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王永庆 第22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永庆 第2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著名华人企业家,台塑集团董事长,2008年10月15日在美国去世,享年92岁

有“经营之神”称号的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于美国东部时间10月15日清晨病逝于新泽西州。他的美国之行是为了视察美国台塑厂的业务。

就今日台湾产业界而言,营收额最大的集团企业是鸿海而非台塑;就资产总值而言,国泰金控超越台塑;而就个人财富而言,国泰集团的蔡宏图也比王永庆富有。即使如此,从传统产业到高新科技,企业家们都推崇王永庆为台湾产业界的“龙头大佬”。

王永庆于1917年出身台北郊区的新店农家,学历只有小学程度。16岁时在家人集资下,在台湾南部开起一家米店,与两位弟弟共同经营,其中幺弟王永在后来成为他一生的事业伙伴。40年代末,王永庆转行经营木材生意,传闻一度因盗采公有林木惹上麻烦,避走日本。不过,当王永庆成名之后,当年旧识都避谈此事,难以证明实情。

王永庆事业的重要转折出现在1954年。当时台湾政府获得美援,要扶植民营企业,其中有一个项目给塑料业。王永庆争取到这笔补助,开设了台湾塑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生产PVC塑料的小公司,1957年开始量产,日产4吨,可能是当时全球规模最小的PVC塑料厂。当时塑料成品还不普及,台湾对外出口也不成气候,台塑出产的PVC原料常卖不出去。王永庆遂决定自己投入下游产业。他鼓励员工离职创业,成为台塑的下游厂,再把原料卖给他们加工出口。

这种不断向下游与上游扩张的经营哲学,成为“台塑王国”成长动力。台塑集团近年来虽然已经扩展到电子、汽车、医疗、生物科技等领域,但是扩张逻辑还是以石化产业为本。王永庆很重视企业的核心价值,认为只追求短期获利无助于集团长期发展。因此,他不投资金融等与本业无关的产业,他曾说:“不能因为员工要出差,台塑就去投资旅行社!”

石化属传统产业,利润主来源在于经营管理绩效。2007年,台湾100大企业中,台塑集团税后纯收益高达2190.77亿新台币,依然是台湾获利最高的集团企业。隶属于台塑集团的四家石化公司――台塑、南亚、台化以及台塑石化,股价都不是台湾股市中最高的,但永远以稳定而优渥的配股、配息,赢得投资人信赖,被誉为“台塑四宝”。这种让企业长期稳定获利的经营,使王永庆被冠以“经营之神”美誉。

王永庆说:“经营管理要追根究底,一直把单元成本分析到最后一点。我们台塑就是靠这一点吃饭的。”

王永庆是个工作狂,一直到70多岁还是一周工作七天。一位台塑集团的退休主管回忆道,王永庆利用周末假日,分别把各关系企业主管找来开午餐会。王永庆记忆力超人,只要主管提出的数字、说法和他掌握的材料有出入或说明不够深入,他立刻提出质疑。这种“追根究底,把单元成本分析到最后一点”的态度,数十年来一以贯之,也让集团下各单位主管不敢掉以轻心。

管控成本并非只在现有规模下的思考,更需要扩张性策略。早期,台塑向下游产业扩张以降低成本;当台塑坐大之后,王永庆企图向上游扩张――掌握上游原料以降低成本。这也引爆了这位“经营之神”与政府的冲突,即“六轻事件”。六轻就是台湾第六座轻油裂解厂。过去台湾一方面扶植石化产业,另一方面又控制石化产业上游。当台塑石化王国逐渐坐大,不再满足于上游产业被官营的中油控制,积极争取建造自己的轻油裂解厂。一场官营资本与私营资本的斗争于是展开。1986年至1987年间,台塑刚提出“六轻计划”时,台湾“经济部”对其效益提出质疑,“敬告”台塑审慎行事。其真正原因在保障中油。

当时正逢“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改变了战后全球整个分工体系。这一波全球化方兴未艾之际,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也为全球增加了新的生产基地。于是,王永庆选择“西进”,与大陆洽谈在福建海沧建立“石化王国”计划。在20世纪80年代末大陆的国际处境下,王永庆的投资计划可谓一大福音;对台湾而言,王永庆西进,将压缩台湾内部产业转型的时间,也减少了两岸政治互动的筹码。

台湾政府尽全力阻止王永庆登陆。非常戏剧性地,王永庆改变了投资海沧的计划。到底台湾方面传达了什么信息,令王永庆回心转意?北京清华大学教授黄德海的书中曾透露台湾“制裁”王永庆的方案,包括切断银行、股市等金融命脉。但当事人都不曾公开证实。此后,台湾政府积极帮台塑找地兴建六轻,也造就了今天台塑在台湾云林的“石化王国”。台塑在两岸的政治角力中,未能如愿西进扩张版图,但借由全球化、产业出走的风潮,在台湾大举扩张“石化王国”版图。几年发展下来,台塑已打败了官营的中油。

尽管海沧受挫,但王永庆一直未放弃借大陆市场与生产基地将“石化王国”全球化的梦想;台塑之后,又提出了以宁波为基地的“大乙烯计划”。但由于种种原因,“大乙烯计划”一直未能实现,这应该是王永庆生前最大憾事。

在华人世界,王永庆代表着第一代土生土长却面向世界的企业家,也是少数可以持续带领企业集团不断在全球扩张成长的华人企业家。■

作者为台湾《新新闻》前副总主笔,现为专栏作家