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温胆汤异病同治举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温胆汤异病同治举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温胆汤 异病同治 医案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229-02

温胆汤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组成,主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此药主之,又治惊悸,《医方集解》云:胆为清净之府,为气血皆少之经,痰火扰之则胆热,而诸病丛生矣,非因胆寒而与之为温也,正欲其温,而不热守其清净之故;说明所谓“温胆”是取其祛痰化浊之功,达到清净胆气之目的,方中半夏为君,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竹茹为臣以清热化痰除烦,且清膈上之热;枳实除三焦痰壅。佐以陈皮理气燥湿,白茯苓健脾渗湿,生姜、大枣、甘草益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兼作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之效,为治疗痰热内扰所致不眠、惊悸、呕吐以及眩晕、癫痫的常用方。临床用于治疗失眠多梦、恶心、呕吐、口苦、口粘、精神不安定,易惊、心慌、烦躁不安、胸闷、胆小害怕、头晕等。

笔者以应用温胆汤贵在抓住痰热内扰,湿痰之病机并兼肝胃,胆胃之征,着重理解温胆汤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之功效。

1 脏燥

刘某某,女,50岁。2010年3月10 日初诊患头痛、失眠、抑郁数年,西医诊为神经官能症。近一个多月病情加重而求治。

1.1 临床表现 精神忧郁,头痛胸闷,食欲不振,肢体倦怠。心悸不安,失眠多梦,无故自悲,口粘口苦,舌质淡苔黄腻,脉弦细而滑。

1.2 证候分析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气郁结,失于条达,则精神忧郁,情绪激动。脾失司运,则食欲不振,肢体困乏。痰湿阻中,清阳不能上奉于脑,故胸闷头痛。心失所养,心悸不安,失眠多梦,无故自悲。口粘苦,舌淡苔黄腻,脉弦细滑,为肝郁血虚,湿痰化热之候。治法:解郁化痰,养心安神。投方:温胆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味:半夏、陈皮、郁金、菖蒲、远志各10克,竹茹、枳实、小麦、各15克,酸枣仁30克,炒白术30克,云苓、钩藤各12克,大枣7枚,炙甘草9克,7剂,水煎服。

3月17日二诊:服上方7剂,患者自觉病去大半,甚为高兴。药既中病,效不更方,再进7剂。

3月24日三诊:共进上方14剂,除还见多梦外,余症皆除,脉亦复平。遵原旨不变,上方加柏子仁10克,夜交藤15克,茯神10克,再服6剂而愈。随访至今未发。

2 美尼尔氏综合征

患者陈某某,女性,50岁,教师,2010年4月7日初诊。患者自述晨起突感头晕耳鸣,不能站立,且感胸闷呕恶,头重脚轻。平日易于激动,常感口苦不适,心烦易怒,另有溲黄便结,故由家属陪诊。查体:颜面发红,眼球震颤阳性,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有力。中医辨证:眩晕(痰郁化火)。治宜化痰泄热止眩。方用黄连温胆汤化裁:黄连6克,竹茹10克,石菖蒲10克,法夏10克,陈皮10克,白术15克,茯苓10克,枳实10克,胆星10克,泽泻15克,

磁石30克(先煎),大枣5枚。服5剂。4月12日再诊,上述各症均瘥,原方继进3剂,并嘱其勿过于劳累且要避免情绪波动。

3 晕

李某,女,20岁,学生。2010年9月15日初诊。因与人发生口角而昏厥,经抢救苏醒后,头目眩晕,前来住院。用西药对症治疗一周未效而改服中药。

3.1 临床表现 头昏目眩而痛,胸脘满闷,肢体困倦,口苦恶心,不欲饮食,舌尖红苔黄腻,左脉沉弦、右滑数。

3.2 证候分析 本证由于恼怒,肝火暴张,气火挟痰上窜,蒙闭心窍而昏厥。痰火上扰清空,故眩晕、头痛;肝失疏泄,气机不利,则胸脘满闷恶心;脾不健运,而不欲饮食,肢体困倦。口苦,舌尖红苔黄腻,脉沉弦滑数,皆为痰火之证。治则:化痰泄热,平肝和胃。方用温胆汤加味:半夏、陈皮、茯苓、黄芩、炒白术、神曲各10克,枳壳、竹茹、、白芍各15克,郁金12克,甘草6克。2剂煎服。

9月18日二诊:患者述唯头部时有疼痛外,余症皆除。观其舌尖红苔黄微腻.两寸脉数。前方加黄连、栀子、藁本各10克。再进3剂,病愈出院。

4 胃痛

患者郭某某,男,57岁,干部。2010年11月29日初诊。

20年前曾患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治而愈。近2月来,胃痛阵作,脘腹痞满,嗳气频频,纳呆便溏。舌苔薄黄腻,质红,脉细弦。胃镜检查:(1)浅表性胃炎。(2)十二指肠球炎。由湿热中阻,气机不利,胃失和降,脾失健运。治拟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予温胆汤:竹茹、枳壳、陈皮、制半夏、茯苓、黄芩、川楝子、玄胡索各10克,山药15克,白及片6克,煅乌贼骨15克,谷麦芽各15克神曲10克,鸡内金10克,5剂。

二诊:胃痛已平,原法既效,治不更法,再投原方5剂,以巩固疗效。

5 虚烦不得眠

高某,女,19岁.未婚,工人。2010年7月因食物中毒被送我医院抢救,经治疗好转出院。间断门诊治疗,7月15日初诊,患者神志清楚,对答明白,一到夜间唯见心烦难眠,语多不绝口,口渴能饮,尿黄,脉滑细数,舌红苔黄。诊断:余热上扰心神。治则:清痰热,洁胆腑,解余毒。方药:银翘温胆汤加味。银花15克,连翘10克,法夏12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枳实10克,竹茹10克,生姜3片,大枣5个,甘草18克,桔梗10克,麦冬15克,水煎服,日服1剂。用本方3剂症减,7剂病愈。后用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恢复病体,调理善后。

6 梅核气

朱某某,女,30岁,2009年10月15日初诊。

自觉咽部有异物感半年。经某医院诊为“慢性咽炎”,治疗罔效。诊见:咽中如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胸脘痞闷,口苦吐涎,心烦易怒,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咽部检查:粘膜暗红色呈弥漫性充血。咽壁有少量粘稠分泌物。证为痰气蕴郁化火。拟清火化痰,解郁理气。宜温胆汤加减:黄芩、瓜蒌皮、胆南星、佛手各15克,香附、陈皮、竹茹各12克,枳实10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紫苏10克,黄连6克,甘草3克。方用4剂,咽部觉舒,胸脘痞闷、吐涎已除。原方继服5剂,诸症皆平。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7 呕吐

患者吴某某,男,44岁,工人。2009年10月17日初诊。

因胃穿孔行胃切除手术3月,康复出院后,常于食后吐出食物及白色粘液,纳谷不香,胃脘胀痛,嗳气吞酸,口苦而干,大便溏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证属痰郁化热,气机不畅,胃气上逆。治以清热化痰,降逆和胃。方选温胆汤加减:竹茹、制半夏、枳实、茯苓各10克,陈皮6克,黄连3克,代赭石(先煎)30克,旋覆花(包煎)、苏梗各10克,木香6克,大贝10克,海螵蛸10克,煅乌贼骨15克,当归6克。5剂。

二诊:呕吐减轻,余症悉减,再投原方5剂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