Protection: an International Coparison,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3.

[21]Petroni,K.R, Ryan,S.G and Wahlen, J.M.. Discretionary and Nondiscretionary Revisions of Loss Reserves by Property―casualty Insurers:Differential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Profitability, Risk and Market Value,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0.

[22]Roychowdhury S.. 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Joum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